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企业材料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即材料流通过程的管理和生产使用过程的管理。
2、企业内部编制材料需用计划、组织定额供料时应以材料消耗定额为依据。
3、企业实行限额领料时应根据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计算限额数量。
4、冬施最好选普通水泥,并加防冻外加剂,对石子最大粒径要求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水泥。
5、仓库验收工作程序为验收准备、核对资料、检验实物、办理入库手续、处理验收中出现的问题。
6、材料验收中的实物数量检验可以通过称重、点件和检尺换算三种方法进行。
7、生石灰根据其成分含量划分为钙质与镁质石灰,不充分熟化对工程会造成崩裂或隆起的不良影响。
8、在某操作项目中,某种材料的净用量是88.725kg/m3,合理操作损耗量是0.91kg/m3,合理管理损耗量是1.365kg\m3,则该材料消耗施工定额是69.635 kg/m3,材料消耗概算定额是91 kg/m3。
9、施工现场验收材料质量时,应主要检验外观质量和资料质量两方面。
10、石膏制品具有减轻建筑物重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湿作业优点。
11、编制材料需用计划时计算材料需用量的方法可以使用定额法和估算法。
12、仓库盘点可以采用定期盘点法和永续盘点法两种方法。
13、施工定额是编制建筑安装施工图预算的法定依据。
14、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料需用计划的依据。
15、材料消耗估算指标常用的两种表式方式,即万元工作量某种材料消耗量和平方米建筑面积,某种材料消耗量。
16、施工企业节约材料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加强材料管理,二是采用技术措施。
17、根据脱氧状态钢材分为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
18、材料消耗施工定额是由净用量和合理操作损耗量两项内容组成的。
19、矿渣水泥是由硅配盐水泥、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而成。
20、热轧带肋钢筋的代号,曾经采用过汉语拼音R,现改为英文单词的首位字母H表示;改后的三个牌号是:HRB335、HRB400、HRB500。
对热轧钢筋在力学及工艺性能方面要求的项目有: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弯心直径等。
21、材料消耗概算定额是由净用量、合理操作损耗量和合理非操作损耗量三项内容组成的。
22、砼外加剂是指掺加量为水泥质量的5%,能够起到改善砼性能作用的物质。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引气剂等多种。
23、我市规定水泥出厂必试指标有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以上四项指标之一未达标,则该水泥为不合格。
24、水泥质量保证三项要测项目指是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和凝结时间。
25、水泥用于工程前,三项必测的技术项目是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
26、砌筑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和强度三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
27、砂率是指砂和石的质量之比,其比值越大,说明砂子的用量越多。
28、建筑轻质隔墙板材主要有石膏空心板、钢丝网水泥板、纸面石膏板、水泥纤维板等。
29、生石灰按其成分不同分钙质生石灰和镁质生石灰两种,熟化过程中的“沉伏”目的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
30、硅酸盐水泥有P·I型与P·Ⅱ型号含5%掺合物,P·O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组成,P·S含粒化高炉矿渣掺合物,与P·O水泥性能区别是早期强度低、水化热低、耐热性好、耐水性好四个方面。
31、工程上配制砼应满足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和经济四项基本要求。
32、配制混凝土所用石子应严格控制针状石子和片状石子的含量,三项要测的项目指颗粒质量及形状有含物含量和颗粒级配。
33、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具有的抵抗变形的能力,通常“砼强度”是指其抵抗压力破坏的强度,即立方体抗压强度。
34、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则其密实度越小强度越低保温、吸声的性能好。
35、预应力砼中使用的钢筋,按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冷拉钢筋、冷拔低碳钢丝、热处理钢筋。
1、建筑企业材料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即材料流通过程的管理和生产使用过程的管理。
2、企业内部编制材料需用计划、组织定额供料时应以材料消耗定额为依据。
3、企业实行限额领料时应根据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计算限额数量。
4、冬施最好选普通水泥,并加防冻外加剂,对石子最大粒径要求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水泥。
5、仓库验收工作程序为验收准备、核对资料、检验实物、办理入库手续、处理验收中出现的问题。
6、材料验收中的实物数量检验可以通过称重、点件和检尺换算三种方法进行。
7、生石灰根据其成分含量划分为钙质与镁质石灰,不充分熟化对工程会造成崩裂或隆起的不良影响。
8、在某操作项目中,某种材料的净用量是88.725kg/m3,合理操作损耗量是0.91kg/m3,合理管理损耗量是1.365kg\m3,则该材料消耗施工定额是69.635 kg/m3,材料消耗概算定额是91 kg/m3。
9、施工现场验收材料质量时,应主要检验外观质量和资料质量两方面。
10、石膏制品具有减轻建筑物重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湿作业优点。
11、编制材料需用计划时计算材料需用量的方法可以使用定额法和估算法。
12、仓库盘点可以采用定期盘点法和永续盘点法两种方法。
13、施工定额是编制建筑安装施工图预算的法定依据。
14、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料需用计划的依据。
15、材料消耗估算指标常用的两种表式方式,即万元工作量某种材料消耗量和平方米建筑面积,某种材料消耗量。
16、施工企业节约材料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加强材料管理,二是采用技术措施。
