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论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开题报告和任务书)
论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开题报告和任务书)
6、王明华:《离婚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人民法院报
7、阎雯:《离婚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制度析评》
8、姚宝兴:《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9、雷丽 李彦平:《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10、杨立新:《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发表于《检察日报》2001年5月29日第7版
11、陈棋责:《家属继承法基本问题》,三民书局,1980年版,第252页
二、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及实施状况,并与国外的离婚赔偿制度加以比较,总结出我国该制度的不足与缺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以期为当前的婚姻司法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建议。
三、进度计划
2012年2月,选题,制定研究内容和对象;
2012年3月,构思论文大纲并了解研究对象和国内外现状;
13、田岚、何俊萍:《论离婚有过错方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发表于《东南学术》(福州)杂志2001年第2期,第12-18页
14、 王园:《有关婚外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探讨》
15、杨立新:《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法学2002 年第7期
16、何永钢:《浅析离婚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7、孙礼陈:《浅议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18期
18、公民:《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范围及意义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年月日
毕业论文的评价意见
指导教师评语:
分数:签名:年月日
评阅人评语:
分数:签名:年月日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分数:签名:年月日
许多法学界的专家以及学者对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但是,各个学者的研究也只是针对婚姻损害赔偿制度中某个或某些问题,并没有全面而系统的来分析此项制度的基础和内在的内容以及它的发展趋势。针对于此,考虑到自我所学以及自我思考能力的局限,我将尽可能的全面的将前人研究的内容加以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之上挖掘出新的知识,以期为当前的婚姻司法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建议,对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3月-5月,搜集各种相关资料;
2012年5月,形成初稿并由指导老师审核修改并最终定稿
三、重要参考文献
[1]、杨立新著:《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发表于《检察日报》2001年5月29日第7版。
[2]、陈棋责:《家属继承法基本问题》。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一)第5条规定:“(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前,男女双方已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二)对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情况,一般即按同居处理。”制度的探讨》。
毕业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填)
题目名称论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所学专业
职称
一、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进度
1、首先完成离婚制度的规定及实施加以细致比较;
3、再次指出我国该项制度规定及实施方面的不足与缺陷;
4、最后,根据自己的分析与思考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答辩委员会意见(同意给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次)
分数:签名:年月日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一)第5条规定:“(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前,男女双方已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二)对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情况,一般即按同居处理。”制度的探讨》
[4]、田岚、何俊萍著:《论离婚有过错方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发表于《东南学术》(福州)杂志2001年第2期。
[5]、 王园 《有关婚外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探讨》。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填)
题目名称论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修改后的婚姻法中新增加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此次婚姻家庭法修改论争中的两大焦点之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司法界都认为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等问题,就成为当前极其有意义又亟需解决的一项工作。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周斐:《第三者作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初探》 法制与社会
2、于东辉:《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3、张素君:《中外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及启示》 法律园地
4、邹发云:《婚损害赔偿定性分析》 当代法学2002 年第5期
5、曾练:《离婚损害赔偿范围之缺陷探析》 法制与经济2011 年6 月(总第278 期)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台湾学者林秀雄将与离婚相关的损害赔偿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离因损害;另一种是离婚损害。离因损害是指“夫妻一方之行为是构成离婚原因之侵权行为时,他方可请求因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而离婚损害与离因损害不同,不具备侵权行为之要件,而离婚本身即为构成损害赔偿之直接原因”。
域外法对离婚损害赔偿的界定,很多国家都采用了以上两种。例如从《法国民法典》第266 条规定可以看出,法国将离婚损害界定为因解除婚姻而导致对方的物质或精神受损失。《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是关于侵权责任赔偿的规定,而法国的离因损害赔偿则适用此条的规定。此外,台湾民法1056 条第l 款是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184 条是关于离因损害赔偿的规定。
四、毕业论文(论文)所用的方法
1. 在网上搜索相关新闻、论文及著作,查找书本资料以及各种法律相关知识;
2. 收取有用的信息资料,运用到论文当中;
3. 列出论文提纲,根据提纲摘录要点;
4. 组织语言,按照要求格式进行论文编写;
5. 请教指导老师,根据老师的建议进行合理细致的修改工作;
6. 和同学交流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
我国《婚姻法》第46 条对离婚过错方的赔偿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属于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向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我国明确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只规定了离因损害赔偿。
三、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本文介绍评析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当前国际国内立法状况,论述了我国离婚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要件、赔偿范围等主要内容。文章针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当中执行不利的现状,对现实操作中损害赔偿范围、赔偿义务主体的范围、赔偿数额的确定等焦点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