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等差数列练习题(有答案)百度文库
等差数列练习题(有答案)百度文库
A.一丈七尺五寸B.一丈八尺五寸
C.二丈一尺五寸D.二丈二尺五寸
9.已知各项不为 的等差数列 满足 ,数列 是等比数列,且 ,则 ()
A.1B.8C.4D.2
10.在等差数列 中, , ,则 中最大的是()
A. B. C. D.
11.已知 为等差数列, 是其前 项和,且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B. C. D.
12.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定义数列 如下: 是使不等式 成立的所有 中的最小值,则 ()
A.25B.50C.75D.100
13.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d≠0,前n项和为 ,若 ,则 ()
A.9B.5C.1D.
14.在等差数列 中,已知前21项和 ,则 的值为()
A.7B.9C.21D.42
A. B.
C.当 时, 取最小值D.当 时, 取最小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A
【分析】
由已知等式分别求出数列的前三项,由 列出方程,求出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可得答案.
【详解】
, ,
令 ,则 ,解得
令 ,则 ,即 ,若 ,则 ,与已知矛盾,故解得
等差数列, ,即 ,解得
C.数列 为周期数列D.
28.无穷数列 的前 项和 ,其中 , , 为实数,则()
A. 可能为等差数列
B. 可能为等比数列
C. 中一定存在连续三项构成等差数列
D. 中一定存在连续三项构成等比数列
29.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其前 项和为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 C. 中 最大D.
30.已知数列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 , .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32B.33C.34D.35
5.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 ,则 ()
A.11B.12C.23D.24
6.已知数列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 ,则 ()
A. B. C.3D.4
7.若两个等差数列 , 的前 项和分别为 和 ,且 ,则 ()
A. B. C. D.
8.《周碑算经》有一题这样叙述: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影长减等寸,冬至、立春、春分日影之和为三丈一尺五寸,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八丈五尺五寸,则后五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注:一丈=十尺,一尺=十寸)
所以可设 , ,
又当 时,有 , ,
,
故选: .
8.D
【分析】
由题知各节气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设为 , 是其前 项和,已知条件为 , ,由等差数列性质即得 , ,由此可解得 ,再由等差数列性质求得后5项和.
【详解】
由题知各节气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设为 , 是其前 项和,
则 (尺),所以 (尺),由题知 (尺),
2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给出数列的有限项就可以唯一确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B.若等差数列 的公差 ,则 是递增数列
C.若a,b,c成等差数列,则 可能成等差数列
D.若数列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 也是等差数列
27.已知数列 满足: ,当 时, ,则关于数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B.数列 为递增数列
4.D
【分析】
设年纪最小者年龄为n,年纪最大者为m,由他们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得出 ,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出 ,再由 求出 的值.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这30个老人年龄之和为1520,设年纪最小者年龄为n,年纪最大者为m, ,则有
则有 ,则 ,所以
解得 ,因为年龄为整数,所以 .
故选:D
5.C
【分析】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 为正数, 为常数,则 ()
A. B. C. D.
2.数列 是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它的奇数项的和是24,偶数项的和为30,若它的末项比首项大 ,则该数列的项数是()
A.8B.4C.12D.16
3.在等差数列 中, , ,则 ()
A. B. C. D.
4.《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它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其记载“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部七十六岁,二十部为一遂,遂千百五二十岁”.现恰有30人,他们的年龄(都为正整数)之和恰好为一遂(即1520),其中年长者年龄介于90至100,其余29人的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则最年轻者的年龄为()
① ;② ;③ .
则正确的个数为()
A.0B.1C.2D.3
19.已知数列 中, , ,对 都有 ,则 等于()
A. B. C. D.
20.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则 ()
A.15B.20C.25D.30
二、多选题
21.已知数列 满足: ,当 时, ,则关于数列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数列 为递增数列
C. D.数列 为周期数列22.题目文件丢失!
23.已知数列 满足 , ,则下列各数是 的项的有()
A. B. C. D.
24.已知递减的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则()
A. B. 最大
C. D.
25.设 是等差数列, 是其前 项的和,且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与 均为 的最大值
所以 (尺),所以公差 ,
则 (尺).
则公差 ,所以 .
故选:A
2.A
【分析】
设项数为2n,由题意可得 ,及 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 的项数为2n,
末项比首项大 ,
, ,
.
由 ,可得 , ,
即项数是8,
故选:A.
3.A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 ,代入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由 , ,
又 为等差数列,
得 ,
,
解得 ,
则 ;
故选:A.
由题设求得等差数列 的公差 ,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 ,
, 公差 ,
,
故选:C.
6.A
【分析】
根据数列 是等差数列,且 ,求出首项和公差的关系,代入式子求解.
【详解】
因为 ,
所以 ,
即 ,
所以 .
故选:A
7.C
【分析】
可设 , ,进而求得 与 的关系式,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因为 , 是等差数列,且 ,
15.记 为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若 , ,则 等于()
A.6B.7C.8D.10
16.已知等差数列 中, , ,则 的值是()
A.15B.30C.3D.64
17.已知数列{xn}满足x1=1,x2= ,且 (n≥2),则xn等于()
A.( )n-1B.( )nC. D.
18.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现有如下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