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古代汉语)20XX年一、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1、請以遺.之2、將.子無怒3、以勸.事君者4、寻蒙國恩,除.臣洗馬5、靡不有初,鮮克.有终6、射其右,斃.於車7、強自取柱.,柔自取束8、鬼侯有子.而好9、欲辟.土地,朝秦楚10、女執懿筐,遵彼微行.11、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12、將之薛,假.途於鄒13、敏而好學,不恥.下问14、軍吏過.,輒令財取為用1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16、紂以為惡.,醢鬼侯17、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18、侯自我得之,自我損之,無所恨.二、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2、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辞4、嘗召客飲,坐其兄盖侯南鄉,自坐东鄉5、將虢是滅,何愛於虞?6、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7、王無异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8、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忧者,农夫也三、給下面這首詩標明平仄,指出句型,並在可平可仄處畫圈。
金穀園杜牧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
四、標點下文,并譯成現代漢語。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尉五、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什麽叫“清聲母”?傳統三十六字母有哪些是次清聲母?2、說明韻、韻線、韻部之間的不同。
3、下面是《詩經·豳風·七月》第五章,请指出韻腳,并說明其所屬的韻部: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嗟我妇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下列各組字均見於古書,說說他們有什麽不同?后半云余松范丑宁制筑七、說明下列各句劃綫字的意義或用法:1、臣固知王之不忍也2、今眾辱程將軍3、即有所取者4、初守睢陽者,士卒僅萬人5、宗廟之事,如會同,愿為小相焉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辞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8、齊宣王問:“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八、解釋下列各句的“益”字,說明它们之間的詞義引申關係:1、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2、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3、五年而秦不益一尺之地。
4、荊人欲襲宋……灉水暴益,荊人弗知20XX年一、解釋下列句加點的詞1、薑氏何厭.之有?2、穆公訪.諸蹇叔3、八月剝.棗4、君子不近,庶人不服.5、若望.仆不相師6、莊公寤.生,驚薑氏7、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8、食之,比.門下之客9、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则殆.11、欲辟.土地,朝秦楚12、君子不近,庶人不服.13、之子於歸.,宜其室家14、士也罔極.,二三其德15、女執懿筐,遵彼微行.16、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17、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桴兮擊鳴鼓18、分別有讓.,恭儉下人19、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20、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二、翻譯下列句子1、夫人將啟之2、無乃爾是過與?3、黍稷非馨,明德惟馨4、君除吏已盡未?三、指出下面這首詩的“黏對”處,并略加分析:春日溫庭筠柳岸杏花稀,梅梁乳燕飛。
美人鸞鏡笑,嘶馬雁門歸。
楚宮雲影薄,台城心賞違。
從來千里恨,邊色滿戎衣。
四、解釋術語1、三正2、昭穆3、分野五、標點下文,并譯成現代漢語:1、此段為當年文學方向考生所做的基礎卷的試題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请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学亦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则失德御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反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2、此段為當年古代漢語方向考生所做的專業卷的試題九月晉獻公卒里克丕鄭欲納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亂初獻公使荀息傅奚齊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對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公曰何謂忠貞對曰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及里克將殺奚齊先告荀息曰三怨將作秦晉輔之子將何如荀息曰將死之里克曰無益也荀叔曰吾與先君言矣不可以貳能欲復言而愛身乎雖無益也將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誰不如我我欲無貳而能謂人已乎六、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按七音分類寫出三十六字母。
2、反切是根據雙聲疊韻原理創造的,反切的雙聲疊韻跟一般的詞彙上的雙聲疊韻有什么区别?3、“兩呼四等”和“四呼”是分析韻母的兩個概念,請加以說明。
4、介紹一下《廣韻》《平水韻》。
5、寫出下列各字的古音韻尾:學習音韻十年一劍6、古漢語常見的被動句式有哪幾種?7、《漢書·藝文志》说“六書”是造字之本,這種說法對不對?爲什麽?8、什麽叫“古今字”?9、什麽叫“假借”?什麽叫“通假”?10、說出“秋水伊人”和“緣木求魚”的出處。
七、解釋下列句的“發”字,指出哪一句用的是本義,并說明理由。
