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案例分析资料讲解
于是,张某找到了一个当地的运输公司委托其将水果运 到北京指定地点卖个北京的客户并告知了其价格范围, 张某交纳了运输费2000元并约定运输公司可以抽取卖水 果所得的2%作为报酬。虽然运输公司及时起运,但由 于已经耽搁了两天,运到时水果已经很不新鲜,北京的 客户要求降价出售,运输公司联系上张某,要求降价出 售,张某考虑到水果情况,答应降价出售。结果以刘某 给定的最低价格的一半出售。事后,运输公司扣除了卖 水果所得款项的2%后将款项交给了张某,张某又从中 扣除了卖水果所得款项的2%后将款项交给了刘某。刘 某计算了一下,其损失将近5000元。故刘某提出,原来 说按指定价格范围卖出,按比例提成。现在卖价只有给 定最低价格的一半,张某就不应再拿4%的报酬。张某 则认为延误是由于饭店的酒菜存在卫生问题造成的,自 己并没有过错,自己当然应当拿4%的报酬。最后,刘 某起诉至人民法院。
根据法律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 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因此,本案中甲某与第三人丁某应对乙某的损失 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案例五:
李某受单位委派到某国考察,王某听说后委托李 某代买一种该国产的名贵药材。李某考察归来后 将所买的价值1500元的药送至王某家中。但王 某的儿子告诉李某,其父已于不久前去世,这药 本来就是给他治病的,现在父亲已去世,药也就 不要了,请李某自己处理。李某非常生气,认为 不管王某是否活着,这药王家都应该收下。 [问题] 1.李某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到底应由谁来承担? 2.药是否应由王家出钱买下?为什么?
分析:
李某购买名贵药材是受王某的委托才进行的,其 行为应属民事代理。根据法律规定:代理人在代 理权限内,以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本案中李某购买药材的行为后果应由王某 承担。
当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人由于不知道被代理人 死亡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仍然有效。也就是说, 代理人因实施代理行为所取得的后果应由被代理 人的继承人受领,由此所产生的债务作为被代理 人的债务,以被代理人的遗产或者其继承人或受 遗赠人来承担。本案中,王家理当出钱买下此药。
张某在中途委托运输公司处理水果,是紧急情况 下作出的保护被代理人刘某利益的转委托行为, 属于代理中的复代理。
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八条规定:“委托代理 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 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 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过 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委托的人 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 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
因此,张某在中途委托运输公司处理水果,并没 有超越代理权。所以刘某不能以张某是越权代理 为由请求其赔偿损失。
案例二:
1993年10月12日,神州贸易公司业务员林某以神州 贸易公司的名义,与某县建筑公司签订木材购销合同 一份。1993年10月27日,某建筑公司将预付款3万 元交给业务员林某,林某收到货款后存入其表弟王某 个体经营的明新木器加工厂帐内。时至1993年11月 20日,林某未向某建筑公司供货。虽经多次催促, 亦无货可供,且不退还货款。为此,某县建筑公司起 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神州贸易公司退还货款并赔偿货 款利息。
分析:
1.刘某的行为是无权代理,因为王某夫妇只授 权刘某租房,并没有要求他买房,刘某是超越代 理权的无权代理。但是王某在后来以汇款和委托 他办理过户手续的事实对刘某的行为予以了追认。 王某的追认应该不仅仅对王某本人有效,对华某 也同样有效。因为王某与华某是夫妻,刘某有理 由相信其妻同意买房,而且华某在事后并没有表 示反对,而是与王某一同回家以此房经营饭馆, 其行为已经是对王某表见代理的默认。
林某是神州贸易公司的业务员,但却未经过神州 贸易公司的授权,因此,林某无代理权。而他却 以神州贸易公司的名义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木材 购销合同。这属于典型的无权代理,根据《民法 通则》的规定,应当由无权代理行为人承担由此 产生的民事责任。故应当明新木器加工厂返还林 某3万元,而林某返还某建筑公司预付款3万元并 偿付货款利息。
案例三:
2001年4月,某广告公司的业务员王某携本单位 合同专用章与某技术公司签订广告制作合同一份, 双方约定:广告公司为技术公司摄制企业专题片 和广告片,制作费1.6万元,技术公司需先行预付 8千元,制作完毕后再付清全款。当日,王某将技 术公司的8千元支票交付某家电视台请求协助摄制, 电视台也将收据经王某交给技术公司。尔后,当 王某将制作完毕的录像带交给技术公司时,技术 公司因摄制质量提出异议。由于协商不成且王某 此后下落不明,技术公司将广告公司推上被告席, 要求其返还制作费8千元;而广告公司则以未对王 某授权签约且未收到8千元为由,拒绝技术公司的 诉求。
