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下沉式广场在大型地下商业建筑中的消防问题

浅谈下沉式广场在大型地下商业建筑中的消防问题

浅谈下沉式广场在大型地下商业建筑中的消防问题
摘要: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增加了对空间的使用效率,拓展了人们的生活休闲空间。

虽然相关规范对地下空间的安全性做了一些规定,但比较零散,各种数据还不统一,加之受地下空间自身条件所限,设计上很难达到实用与消防安全方面的和谐统一,笔者根据工作实际,对地下空间的分区和疏散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了对民用地下空间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消防设计要点的理解。

关键词:下沉式;地下商业建筑;消防问题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建筑物向地下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建筑水平的发展又使得地下建筑的面积越来越大。

近年来,各大城市内均出现了超大面积的地下综合商业型建筑,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便利。

但是,地下商场若发生火灾,危险性极大,扑救困难,这使得地下商场的防火工作十分艰巨。

二、消防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难点和重点
1、消防车道的设置
廊坊XX国际广场整个占地庞大, 南北宽为175 m, 东西长度达160 m, 东西两侧均设有190 m长、40 m 宽的下沉式水景广场, 是廊坊市CBD 南中轴线上城市绿化广场“水景带”的一部分, 下沉式广场与东、西两侧的中心五路、六路高差近8 m, 二者之间通过景观斜坡相连, 斜坡设置无障碍坡道, 同时东侧的下沉式广场中还有四组地铁的大型通风竖井, 由于廊坊市中心区整体景观设计的要求, 消防车无法下至两个下沉式广场, 仅可在南、北两侧通行,这给消防的施救增加了不少难度。

(如图1所示)
图1 廊坊XX国际广场
2、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
本项目的地下空间功能包括地下三层的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二层的停车库、设备用房、卸货处以及商业功能。

此两层防火分区的设置依据现行规范的要求进行相关的设计即可, 难点在于下沉式广场层防火分区面积指标的划分原则, 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 下沉式广场层在东、西两面可直接疏散到室外广场, 但在南、北两面均埋在土壤中, 不可直接对外疏散, 此层的防火分区面积指标的划分若是按照般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处理, 则必然对商业的使用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也会对屋面优美的绿化花园环境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

3、商业疏散楼梯间以及疏散宽度的设置
由于整栋建筑占地庞大, 南北长175 m, 东西宽160 m, 每层面积都在 3 万m2以上。

整栋建筑以及每个防火分区, 要满足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商业疏散距离的要求, 在建筑的中部不可避免的会设置为数不少的楼梯, 而中部的这些楼梯均无法在下沉式广场层或是首层疏散, 因此, 如何合理地安排和解决中部疏散楼梯间, 迅速有效地组织人流疏散以及疏散楼梯的宽度设计便成为整个建筑消防设计的重中之重。

4、疏散安全口的设置与下沉式广场、屋面景观设计间的冲突
XX国际广场的东、西两侧的下沉式广场、屋面的景观设计是廊坊市南中轴上人与自然界相互交融、相互亲近的一片绿洲、它是由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 我方项目中与之衔接处必须满足规划局的相关设计指引。

在东、西两个下沉式广场中各有一道连接南、北, 跨越整个广场的水景带, 在西侧的下沉式广场下方设计有我方项目的地下商业建筑部分、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 如何既保证地下室各功能空间的使用,又不影响下沉式广场的优雅景观, 解决二者间的冲突便成为设计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而屋顶的绿化景观设计和上至屋面的疏散楼梯间安全出口间具有与之相类似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通过首层架空的方式, 确保消防车道的通行
本项目地上建筑部分设计为两层, 从下沉式广场层室外地面算起, 建筑高度仅为16. 55 m, 经工程性能化消防安全评估, 消防车可在南面进行扑救, 北面通过从福华路出入汽车公交总站的消防车道也可以施救, 东、西两面在首层架空, 两边均设置净宽大于5M、净高大于5M 的消防车道, 保证消防车可快捷、迅速的到达建筑的各个方面。

2、确定各功能区域的防火分区的原则
根据各种使用功能的不同, 地下二、三层的汽车库部分按照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超过 4 000 m2来控制。

