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选修6《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6《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6《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
第1课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了解北非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等古建筑,认识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二)学科指导意见:
1、基本要求:了解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故宫所体现出来的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艺术和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

2、发展要求:认识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故宫的建筑时间、位置、基本布局、各部分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知道三台、三大殿名称及重要性,太和殿的建筑特点及功能,中和殿、保和殿的主要用途;后三宫的具体名称、用途,养心殿的位置、用途,御花园的位置及用途;知道故宫博物馆的概念、特点、藏品种类及陈列方式;知道故宫的建筑思想及中轴线;了解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布局原则;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中轴线在故宫及古代城市布局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识读、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对比史料解决问题;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布局艺术,即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感受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体会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

(四)重难点
重点: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
难点:故宫的建筑思想、主要建筑特点
二、课前预习(填空题)
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①故宫,旧称________,始建于___朝______年间。

此后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但仍爆出原有的_____未变。

②位置:原城有三重,从里到外分别是:宫城、____、_____。

③基本布局:故宫的建筑按照_________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____和北部的_____两部分。

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____、____两组宫殿,建筑风格富有______之美;内廷以______为中心,后面是_______,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建筑风格具有____之美。

所用的建筑都是面向_____方,体现一国之君“__________”的传统观念。

④遵循原则:以______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外朝建筑多用___数,内廷多用___数,___是数字中最大的奇数。

2、疏朗雄伟的三大殿:清代的三大殿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布置在故宫的_____线上,共同矗立在巨大的三层____上。

①太和殿:俗称“_______”,代表着_________的核心,殿前的中轴线上设置了____门、端门、____、太和门。

殿内采用最尊贵的_____形式。

主要用途用于重大活动的举办,如每年的____、冬至、_________及__________、命将出征等。

②中和殿,在三大殿中____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__________之用。

③保和殿:在建筑上采用了_____法,每年____皇帝举行盛宴,也举行科举制重的
_____,殿后面有最大的御路石__________。

3、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内廷是皇帝和家眷的_____区。

后三宫是_____、______、_____,后三宫的两侧是众妃嫔居住的________,西六宫南侧是_______。

坤宁宫北面是______,是专供游乐的地方。

4、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故宫是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________所在地。

5、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①建筑思想:除了满足帝王_____、_____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突显_________;故宫布局井然有序,突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____线,突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_____秩序。

②建筑特点:整体气魄宏大,在细部装饰上非常____,__色和__色构成了故宫的主色调。

三、教学设计(教案)
(一)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故宫的修建:
时间: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历史沿革: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仍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未变,明朝14位和清朝10位皇帝先后在住在这里,统治长达491年。

2、故宫的位置:
明清城有三重——宫城(紫禁城)、皇城、京城。

紫禁城位于城的中心,平面呈长方形,四边城墙各有一门,南门为午门,北门为玄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

3、故宫的布局
故宫建筑讲究“中轴布局,左右对称”,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

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饱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群臣及发布命令的场所。

建筑风格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和慈宁宫等,是皇帝及家眷的生活区。

建筑风格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

(二)疏朗雄伟的三大殿
1、三大殿及三台
三大殿是外朝宫殿的主体建筑,最初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清代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加上东边的文华殿、西边的武英殿合称“外朝”。

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代表封建皇权的核心,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宫殿。

明清两代,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以及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派将出征等重大活动,皇帝启用太和殿。

3、中和殿:规模最小,主要用于皇帝大典前短暂休息的地方。

4、保和殿:举行宴会和殿试的地方。

殿后面的云龙石雕。

(三)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
1、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紫禁城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

2、后三宫:跨过乾清门,自南向北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统称“后三宫”,台基只有一层。

3、东西六宫:后三宫的两侧分别是众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
4、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侧,呈“工”字型,是清朝后期的政治中心,同光两朝,曾是“垂帘听政”的地方
5、御花园:供皇帝及家眷游乐的地方
(四)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
故宫博物院概念——我国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收藏文物包括实物与图书文献两大类
(五)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1、建筑思想: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群体的集合,体现等级制度。

故宫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皇宫整齐严肃的建筑布局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建筑成就
宫殿建筑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帝王权威与统治的象征。

故宫继承了历代宫殿建筑的传统经验,同时又作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创新与改变,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

(1) 总体和谐中富于变化:主要体现是“中轴线”
(2) 装饰艺术丰富多彩
(3) 建筑色彩华丽鲜明,对比强烈
修建时间、历史沿革
位置 基本布局:外朝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内廷的主要建筑 及其功能、特点 故宫建筑遵循:封建传统礼制、阴阳五行学说
三大殿及三台
太和殿:名称、建筑特点、艺术效果、用途 中和殿:用途
保和殿:用途;云龙石雕
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养心殿 东西六宫
御花园
文物宝库——故宫博物馆:涵义、特点、藏品种类、陈列方式
建筑艺术的瑰宝:建筑思想、建筑特点、中轴线
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三大殿 内廷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