司并未授权林某于某县建筑公司签订木材 购销合同,因为神州贸易公司的营业执照中并无经营 木材这一项目。林某以神州贸易公司的名义与某县建 筑公司签订木材购销合同之事未向公司汇报,神州贸 易公司也不知道此事。
分析:
这个案例主要是涉及代理人超越授权范围订立合 同时,应当由谁来承担超越代理权实施的行为的 法律后果的问题。
案例六:
王某与华某(女)于1982年结婚。1995年王某的父亲 在老家去世,王某一人奔丧回家,将父亲的后事料理 完之后,王某将变卖房屋的18000元钱,连同父亲遗 留的5000元钱一起以自己的帐户存入银行。1997年, 夫妇俩想在家乡开饭馆,华某主张租房,而王某则想 买房,最后两人决定让刘某先给他们租三间房,如果 有价格合适的房再通知他们。刘某得知一家饭馆正好 要出卖,价钱也仅有同地段商品房的2/3,于是刘某 没有通知王某夫妇就自己垫付2万元钱以王某的名义 先买了下来。知道此事华某坚决反对,认为刘某的行 为没有得到他们的授权,应由他自己承担后果;但是 王某却同意,并从自己的存款中取出钱汇给刘某,并 委托刘某以他的名义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夫妇俩回 家经营饭馆一年后,由于两人关系恶化,王某提出离 婚。华某同意离婚,但主张房屋应有其一半产权。
2.华某对该房屋享有所有权。此房是王某与华 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买,应属于夫妻共同财 产;虽然王某购房款是其父的遗产,但是根据我 国《婚姻法》,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 所得的财产也是夫妻共同财产,而不是王某的个 人财产。
案例四:
甲某为采购员,经常在全国各地出差。乙某是其邻居, 平时以采撷山药为生。乙某在山中挖到一名贵草药, 正好甲某要到上海出差,于是乙某就委托甲某将草药 带去卖掉。甲某却将草药带到邻村朋友家。朋友父亲 丁某是老中医,他看了之后请甲某将草药卖于他,并 表示愿给甲某200元的好处费。结果甲某以低于上海 市场将近500元的价格把草药卖给丁某。双方约定, 如果事后乙某来此处打听这种草药价格,丁某就说此 草药现在已经大跌价,在上海也不值钱了。不想此事 被正要到丁某家来看病的乙某的一个远房亲戚听见, 不久就告诉了乙某。乙某遂要求甲某和丁某赔偿自己 的损失。
分析:
王某的签约、履约行为实际上是法律概念中的表见代 理行为。
表见代理是指由于被代理人的某种表现,使无过失的 善意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无代理权的行为人具有代 理权,而与之订立合同或共同实施某种法律行为。对 实施表见代理行为人的代理行为应当认作有效,善意 相对人有权要求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本案中,一方面,技术公司因王某持广告公司合同专 用章与之签约,故有正当理由相信王某对广告公司有 代理权,遂与广告公司签订合同;另一方面,技术公 司在签约过程中并无过失,且是完全善意的,即它不 是明知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与其签约,也不是由于疏 忽大意、缺乏谨慎而轻易将无代理权人认作有代理权 人,所以,王某的行为应当认作有效,倘若由此产生 法律后果,自然应由广告公司承担。
代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水果商刘某委托张某开车运输一批水果到北京,由 于刘某与张某长期有生意来往,又加上刘某这几天生意 比较忙,一直无法脱身,于是刘某拟定了一个价格范围, 委托张某将新鲜水果按时运到指定地点卖给北京的客户, 价格由张某根据当时水果的状况在刘某拟定的价格范围 内自由决定。刘某给予张某运输费3000元,并且约定抽 取卖水果所得的4%个张某作报酬。在张某开往北京运 输水果的途中,在安徽境内中途停车吃饭,谁料饭店的 酒菜存在卫生问题,导致张某食物中毒,昏迷不醒,张 某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等张某完全苏醒时已是第二天 深夜。张某考虑到水果保鲜期较短,如果不及时运输, 会导致水果无法在刘某给定的价格范围内出售,而自己 身体虚弱无法开车进行长途运输,与刘某联系得知刘某 已出国,10天后才能回国。
[问题] 1.甲某的代理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 2.乙某是否有权要求甲某和丁某两人赔偿?
分析:
本案焦点是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 行为。
甲某的行为是一种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 利益的行为。乙某委托甲某将草药带到上海去卖, 而甲某却将草药卖于丁某,这本身就违背了被代 理人的意思;而且甲某还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 让草药,更是直接损害了乙某的利益;甲某在出 让草药的过程中,私下收受了丁某给予的好处费, 将草药以低价卖给丁某,并相约共同欺骗乙某, 这就是相互串通,共同损害被代理人乙某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