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德尔松和《春之歌》

门德尔松和《春之歌》


作品欣赏: 《仲夏夜之梦》
单击喇叭播放
(2) 合唱作品: 清唱剧有:《圣保罗》(1834-1836)、《以利亚》(1846-1847)、《耶稣基 督》(未完成,1847); 交响康塔塔《颂赞歌》(1840,有人称之为第二交响曲);九首诗篇歌; 九首经文歌。
(3) 戏剧音乐: 歌剧有:《卡马秋的婚礼》(1825)、《儿子与陌路人》(1829)、《洛雷利》 (未完成,1847);戏剧配乐有《安提戈涅》 (1841)、《第一个瓦尔普吉斯 之夜》(1831,1842)、《仲夏夜之梦》(1843)、《阿塔利亚》(1843-1845)、 《俄狄浦斯在科洛纳斯》(1845)。
主要作品
(1) 乐队: 五部交响曲(第二为交响康塔塔《颂赞歌》,作于1840年,第三为《苏 格兰交响曲》,作于1842年,第四为《意大利交响曲》,作于1833年,第 五为《宗教改革交响曲》,作于1830年); 序曲有:《仲夏夜之梦》(1826)、《赫布里底群岛》(1830-1832,又名 《苏格尔山洞》)、《平静的大海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 娜传奇》(1833)和《吕伊· 布拉斯》(1839); 钢琴协奏曲有:《G小调》(1831)、《D小调 》(1837); 双钢琴协奏曲 有《降A大调》(1824)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
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
《仲夏夜之梦》,《e小调小提琴协奏 曲》,《A小调第三交响曲》等
生平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祖父是哲学家摩 西· 门德尔松,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费利克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 中成长。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姐姐范尼· 卡西里 (1805-1847)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而且是费利克斯珍贵的 挚友。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 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 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 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 作品。这是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 指挥家。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品欣赏: 《春之歌》
单击喇叭播放
视 频 欣 赏
《婚礼进行曲》(单击画面播放)
视频欣赏
《春之歌》(单击画面播放)
视频欣赏
《仲夏夜之梦》(单击画面播放)
THE END
作品欣赏: 《E小调协奏曲》

单击喇叭播放
(4) 室内乐: 六首弦乐四重奏;三首钢琴四重奏(1822-1825);两首弦乐五重奏(1831,1845); 弦乐六重奏(1824);弦乐八重奏 (1825);两首三重奏(D小调,1839;C小调, 1845);小提琴奏鸣曲,两首大提琴奏鸣曲(1838、1843)。 (5) 钢琴:《升F小调随想曲》(1825);《E小调回旋随想曲》;六首前奏与 赋格(1832-1837);六集《无词歌》。 (6) 管风琴:三首前奏曲与赋格(1833-1837);六首奏鸣曲(1839-1844)。 (7) 歌曲与主调合唱曲:十套钢琴伴奏的歌曲;十一套主调合唱曲。
评价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 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 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 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门德尔松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的才华得到了玛利· 比戈(在巴黎)、 路德维希· 贝格尔、莫舍莱斯等钢琴老师和策尔特(1817年在柏林教他作曲)的鼓励。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的风格温柔舒适、 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 他创作的《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意大利交响曲》 《苏格兰交响曲》等都是著名的作品。
雅科布· 路德维希·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 巴托尔迪
雅科布· 路德维希· 费利克斯· 门德 尔松· 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02.03-1847.11.04),德国犹太 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 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 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 优雅、华丽著称。
作品欣赏: 《婚礼进行曲》
单击喇叭播放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
简介
浪漫派的时代,钢琴音乐的潮流是从传统的四乐章奏鸣曲,转向随意的、可长 可短无拘无束的独立曲式,包括各种舞曲、组曲、夜曲、即兴曲、变奏曲、叙事曲、 谐谑曲以及标题诗化的钢琴曲,就像我们在舒曼、肖邦、勃拉姆斯乃至李斯特的作品 年表上看到的那样。虽然这批浪漫派精英也多少都写过几首传统的奏鸣曲,但他们的 钢琴音乐的主体部分或者说精华部分,显然不是建立在传统奏鸣曲之上的。仅是这一 点就跟贝多芬和舒伯特有所差异了。通常这也被认为是古典派和浪漫派的一道分水岭。 而这道分水岭,最初就是出现在门德尔松的键盘上。他的钢琴作品不很多,《无词歌》 要算代表作了。 陆续写了15年的《无词歌》,分为八卷出版,每卷各是六首,加起来总共48首。 都不长,但每一首都有歌唱性旋律及其伴奏,都是完整的歌曲形式,名副其实的“无 词歌”,精致、隽永、妩媚可人且富创意。
艺术成就
在创作上,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它指的是那种伴奏音型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像日记一样把日 常感受记录下来;他对标题交响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 《苏格兰交响曲》和《意大利交响曲》,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 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 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表现生活中明朗的一面,是举世公认的精 品。 在音乐的启蒙运动上,门德尔松使被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 的《马太受难乐》重放光芒,这是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此人们开始重新 认识巴赫。 在音乐教育上,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后来德国 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岁时,一位特别温柔、娴静、纯朴、漂亮的法兰克福牧师的小女儿 赛西尔打动了他的心,他们结为了夫妻。美满的婚姻使门德尔松以极大的热 情投身工作,尽管他身兼数职,社会活动繁多,可音乐创作源源不断:歌曲、 奏鸣曲、序曲、协奏曲、交响曲…… 永恒的幸福是没有的,门德尔松敬爱的姐姐芳妮在一次指导家庭音乐会 的节目排练时突然全身瘫痪,几小时后飘然而逝,噩耗使门德尔松当即晕倒; 重大的打击使得他半年之后(1847年11月4日)追随胞姐而去,还不到39岁。
中文名: 外文名: 国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雅科布· 路德维希·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 巴 托尔迪 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德国 汉堡 1809年2月3日 1847年11月4日
职业: 主要成就:
音乐家
首创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 作品结合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特点 推动音乐启蒙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