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参考范本造纸原料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B
I时'间H 卜/ / 1 / 5 ..胆■
、造纸原料仓库的火灾危险性
造纸原料仓库指贮存稻、麦秸、芦苇、秫秸、亚麻、原木等可以用来造纸的原料的仓库。
造纸原料具有可燃性,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因此加强造纸原料仓库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减少损失,至关重要。
造纸原料仓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有:
(一)造纸原料具有易燃、自燃性
各类造纸原料大多燃点只有150—200C,纤维素、半纤维素、蜡
质、果胶、脂肪等主要成分都是易燃物质,遇火即能燃烧。
稻草、麦秸、芦苇、棉花等原料含水量过高,其又是由碳、氢、氧等化学元素组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温度上升,达到燃烧条件,引起自燃,导致火灾。
(二)堆场与周围民用、工业建筑、道路、通汛、电力架空线的防火间距不够
堆场布局不合理,靠近生活、生产区和铁路、公路等,外来火种会引起
堆垛着火。
(三)储存不符合要求
储存物品不执行有关技术要求,物品堆放超量、超期、超实,含水量高,通风散热不良,形成阴燃条件,引起火灾。
(四)电源火源管理不当
1.在造纸原料中或周围架设临时电气线路及照明灯具,烤燃可燃
物,致成火灾。
2.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安装不合理或设备、线路本身故障,以及
雷击引起火灾。
3.在库区内使用电焊、气焊、气割或管理人员吸烟、小孩玩火引
起火灾。
4,机械设备因摩擦、撞击产生火花引发火灾;进入库区的汽车、
拖拉机或机动船排出火星或造纸原料接触高温物体而着火。
5.场内散料管理不当,不能及时清理。
入场车辆传动轴等被散料
缠住,摩擦生热,引燃散料或车辆油箱造成火灾。
1.选址
库区应选在靠近城镇边缘、有水源、居民区常年主导方向的上风方向,并用不低于2 米高的围墙将库区隔离。
2,防火间距
(1) 库区各区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
储量在2 万吨以上的大型原料仓库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至少保持100米,2 万吨以下的中小型原料仓库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至少保持50 米。
(2) 原料堆场与场内铁路中心线的防火间距最少为20 米,与场内主要道路的距离最少为10 米。
堆场内不宜晾晒原料,库区内勿堆放其他物品。
(3)原料堆场内堆垛应堆成尖顶,堆顶披檐到结顶应设滚水滑坡。
堆垛长边应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平行。
堆垛样式、堆场布置、堆垛储量、规格及防火间距应按具体规定布置。
(4)稻草、麦秸等材料堆场总储量不得超过2 万吨,超过者应设置分区。
区与区堆场之间防火间距不少于40 米。
原木原料堆场每个总储量不应超过2.5万立方米。
堆场与堆场之间防火间距不低于30 米。
(5)堆垛需按储运流水线布置,高度在10米以下,长度低于50 米。
垛与垛之间留1.5—2米宽的通道以便检查。
每2—4 个堆垛分为1组。
堆垛距离围墙至少为5 米。
(6)防止自燃。
应建立堆垛档案,标明堆号、等。
定期对堆垛进行检查,测量其湿度、温度、含水量,堆垛内留通风口和散热洞,以防自燃。
(二) 严格控制电源和火源
1.堆场严禁明火作业,确需明火作业的,应有专人监护并准备好
消防设施后方可进行。
作业完毕,彻底消除余火。
进堆场原料应仔细检查,以防带进火种。
堆场内严禁吸烟和无关人员进入。
2.蒸汽机车,汽车等需戴防火帽方可进入堆场。
蒸汽机车还应关
闭灰箱、送风器,不得在库区内清理炉灰。
运输、吊装等机械设备要保养良好,防止摩擦、撞击等产生火花。
3.堆场内勿乱拉临时电线,不宜设架空线。
必须设置时,架空电
线与堆垛的距离不低于杆高的1.5 倍。
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需由专人负责。
4.堆场中应选用探照灯、防火防尘灯进行照明。
禁止使用移动灯
具,灯泡、灯管勿靠近堆垛
5.堆场内要设避雷装置,并定期由专人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测;原
料堆场不宜用铁丝捆扎,以防雷击。
(三) 完善消防没施
1.堆场的消防用水要充足,在无其它消防水源的时候,消防水池
应能满足6 小时的消防用水量。
使用天然水源作消防用水时,要注意在枯水期蓄水。
2.应定期对消防水池、水泵房、地下消火栓等进行检查,防止水
池渗水、缺水及管道漏水,保证水泵房电机好及阀门管件开启正常。
3.堆场需设6 米宽以上的消防车道,并配备完好的消防器材,如消防泵、灭火器、消防车、报警设备等,各种消防器材放置地点应有明显标志,并应采取防雨淋、日晒的措施,
4.严禁圈占、埋压、挪用消防器材,应设专人管理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