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莅.临(l ì) 粗犷.(ku àng ) 憔.悴(qi áo ) 漠.不关心(m ò) B .侍.弄(sh ì) 徘徊.(hu í) 羞怯.(qi è) 人迹罕.至(h ǎn ) C .吝.啬(l ìn ) 确凿.(z áo ) 怂.恿(s ǒng ) 畏罪潜.逃(qi ǎn ) D .虐.待(n üè) 掺和.(huo ) 滑稽.(j ī) 随声附和.(h è) 2.下列汉字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分岐 狭隘 咄咄逼人 花团锦簇 B . 奥秘 坍塌 大相胫庭 沉默寡言 C . 琢磨 缥缈 骇人听闻 刨根问底 D . 取决 惩戒 怪诞不经 神采弈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 .赣州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 .在进行总复习时,我们要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

D .《西游记》对我很熟悉,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它。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山是静的,海是动的。

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 5.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6分)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选自《孙行者一调芭蕉扇》)(1)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八戒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座位号 ______________一遇到困难就想着_______的心理。

(4分)(2)请从《西游记》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情节,仿照示例,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2分) 示例:在阅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孙悟空机智善变和唐僧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要求填写句子(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3)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6)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则子张》)(9)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10分)7.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________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①人物:________②节日名称:________③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4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8.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2-16题(17分)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

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

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