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清明节教案篇一:清明节教案清明节教案班级:三(2)班时间:一、活动目的:1、通过队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
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2、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二、活动过程(一)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1、介绍清明节的由来2、指导学生领会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1)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
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清明时节,民间开始种植蔬菜、果树。
蚕农在清明夜把蚕种裹在棉衣里进行孵化。
这天,人们纷纷上山踏青。
不上山的,上城墙绕城而走,叫登高踏青。
有些地方还有节场和赛会。
人们上山踏青,赶节场,观看赛会。
从元宵节至清明节,大人孩子,三五成群,到野外放凤筝,别有情趣。
3、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4、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师: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5、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示有关图片,最后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总结: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
篇二:少先队教案《清明节》【课时备课】篇三:清明节教案清明节扫墓——习作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走近生活,去体会革命烈士的英勇壮举。
2、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完成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
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它们不断形式多样,而且凝聚了许许多多的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的色彩。
同时它们都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朴实与善良。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吗?它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二、学生讨论1、说说你知道的节日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以及形式?2、出示课件(清明节图片):说说这是什么哪个节日的景象?3、让学生说一说和这个节日有关的内容,再看课件简介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也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三、指导写作。
1、清明节前夕我们学校扫墓了,我们在扫墓途中,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 (如:油菜花杜鹃花十里香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 师:你能说一说它们的美吗?学生练习说句子。
师:你还能用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其他的景物?生答。
师:扫墓时你们要准备哪些东西?你们是怎样想先人表达自己的哀思上的?(生可能会说:“念悼词、送花圈)2、学生讨论:在扫墓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同学们都做了什么?3、全班分组讨论。
四、学生练习写作1、学生自由写作2、出示范文(课件展示)记一次有意义的扫墓活动每年的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大学,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举行“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
清明节一早,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像纪念碑出发,举着少先队队旗,来到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师生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向革命先烈门献上自己亲手做的花圈。
少先队员们面对鲜红的队旗,进行了集体宣誓:“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誓词在烈士纪念碑前久久地回荡。
宣誓仪式上,同学和老师和老师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高举旗帜,沿着他们没有走完的路奋勇向前,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
练好本领,增强素质,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接着同学们讨论了关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大学,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上午11点多,扫墓活动结束了,同学们排着有秩序的队伍回到学校,我的心中默念: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3、学生对照习作练习修改自己的文章。
(可同桌互改,小组互改)4、分小组评选出优秀作品。
五、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细心的观察,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作文,表达了自己对革命烈士的热爱。
希望你们今后能够多多观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六、作文布置以“清明节扫墓”活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XX年4月篇四: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话风俗》一、确定主题清明是一年里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节日,当地有不少清明节的风俗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我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传统文化习俗今日在学生心目中已渐渐开始模糊。
这次我们选取了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作为研究对象,对家乡的清明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归纳。
二、活动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家乡清明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
2.在探究过程中,增长见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法,小组合作法,展示法,调查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选题分组(一)谈话引出研究课题同学们,清明节快到了,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喜欢在清明节里做什么那么当地人过清明节又有哪些习俗呢?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走进清明共同研究清明习俗吧。
板书课题:清明时节话风俗。
(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内容1. 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当地人过清明有哪些习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1)祭扫(2)饮食(3)活动2.成立3个学习活动小组,选出组长,合作选择研究内容第一组:清明节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第二组:清明节祭扫习俗调查小组第三组:清明节活动调查小组(三)确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1.回顾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活动时间由今天起两周的时间,先请同学起来说一下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所制定的计划、时间、内容安排一定是合理,切实可行。
(2)小组分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分配任务,达到分工合作的目的。
(3)小组计划应多征求别人的建议,不断修改完善。
2.学生开始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
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以饮食习俗调查小组为例:调查表访问记录表1.您知道清明节的食品有哪些?2.您知道当地过清明的饮食方面的习俗吗?3.各小组汇报活动计划(师生共同点评)4.教师小结5.学生修改完善计划(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相信咱们同学的调查访问活动会圆满完成,二周后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成果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活动成果汇报与延伸教学过程(一)总结上节课任务1.整理沟通个人调查访问,小组内沟通。
2.小组整理要求:分析调查访问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
3.小组整理调查访问结果,完成探究记录表。
(二)小组汇报,师生评价。
1.饮食习俗调查小组汇报a.将调查好的资料图片制成手抄报,把收集到的清明节的食品展示出来。
(供大家品尝)b.一名学生扮演导游介紹家乡清明节饮食习俗。
小组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
2.清明节祭扫习俗调查小组汇报a..教同学们做小白花寄哀思b.《文明祭扫》小品小组评价,引导学生从研究成果来评价。
3.清明节活动习俗调查小组组长总结介绍(现场知识问答比赛)师评:同学们能从不同方面来评价,真了不起。
(三)总结收获汇报结束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收获?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谈:探究手段探究成果探究体会(四)拓展延伸请父母参与提出意见,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清明节篇五:《清明教学设计》《清明》教学设计篇六:校本课教案--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通过清明节的介绍,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明确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清明节文化。
4、文明祭祀平安清明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
1、背诵古诗《清明》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的传统节日之一。
2、揭示课题——传统节日---板书清明节。
二、认识传统节日。
1、教师介绍清明节的起源2、问题: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学生讲讲关于清明节吃寒食的传说故事。
3、清明节主要是祭祀:1)、学生说说祭祀的流程2)、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介绍清明节祭祀的种种陋习,学生明白要文明祭祀。
3)、如何文明祭祀呢?利用视频、图片4、清明节其他活动:踏青蹴鞠放风筝、插柳等5、学生认识清明节的新的含义植树日廉洁日健身日节能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6、了解其他国家清明节习俗。
小结学生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再根据课堂教学,对传统节日产生热爱的情感,并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四、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传统节日的喜爱。
2、学生做文明祭祀宣传员。
篇七:清明教案《清明》教案篇八: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教案单元主题中国传统节日单元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力目标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学习包粽子等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主题一清明节主题活动目标:1、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