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2、猛將必發于卒伍3、齊軍萬弩俱發4、秦王發圖八、說明下列各字屬於六書的哪一類?焦朱斧淼莫屬都火問突九、解釋下列句劃綫的虛詞:1、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2、物類之起,必有所始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4、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十、寫出下面這首律詩每一句的平仄格式,注明詩里每个字在唐代讀音的實際平仄: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2000年一、翻譯下列句子1、他邑唯命2、權使其士,虜使其民3、何許子之不憚煩?4、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5、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年后,皆魚肉之矣。
二、解釋句加點的詞:1、莊公寤.生,驚薑氏2、鬼侯有子.而好3、之.二虫又何知?4、若望.仆不相師5、九月叔.苴6、靡不有初,鮮克.有终7、即.有所取者8、報.而罪之9、齊人歸.女樂10、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11、薑氏何厭.之有?12、从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13、大決所犯,傷人之多,吾不克.教也14、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15、不皸手之藥16、入而徐趨,至而自謝.17、之子於歸.,宜其室家18、黃鐘.毁棄,瓦釜雷鳴19、坐.法當斬20、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21、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22、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三、爲什麽說王勃的《滕王閣》詩是一首古體詩而不是近體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四、解釋術語1、六書2、八音3、三正4、十三經5、大宗、小宗五、標點下文,并譯成現代漢語1、此段為當年文學方向考生所做的基礎卷的試題四年会诸侯于鸡丘魏绛为军司马公子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斩其仆公谓羊舌赤曰寡人属诸侯魏绛戮寡人之弟为我勿失赤对曰臣闻绛之志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其将来辞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而伏剑士鲂张老交止之仆人授公公读书曰臣诛于扬干不忘其死日君乏使使臣狃军之司马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不说请死之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兄弟之礼也子之诛军旅之事也请无重寡人之过反役与之礼食令之佐新军2、此段為當年古代漢語方向考生所做的專業卷的試題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六、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什麽叫“古音學”?2、《平水韻》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它的107韻和《集韻》的108韻是什麽關係?後來流行的《平水韻》106韻和107韻又是什麽關係?3、什麽叫“諧聲偏旁”?舉例說明諧聲偏旁在音韻學研究上的重要性。
4、“等”字和“詩”字都從“寺”字得聲,但在上古音,“等”在耕部,“詩”在“之”部,這是爲什麽?七、下面是《詩經·魏風·碩鼠》的第一章,請指出韻腳,說出所押的韻部,并說明押韻方式: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八、請說明下列兩個句子帶橫線的詞的用法,并說明兩種用法的區別:1、君子之學也以羞其身。
2、吾妻之羞我者,私我也。
九、解釋下列句子帶橫線的虛詞: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2、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3、《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謂也。
4、焉用亡鄭以陪鄰?十、“三”在古文,有時表示多數,有時表示不確指,有時又是確指,請說明下列句的“三”各表示什麽意義: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十一、下面幾個句子的“引”各是什麽意思?哪個是本義?說明各個引申義与本義的引申線索:1、引領西望,而愿一得歸。
2、且子獨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抑。
3、引弓射之,豕人立而啼。
4、善張網者引其綱。
5、孔子引而教之。
十二、說明下列各字屬於“六書”的哪一類?雀責赤斤水下羊朱沐劣十三、下面這首詩詩句錯亂,請按律詩的格律復原,并標明句型(a、b、A、B)及平仄格式:送友人李白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孤城。
20XX年一、給下列句劃綫的字詞注音1、秋陽以曝之2、於予欤改是3、七月亨葵及菽4、謇朝誶而夕替5、歸孔子豚二、解釋下列句劃綫的詞語1、一之日觱發2、盍亦反其本矣3、以勸事君者4、九月叔苴5、采荼薪樗6、吾與点也7、圣人有憂之8、而母,婢也9、鬼侯有子而好10、軍吏過,辄令財取為用11、望洋向若而嘆曰12、不諒人只13、不識有諸14、魏其大望曰15、惟草木之零落兮三、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無以,则王乎?2、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五之一,小九之一3、岂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4、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5、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年后,皆魚肉之矣。
四、按“六書”說,分析下列漢字的構造,并說明其本义:1、行2、本3、荊4、莫5、來五、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上古三十韻部分為哪三類?每類各舉出三個韻部。
2、舉例說明,普通名詞作狀語从語義上分,主要有幾種類型?3、寫出傳統三十六字母的“唇音”“齒音”,并標明其發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