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银行版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2年7月目录第一章2011银行版信用报告概述现有2004银行版(即银行标准版)信用报告存在结构层次不分明、版式不清晰简洁、内容不完善、没有考虑信用信息的生命周期等问题。
2011银行版信用报告是对2004银行版信用报告在内容上的完善,在结构和版式上的优化,并注重解读方便,以满足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需求为主要目标。
2011银行版信用报告一共进行了三个大方面的28处优化。
2011银行版信用报告将与2004银行版信用报告并行使用一段时间,最终引导各商业银行逐步过渡到使用2011银行版信用报告。
2011银行版信用报告的结构主要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报告头,描述报告的“报告编号、查询请求时间、报告时间、被查询者的人员标识、查询操作员和查询原因”。
第二部分,描述信用主体的属性,包括学历、婚姻状况、联系方式、职业、地址等个人基本信息。
第三部分,信息概要,对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作概要描述。
先提示信用主体的信用信息构成情况,包括名下有多少笔贷款、首笔贷款发放日期、多少个信用卡账户、首张(准)贷记卡发卡月份、本人声明和异议标注的数量;再给出信用主体的评分;然后描述这些业务的逾期和违约记录,授信情况及当前负债水平。
第四部分,逐笔详细描述信用主体的信贷交易,反映信用主体借钱和还钱的历史。
信贷业务包括资产处置信息、保证人代偿信息、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担保信息。
其中,资产处置信息指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贷款和信用卡债务、保证人代偿信息指因保证人(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代偿形成的债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详细描述一笔业务时,把与该业务相关的报数机构说明、异议标注、本人声明紧跟着业务数据后面展示。
第五部分,详细描述信用主体的公共信息,包括:欠税记录、法院民事判决和强制执行记录、行政处罚记录、住房公积金参缴记录、社会保险缴存(发放)记录、低保救助记录、执业资格记录、行政奖励记录、车辆交易和抵押记录、电信缴费记录。
第六部分,声明信息,包括与信贷业务没有关联的本人声明和异议标注,主要用于描述信用主体自身的某些行为。
第七部分,描述信用主体在历史上被查询的记录。
目前查询记录展示2年。
第八部分,报告说明,主要进行免责声明并对信用报告中的重要之处进行解释。
第二章2011银行版信用报告数据项说明一、报告头(一)报告编号、查询请求时间和报告时间信用报告的最上方首先展示报告的“报告编号”、“查询请求时间”和“报告时间”。
(二)查询信息其次展示本次的查询信息:被查询者姓名、被查询者证件类型、被查询者证件号码、查询操作员、查询原因,是对本次查询行为的记录。
二、个人基本信息该部分描述信用主体的属性,分为4个信息段:(一)身份信息身份信息段主要包括信用主体的性别、出生日期、教育水平、户籍地址、联系方式和婚姻状况等。
身份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值,其信息来源包括信贷、公积金、社保、电信信息。
身份信息中的各数据项不是统一来自同一个数据发生机构,每个数据项均有自己的“数据发生机构”和“数据发生时间”。
身份信息中的各数据项从身份信息库中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一条记录展示。
对于信贷、公积金、电信报送的数据,“数据发生时间”指“开户日期”;对于社保缴存报送的数据,“数据发生时间”指“数据发生年月”;对于社保发放报送的数据,“数据发生时间”指“离退休时间”,下同。
在贷前审批过程中,信用报告中的身份信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审核申请人基本资料真实性的效果和效率。
通过重点对不一致的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侦测欺诈申请。
例如,商业银行目前核实申请人婚姻状况的手段就是同时看户口簿和征信系统。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信用报告中提供的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找到失去联系的欠款客户,提高坏账催收的成功率。
(二)配偶信息配偶信息段主要包括信用主体配偶的三项标识、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
如果身份信息库中没有关于信用主体配偶的记录,则不展示该信息段。
配偶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值,其信息来源只有信贷信息。
配偶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一条记录展示。
商业银行通过查询申请人配偶的信用报告,了解其收入情况、负债情况和还款情况,可以综合考察申请人家庭的总体负债、每月的债务情况以及还款情况,全面评估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风险。
(三)居住信息居住信息段主要包括信用主体的居住地址和居住状况。
居住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值,其信息来源只有信贷信息。
居住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5条不同记录展示,每条记录中的各数据项统一来自同一个数据发生机构和数据发生时间。
不同的居住信息指“居住地址、邮政编码、居住状况”三个数据项的值都不同。
来自同一数据发生机构的多条记录,只会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一条记录展示。
如果身份信息库中信用主体的居住信息不足5条,则按实际数目全部展示。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居住地址”能帮助商业银行获得客户最新的联系方式,为找到失去联系的客户提供线索。
(四)职业信息职业信息段主要包括信用主体的工作单位、单位地址、进入本单位年份等工作信息。
职业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值,其信息来源包括信贷、公积金和社保信息。
职业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5条不同记录展示。
不同的职业信息指“工作单位”的值不同。
来自同一数据发生机构的多条记录,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一条记录展示。
如果身份信息库中信用主体的职业信息不足5条,则按实际数目全部展示。
