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2018 至 2019 学年度
课
程
实
施
方
案
2018— 2019 学年度
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
育课程实施意见》及普教督〔 2017〕 6 号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课程有效实施,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
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
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
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
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的职责:学习和领会国家、省、市有关课程实施的
政策和文件精神,确保本校的课程实施与上级政策保持一致;认
真学习和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
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规划,提出工作任务并组织各科室及教研组
加以落实;对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保证课程实施工作
的需要。
在必要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物资、资金和
人员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
门课程比例适当,根据我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
内在关系,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
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
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道德与法治课,三至六年级设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
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一年级、三至六年级设
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
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六年级设音乐课、美术课,旨在丰富
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
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
践能力。
3.加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在小学所有学科教学中渗透
法制教育,要求法制教育渗透工作进入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教学
教案、教学课堂,确保此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4.加强相关学科课程的纳入及渗透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将书法纳入语文课程中,将
少先队活动纳入地方课程,将足球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
积极在
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法制教育等。
5.作好每天 1 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
根据小学生在校时间每天不超过 6 小时的相关文件规定,学校作好安排,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 1 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
6.规范学校作息时间
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
时间的通知》黔教基〔2017〕 175 号文件规定执行。
四、课程设置及要求
学校以《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为依据,根据《马场镇中心学校2018— 2019 学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具体如下:
1.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本年度 3-6 年级减少一节地方课,另
外 1 节为班(队)会课。
2.利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 3-6 年级信息技术课,利用
一节安排 3-6 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
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3.利用综合实践课或地方课学校课落实好专项教育课程(安
全教育 1-6 年级每学年 12 学时、毒品预防教育 5-6 年级每学年 4
学时、环保教育1-6 年级每学年 4 学时、预防艾滋病教育3-6 年级每学年 2 学时、国防教育1-6 年级每学年 4 学时、民族团结教
育3-6年级每学年8 学时)。
4. 一、二年级利用地方课程落实心理健康教育1-6年级每学年不低于 20 节,国学、梦想课程、民族民间体育艺术等用地方课
程学校课程安排,法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实,健康教育在
体育与健康课中落实。
5.一、二年级每周新增 1 节科学课。
年级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
7. 语文课:一、二年级含写字(书法)课( 1 课时)、说话课;三至六年级含书法课( 1 课时)和习作课。
8. 体育与健康课设置:一二年级每周 4 节,三至六年级每周新增 1 节,共 4 节。
9.足球运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中纳入足球运动知
识的普及、基本动作训练、相关游戏活动等。
五、保障措施
1.成立由学校校长负责之下的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2.规范和指导教师执行和开发学校课程的程序与管理,加大
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3.有计划、有重点地研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
平台。
4.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强化课程管理,确保课程开发与
实施的高质量。
附:学校课程实施计划表
**小学
二 O一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课程实施计划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总课时数道德与
33210品法治
德品德与
3333420社会
语文8876661435数学444555945
外语2222280
科学112222350
体育与健康444444840
艺音乐222222420
术美术222222420
综合实践活动3333420地方课程与学
331111350校课程
周总课时272730303030174学年总课时9459451050105010501050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