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保佑.(yòu) 瞻.仰(zān) 蕴.藏(yùn) 庇.护(bì)
B.违禁.(jīn) 多舛.(chuǎn) 排筏.(fá) 剔.透(tì)
C.掳.掠(lǔ) 紊.乱(wěn) 一幢.(zhuànɡ) 通衢.(qú)
D.荒诞.(dàn) 簌簌.(sù) 孑.立(jié) 缱绻.(juǎn)
解析:C A项,“瞻”应读zhān;B项,“禁”应读jìn;“剔”应读tī;D 项,“绻”应读qu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抚摩江湖沼泽粉妆玉琢心旷神怡
B.冲涮云蒸霞蔚翠锦斑斓曲折盘旋
C.翱翔婉转悠扬亭亭玉立一泄千里
D.度假林阴小道促膝谈心震耳欲聋
解析:A B项,涮-刷;C项,泄-泻;D项,阴-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速路收费现在的透明度远远不能令公众满意,怎么收费,收多少,
收多长时间,一概不跟公众商量,甚至不容置疑
....,只负责交钱就行了。
B.强拆不鲜见,因为强拆,生活中多了不少荒诞不经
....的说法。
比方说,与某住户尚未签订征迁协议,夜里趁住户家中无人将房屋夷为平地,住户得到的说法是“拆错了”。
C.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
....,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D.近期H7N9禽流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广西虽未发现H7N9禽流感
病例,但各项预防工作正有条不紊
....地展开。
解析:A “不容置疑”指不允许提出怀疑,形容真实可信。
应改为“不容置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人们还未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之前,总是会莫名其妙地走一些弯路。
B.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C.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关系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D.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不仅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而且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
解析:B A项,主语残缺,将“在”调至“人们”后;C项,两面对一面,应在“健康发展”之后添加“与否”;D项,语序不当,将“不仅”与“而且”后的内容对调。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的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B.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的怀念。
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
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
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C.既然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遥远、寒冷的爱丁堡又怀念起“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我们就有理由想象,故乡的朦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
D.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么?你看它比荡漾在涟漪的春水上面的睡莲如何?
解析:D A项,“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是句中成分的并列,中间不应该用逗号,而应该用顿号;B项,“风物”后的句号应该是分号,表示上下文的并列;C项,此处的引用是句中部分引用,因此,“姐妹”后面的逗号应该在引号的外边。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另一个肖邦
佚名自从青年时代离开波兰,肖邦就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在法
国度过,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被运回故乡的只有他的心脏。
出生于华沙省热那佐瓦沃拉的肖邦,虽然父亲是住在波兰的法国人,
但母亲的波兰血统在他身上却始终占据优势。
肖邦的音乐无论在外表上如何显现巴黎气质,但内在的精髓却更多地凸现出斯拉夫人的民族特质,“使用一架巴黎钢琴的波兰诗人”是对他的一个比较形象又恰
当的描述。
超绝的才情让肖邦从不依赖传统形式或手法进行创作,而波兰人特有的民族气质和音乐素材成了他取之不尽的艺术灵感之源。
十五首波洛涅兹舞曲和五十六首玛祖卡舞曲是最具波兰气质的音乐作品,它们是英雄的赞美诗,是灵魂的舞蹈。
保罗·亨利·朗在他的权威音乐史专著中说:“没有肖邦,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是难以想象的……肖邦的情感幅度广阔得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灼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
”肖邦的外表和纤弱的体质常常给人一种阴柔、女性化的错觉,就像那些为数众多的肖邦的肖像画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而真正熟知肖邦音乐的人,会意识到只有肖邦好友德拉克罗瓦的肖邦肖像才表现出肖邦的某种内在精神气质。
那是另一个肖邦,他让我们常常想探究外表纤弱忧郁的诗人到底哪儿来的英雄主义的悲壮和激昂。
无数个马略卡岛上海风吹拂的夜晚,无数个诺昂庄园田园间散步的黄昏,肖邦从未停止过思念他的故国波兰。
无论是在艺术名流会聚的桑夫人的客厅中演奏,还是在西班牙古老修道院的小屋中作曲,肖邦的思绪始终被热那佐瓦沃拉故园的树林和小屋所牵引。
乡愁已不是一种情绪,而成为他精神在别处的一种象征;波兰与其说是他念念不忘的故土,不如说是他内心深处为自己建立的一个精神家园。
因为这样一种灵魂的独立和精神的超越,肖邦才成为肖邦——那个无愧于时代英雄称号的诗人肖邦。
6.为什么说“使用一架巴黎钢琴的波兰诗人”是对肖邦的一个比较形象而又恰当的描述?
解析:抓住“巴黎”“波兰”与肖邦的关系进行分析。
答案:肖邦的身上具有诗人般的敏感和激情,他宣泄这种情感的方式不是诉诸纸笔,而是通过他的创作和演奏表现出来的,每一首小曲都是一首诗;长期生活在巴黎以及一半的巴黎血统,使得他的作品带有了巴黎的高贵气质,但对波兰的炽热和执着的爱在他的情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7.请简要概括肖邦的情感特点。
解析:从“肖邦的情感幅度广阔得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灼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一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肖邦丰富而多变的情感,并不像他的普通的肖像画所表现出的那样柔弱、纤细;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因为强烈的爱国情怀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的悲壮和激昂。
答案:丰富而多变,悲壮与激昂。
8.文题“另一个肖邦”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从肖邦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以及流露出的丰富情感,可以见出“另一个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