在贷前审批过程中,信用报告上的职业信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交叉验证客户提供的申请资料的真实性,而且商业银行通过工作单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大致了解申请人的从业经历,判断其工作的稳定性。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工作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能帮助商业银行获得客户最新的联系方式,为找到失去联系的客户提供线索。
三、信息概要信息概要是对客户所有的信用状况作概要描述。
其信息由各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报送给个人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根据姓名、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三项标识将同一人名下的所有信用交易信息进行关联和汇总计算后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信用报告的使用者在看完信息概要后,能够了解该信用报告包含哪些内容、被报告人的逾期及违约情况、被报告人获得的授信及负债情况,对被报告人的信用状况可以有一个基本判断,提高阅读后面明细记录的针对性,知道哪些信息还需要深入查看业务明细,提升解读信用报告的效率。
信息概要分为信用提示、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授信及负债信息概要3个小节。
(一)信用提示信用提示主要提示信用主体的信用信息构成情况,包括名下有多少笔贷款、首笔贷款发放日期、多少个信用卡账户、首张(准)贷记卡发卡月份、本人声明和异议标注的数量;再给出信用主体的评分。
特别说明:1.本文中所称“贷款(信用卡)”,不含资产管理公司和担保机构报送的贷款(信用卡)业务。
2.“转出”是一种账户状态。
当商业银行将信贷业务转给其他机构时,商业银行将停止报送这批业务的数据;在停止报数前,商业银行要将这些被转出的信贷账户在个人征信系统中的“账户状态”报为“转出”。
例如转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转给资产管理公司的信贷业务等。
由于其他机构不能保证继续报数时,通过账户标识变更报文将报送的贷款与商业银行报送的转出贷款一一关联,所以这些机构将来向个人征信系统报送数据时,同一笔贷款有可能在信用报告中展示为2笔,报送机构分别为商业银行和接受转出贷款的机构,“住房贷款笔数”和“其他贷款笔数”的汇总值也有可能将转出贷款重复统计。
年:对于没有发生过逾期行为的已结清(已销户)、已转出、未激活信贷业务,我们将这些业务的生命周期设定为M年。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贷款a.已结清贷款对于从未发生过逾期的已结清贷款,自结清之日起,在M 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对于发生过逾期、但逾期信息已超出5年展示期限的已结清贷款,将被视作没有逾期的已结清贷款,自结清之日起,在M 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对于发生过逾期、但逾期信息在5年展示期限内的已结清贷款,适用于负面信息保存年限规定,不属于M 年设置范围。
b.未结清贷款对于未结清贷款,由于无法预测其未来逾期情况,不属于M 年设置范围。
c.转出贷款参照已结清贷款的规则,自转出之日起,在M 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2)信用卡a.已销户信用卡:参照已结清贷款的规则,自销户之日起,在M 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b.未销户信用卡:不属于M 年设置范围。
c.未激活信用卡:自“开户日期”所在年月起,在M 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目前参数M暂不设值,将来根据信用报告的使用情况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再进行相应的调整4.“首贷日”和“首卡日”有助于商业银行了解信用主体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有贷款、贷记卡和准贷记卡记录的时间长短,可作为授信额度的参考因素之一。
(二)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对信用主体有过的逾期及违约记录进行汇总描述,包括呆账信息汇总、资产处置信息汇总、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逾期(透支)信息汇总4个部分。
1.呆账信息汇总呆账信息包括被金融机构核销或认定为“呆账”状态的贷款和信用卡的信息。
呆账信息汇总的数据项包括:笔数、余额。
只要是呆账业务,无论余额是否为0,都将一直展示在信用报告中,并统计入呆账信息汇总。
在信用报告中看到余额为0的呆账贷款,说明商业银行没有及时更新账户状态,应由商业银行及时上报账户的最新状态。
特别说明:“核销”:是准备新增的一种账户状态。
对于“核销”业务,系统单建一张表记录其余额变化情况。
初始时,“核销”业务的“余额”取该业务最后一条特殊交易记录中的“发生金额”;以后,支持商业银行在线修改。
2.资产处置信息汇总资产处置信息指被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贷款和信用卡信息。
该信息段仅展示资产管理公司报送的信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信用卡在贷款和信用卡信息段中展示,不展示在该段。
资产处置信息汇总的数据项包括:笔数、余额。
如果一笔资产处置业务已还清,即余额为0时,那么该业务自“最近一次还款日期”所在年月起在信用报告中继续展示5年,5年之后不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也不统计在资产处置信息汇总中。
如果一笔资产处置业务没有还清,即余额不为0,则一直展示在信用报告中,并统计入资产处置信息汇总。
3.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保证人代偿信息指因保证人(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代偿形成的债务。
该信息段仅展示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报送的信息,商业银行的担保代偿信息在贷款和信用卡信息段中展示,不展示在该段。
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的数据项包括:笔数、余额。
如果一笔保证人代偿业务已还清,即余额为0时,那么该业务自“最近一次还款日期”所在年月起在信用报告中继续展示5年,5年之后不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也不统计在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