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亲情美文

亲情美文

《母亲》肖复兴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

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

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

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

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惟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

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闺女大了,早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的那流血的心。

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景,我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涌。

“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是真的,我又叫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

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总是这么少……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

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是妈妈跳动的心脏。

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动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我与地坛》节选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

”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

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

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空白短信父亲70大寿时,我给远在乡下的他买了一部手机。

父亲拿着手机,这儿摸摸,那儿按按,像小孩儿似的,稀罕得不行。

我知道勤俭一生的父亲舍不得打电话,就给他办了个包月的手机卡,并教他发短信。

父亲毕竟年纪大了,虽然一直在“嗯嗯”地点头,可他那浑浊的眼睛里,分明写着茫然。

临走的时候,我对父亲说:“爹,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啊。

”父亲却扬扬手机说:“我给你发短信,嘿嘿,省钱。

”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谁知我刚上火车不久,手机就响了。

一看,竟然是父亲的短信。

我惊讶地打开,却发现短信里没有一个字。

我先是一笑,继而心头一热。

我读懂了这条无字短信:“儿子,上火车了吗?”我立即回道:“爹,我已经上车了,不要担心。

”刚回到家,父亲的空白短信又来了。

于是,我又立即回道:“爹,我已经到家了,请放心。

”就这样,隔三差五,父亲就会发来空白短信。

我也能猜到父亲最关心什么,常常这样回复:“我们全家挺好的。

”“工作非常顺利。

”“你孙子的学习又进步了。

”……我能想象到,坐在门前的榆树下,老父亲看着儿子报平安的短信,乐呵呵地笑。

我过40岁生日的那天,正和朋友家人举杯相庆时,手机响了。

我打开一看,是父亲的短信。

不过,这次的短信竟然出现了两个数字:40。

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琢磨出这条数字短信的,但我却在瞬间明白了数字背后父亲那无声的感慨与牵挂。

▲父亲的爱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

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

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

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开走,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

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在我的生日宴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大相称。

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

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

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

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

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

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

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

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

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

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

”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

除非……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最美的声音包利民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

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

我们有些奇怪: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会不安电话呢?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声来。

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

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底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没有听到声音。

我们很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带子干什么呢?快毕业了,他才告诉我们原因。

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吃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

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了他的身上,给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

后来日好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

他说:“我时常想起家中的爸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

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好像我的父母就在我的身边一样。

”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

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最最牵挂的孩子。

大爱无言,而那份无言的爱,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愧疚的草莓》①父亲住在城北,女儿住在城南.②退休了好几年的父亲一时兴起,在窗外一巴掌大的地方种上草莓.从此父亲便时常往女儿家里跑------送草莓.东西并不多,哪回也满不了一大碗.女儿的心里热乎乎的,都给自己的女儿吃.父亲不依,非要女儿也尝尝不可,而且,只有亲眼看见了,才会满意离去.③谁知几次过后,女儿便不再那么感动了.草莓满大街都是,很便宜,何苦老远地送个没完.女儿告诉父亲,别再送了,好好在家里养病吧.父亲嘴里应着,可过后一切照旧.④这一天,父亲又来了.女儿故意生气说:"若再送.我回去把草莓拔了."父亲只是嘿嘿一笑.⑤送父亲出门时,女儿发现父亲的脚一拐一拐的,忙叫住了父亲.父亲说:"碰破点皮儿,没事的.女儿非要看看不可,父亲不情愿的拉起了裤脚,打开了简单的包扎,小腿迎面骨上有一个很大的创面,已经溃烂了.女儿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出来了.怎么弄的?去郊区驮牛粪摔的.驮牛粪干什么?给草莓施肥.⑥女儿忍不住责怪了父亲一顿,种着玩倒行,怎么下这么大力气啊.父亲一声不吱,由着女儿的性.父亲有糖尿病,当医生的女儿深知其中的厉害,不容分说拉着父亲去了医院.⑦果然,父亲住进了医院,病情日渐严重.去世之前,父亲含笑喃喃地对女儿说:"你小的时候,有一回,看见卖草莓的,吵着要买......那会儿,草莓是稀罕物,贵得很......我到底没钱给你买......"儿子在外地工作,长年不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