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主要内容和它们各自的积极意义。

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

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它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局限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文艺复兴运动营造了氛围和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实验。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基本思想: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物质的运动是不灭的;③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④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⑥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⑦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⑦现实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

基本特征: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②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③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意义:①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②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③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什么是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请你谈谈对“反伪打假”必要性的理解。

(1)科学:是对自然现象逻辑上最简单的描述。

一般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经过分析研究最中得到具有逻辑性的真理,从而人类改造世界。

也就是说科学是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因此科学具有以下特征:①科学所使用的术语,特别是科学概念,必学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不能产生歧义。

②科学理论的建立必须依据观察和实验,这种观察和实验必须具有可重复性及普遍性;③科学的理论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理论体系内部必须自恰,绝对不容许出现前后相互矛盾;④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简单性的原则,思维经济性原则。

例如:同一平面内,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⑤科学理论在原则上应当可以接受实践检验,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否正。

非科学:与科学基本特征相比,非科学的特征恰恰与其相反。

一般而言,凡不满足严格意义上科学命题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条件的,统称为非科学。

从价值的角度看,非科学中的许多理论体系(如哲学、宗教、神话等)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重大的作用。

这种作用或者直接表现在对科学事业的推动方面,或者直接表现在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合理建构方面。

伪科学: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为人们认识是伪科学,如星占学等。

“反伪打假”的必要性:伪科学的东西属于非科学, 但非科学的东西并不能称之为伪科学, 伪科学只是非科学的一部分。

伪科学本身并不是科学,但却自称是“科学”,打着科学的幌子行骗,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欺骗行为,伪科学的横行不仅损害科学的声誉,而且给人类社会生活造成危害,必须从科学世界中清除出去。

伪科学就有以下的危害:1、伪科学冒充科学,与真正的科学技术争夺极为有限的科技投入;2、伪科学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3、伪科学的宣传会混淆视听,故意模糊真与假、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4、伪科学与科学争夺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将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对于广大的科学技术研究者,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树立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对待自己研究领域中的新事物,新理论要持批判态度,相关领域中的学者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主动作出甄别。

对于那些暂时不能给出结论的学术发明创造,科学工作者要保持冷静态度,积极设法验证,切不可在其初生之时武断处理。

3、什么是科学精神,联系自己的专业说明它的重要性。

答: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体现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

它一方面约束研究者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其作用表现在科学精神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价值定向通过科学活动的实践来实现,并通过科学活动将其内化为价值意识而稳定下来。

在最初的价值感受中,科学活动主体的价值意识没有定向;但是,在科学精神的滋养下,逐渐加深了对科学的认知,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特定价值的兴趣、偏好和倾向性。

于是,按科学精神所引导、规范的方向,科学活动主体在自己的心理和生物机制上把感受到的经验、价值表象、意念等进行加工、改造,组织到自身特定的价值思维体系中去,从而积淀成为自己的价值定向。

科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①求真精神,即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或探求真理。

②务实精神,就是坚持“实事”为科学的认识对象,通过科学实践去“求是”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推。

③创新精神,认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④开放精神,即一方面,科学无国界;另一方面,科学是开放性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⑤批判精神,即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怀疑地、批判地考察世界。

第四题按照“汤浅现象”,科学中心在各国之间转移,你认为下一个中心可能在哪一个国家,为什么?所谓科技中心就是该地区该国家在科技创新发明中占有决定行的作用,该地区的科技引领着世界科技的发展的方向,从历史和中国的现状考虑中国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科技中心。

首先从历史上可以得知世界科技中心是不断转移的。

科技中心由东方转向意大利,再由意大利转向英国,再由英国转向德国,又由德国转向美国。

所以世界科技中心不可能一直在美国。

在一段时间以后必定同样能够发生转移。

而中国具备接替美国位置的战略条件,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中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科技中心。

其次从中国来看其有条件成为一个世界科技中心。

中国有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国家政策。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一直注重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在很多领域从无到有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接近或已达到世界科学技术前列。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已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以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取得了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很多地方和部门实施了依靠科技整形经济的发展的战略,国民经济建设正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普遍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可。

国家为发展科技制定了很多科技发展计划。

如科技攻关计划、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燎原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973计划等等一系列促进国家科技发展的计划,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的科技已经登上了迅速发展的轨道。

尽管我国至今未有科技人员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更不能代表以后不会有。

我相信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中国会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会不断取得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

钱学森之问终将得到回答。

中国国内有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基本得到统一,社会得到稳定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得到提高,科技人员得到尊重和重视,中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的增长,人民民族自豪感不断的加强,特别是奥运会以来国民的自信心不断得到加强,中国人现在信心十足的去发展自己的科技,去建设自己的祖国。

科技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中国目前虽然面临复杂的周边环境,但是仍然可以创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虽然中国周边局势复杂但是目前世界的潮流是和平与发展。

我们有能力处理好与日本的钓鱼岛问题,我们有能力处理好与越南的南海岛礁的问题,我们有能力处理好与印度的边境问题,我们有能力处理好台湾问题,我们有能力调整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有能力创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从而创造有利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虽然目前我们在科技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仍是世界的工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中国必定向科技转型,依靠科技技术成果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需要过程需要时间,需要向美国一样的漫长发展过程,我们要有信心的坚定的去发展自己的科技,去迎接我们科技中心的到来。

第五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仅仅是技术问题吗?是否有必要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及生态可能造成的危害 1.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问题,一是新基因的编码产物可能含有毒素导致人体急慢性中毒或致癌等;二是引起人体产生过敏肌体突变;三是导致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使人体患营养缺乏症;四是对抗生素产生抗性药物影响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

目前在对转基因食品检测过程中发现转基因食品发生危害的几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产生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此外,食品营养成分的改变新转入的目的基因由于其自身稳定性及插入受体生物基因组位置的不确定, 可能导致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构成发生变化, 产生新的有毒物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