17、根据脱氧状态钢材分为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
18、材料消耗施工定额是由净用量和合理操作损耗量两项内容组成的。
19、矿渣水泥是由硅配盐水泥、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而成。
20、热轧带肋钢筋的代号,曾经采用过汉语拼音R,现改为英文单词的首位字母H表示;改后的三个牌号是:HRB335、HRB400、HRB500。
对热轧钢筋在力学及工艺性能方面要求的项目有: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弯心直径等。
21、材料消耗概算定额是由净用量、合理操作损耗量和合理非操作损耗量三项内容组成的。
22、砼外加剂是指掺加量为水泥质量的5%,能够起到改善砼性能作用的物质。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引气剂等多种。
23、我市规定水泥出厂必试指标有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以上四项指标之一未达标,则该水泥为不合格。
24、水泥质量保证三项要测项目指是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和凝结时间。
25、水泥用于工程前,三项必测的技术项目是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
26、砌筑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和强度三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
27、砂率是指砂和石的质量之比,其比值越大,说明砂子的用量越多。
28、建筑轻质隔墙板材主要有石膏空心板、钢丝网水泥板、纸面石膏板、水泥纤维板等。
29、生石灰按其成分不同分钙质生石灰和镁质生石灰两种,熟化过程中的“沉伏”目的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
30、硅酸盐水泥有P·I型与P·Ⅱ型号含5%掺合物,P·O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组成,P·S含粒化高炉矿渣掺合物,与P·O水泥性能区别是早期强度低、水化热低、耐热性好、耐水性好四个方面。
31、工程上配制砼应满足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和经济四项基本要求。
32、配制混凝土所用石子应严格控制针状石子和片状石子的含量,三项要测的项目指颗粒质量及形状有含物含量和颗粒级配。
33、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具有的抵抗变形的能力,通常“砼强度”是指其抵抗压力破坏的强度,即立方体抗压强度。
34、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则其密实度越小强度越低保温、吸声的性能好。
35、预应力砼中使用的钢筋,按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冷拉钢筋、冷拔低碳钢丝、热处理钢筋。
《建筑材料》习题集第一套一、填空题1、大多数建筑材料均应具备的性质,即材料的 (基本性质) 。
2、材料的 (组成) 及( 结构) 是决定材料性质的基本因素,要掌握材料的性质必须了解材料的( 组成) 、( 结构) 与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
3、建筑材料按化学性质分三大类:( 有机) 、( 无机) 、( 复合材料) 。
4、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有:(物理) 、(力学 )、( 耐久性) 。
5、当水与材料接触时,沿水滴表面作切线,此切线和水与材料接触面的夹角,称 ( 润湿角) 。
6、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可用吸水率表示,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质量吸水率W )和(体积吸水率W0 ) 。
7、材料在水作用下,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称 (耐水性) 用 (软化系数) 表示。
8、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 (抗渗性) ,用 (渗透系数 )或 (抗渗标号 )表示。
9、材料抗渗性大小与 (孔隙率P ) 和 (孔隙特征) 有关。
10、材料的变形特征有两种类型 (弹性) 和( 塑性) 。
11、根据材料被破坏前塑性变形显著与否,将材料分为 (塑性材料 )与 (脆性材料)两大类。
二、判断题1、材料的组成,即材料的成分。
(√ )2、密实材料因其V、VO、V`相近,所以同种材料的ρ、ρ0、ρ0/相差不大。
( √ )3、松散材料的ρ0、ρ0/相近。
( × )4、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就是材料的开口孔隙率。
( √ )5、对于多孔的绝热材料,一般吸水率均大于100%,故宜用体积吸水率表示。
( √ )6、吸水率就是含水率。
(× )7、孔隙率又称空隙率。
( × )8、冻融破坏作用是从外表面开始剥落逐步向内部深入的。
( √ )9、由微细而封闭孔隙组成的材料λ小,而由粗大连通孔隙组成的材料λ大。
( √ )10、传热系数与热阻互为倒数。
( √ )11、水的比热容最小。
( × )三、选择题1、某铁块的表观密度ρ0= m /( A )。
A、V0B、V孔C、VD、V0′2、某粗砂的堆积密度ρ0/`=m/( D )。
A、V0B、V孔C、VD、V0′3、散粒材料的体积V0′=( B )。
A、V+V孔B、V+V孔+V空C、V+V空D、V+V闭4、材料的孔隙率P=(E )。
A、VB、V0C、V0′D、p`E、P K+P B5、材料憎水性是指润湿角( B )。
A、θ< 90°B、θ>90°C、θ=90°D、θ=0°6、材料的吸水率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A、B )。
A、WB、W0C、KpD、Pk7、材料的吸水率与( A、B、C、D )有关。
A、亲水性B、憎水性C、孔隙率D、孔隙形态特征E、水的密度。
8、材料的耐水性可用( D )表示。
A、亲水性B、憎水性C、抗渗性D、软化系数9、材料抗冻性的好坏取决于(A、B、C、D )。
A、水饱和度B、孔隙特征C、变形能力D、软化系数10、下述导热系数最小的是( C )。
A、水B、冰C、空气D、木材E、发泡塑料11、下述材料中比热容最大的是( D )。
A、木材B、石材C、钢材D、水12、按材料比强度高低排列正确的是( D )A、木材、石材、钢材B、石材、钢材、木材C、钢材、木材、石材D、木材、钢材、石材四、解释密度:孔隙率:抗渗性:抗冻性:导热系数:热容:强度:耐水性:硬度:五、简答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什么区别?怎么测定?它们是否受含水的影响材料的密度不受含水影响;而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均受含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