设备区域和卸货区域遵照规范, 按1 000 m2以内设计。

商业功能的防火分区划分, 按规范限定不超过2 000 m2。

通过对建筑布局的分析, 整个项目具有完美的对称性, 在建筑的内部也遵循设计对称的原则, 结合室内商业布局,在满足疏散距离的前提下, 平均设置防火分区。

由于地下二、三层包括地下汽车库、设备用房、卸货区域以及商业等多种功能, 为了防止彼此之间的火灾蔓延, 设计中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配合甲级防火门的手法, 对各种不同功能进行相应隔离。

下沉式广场层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与地下二、三层有所不同, 由于下沉式广场层在东、西两面均可直接疏散到室外广场, 南、北两侧可通过防烟楼梯直接到达屋顶, 在屋面上有四座天桥与周围相连, 并且在整个商业中心地带的东、西、北三个方向的主要走道上空, 通过敞开式中庭和天窗的设计, 从屋面上引进光线、日照, 减少人们在普通地下空间中容易迷失方向的感觉, 通过工程性能化消防安全评估, 此层的防火分区设计
原则, 均按照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 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超过 5 000 m2来控制, 这样在满足消防安全的前提下, 缓解了与商业业态、商业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为屋顶的绿化花园景观设计创造良好的发挥空间。

地上两层的防火分区划分在注重商业平面功能的基础上, 结合平面布局对称设计的原则, 遵照现行规范相应设计。

3、确定商业疏散楼梯间以及疏散宽度的设置
3.1超大体量中部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原则由于楼梯间在疏散层均要求直接通达室外或者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 m 处, 同时商业的疏散距离在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前提下, 必须控制在50 m 之内, 这对于超大体量的建筑来说, 中部的疏散楼梯是无法做到的, 这就必然要另辟新径。

通过对项目的具体分析,此工程在屋面上对于疏散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带有下沉式广场的地下建筑中, 人流一般是在三个层次上水平流动, 第一个层次便是在屋顶, 因而平屋顶的设计就会为疏散创造一定的条件, 同时由于屋面上设有通向各个方向的天桥与周围的建筑群连通, 人员上至屋面后可迅速的通过连接天桥撤离火灾现场, 经过各方意见和专业评估, 人员通过前室和防烟楼梯间疏散到屋面, 再通过天桥疏散至各处。

3.2确定疏散楼梯间的宽度计算方式
超大体量的地下空间, 每层建筑面积达2、3 万m2, 每层的防火分区数量也相当可观, 如地下二层防火分区就达十八个之多, 每层防火分区数量多, 特别是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规范要求不应小于70% , 比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50% —70% 更严格, 因此, 地下部分的疏散总宽度计算数值接近90m, 除此之外, 还必须满足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宽度。

并且, 这些为解决地下疏散所设置的楼梯间, 必须到达下沉式广场层、首层或屋面层, 这就更增加了消防设计的难度, 通过反复的推敲和方案比较, 设计中我们遵循现有规范, 结合商业业态及内部装修的考虑, 同时尽可能减少交通面积, 采用了各个相邻防火分区间共用防烟疏散楼梯的设计原理, 共用的疏散楼梯宽度为相邻防火分区疏散宽度之和, 并且防火分区的划分与疏散宽度的设置有机结合, 配合疏散指示灯等引导性技术措施, 使交通疏散直截了当,简洁明了。

4、合理解决疏散安全口与下沉式广场、屋面景观设计间的冲突
下沉式广场层的绿色景观水带是整个廊坊市中心区南中轴上的设计亮点, 而下沉式广场层中设有高度接近8 m 的斜坡景观、无障碍坡道、水景带以及东北角的地铁出地面楼梯等一系列功能景观内容, 其东面的下沉式广场下为我方的地下汽车库、设备用房以及商业区域, 这部分区域的疏散楼梯需通过下沉式广场层进行有效疏散, 设计中采用避开水景带、利用景观斜坡下部空间, 并结合景观斜坡标高等多种处理手法, 使此区域地下空间的安全疏散既快捷, 又与地面景观协调共存, 巧妙结合, 浑然一体。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下沉式建筑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加强下沉式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了商业圈就得建设相应规模的停车场,还开通了连接各个商业圈的地下隧道或下沉式广场,使得地下空间“四通八达”但地下空间的利用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消防安全问题,因其自身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对于地下空间的应用来讲,安全合理地设置好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杨乐.关于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13(18).
[2]寇丹.工业建筑消防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才智,2011(14
[3]郑广民,李继文,闫青松.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建筑界,2013(3).
[4]张春岭,李林明.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现状及预防措施[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