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煤柱留设设计说明兴仁县兴顺煤矿
防水煤柱留设设计说明
按照新颁布实施的《煤矿防治水规定》,结合本矿实际情况,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按下列进行。
相邻矿边界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1.可采用垂直法留设,但总宽度不得小于40m。
本矿内边界煤柱留设为20米。
2.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静水压力、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角、导水裂缝带高度等因素确定。
1)多煤层开采,当上、下两层煤的层间距小于下层煤开采后的导水裂缝带高度时,下层煤的边界防隔水煤(岩)柱,应根据最上一层煤的岩层移动角和煤层间距向下推算(下图a)。
2)当上、下两层煤之间的垂距大于下煤层开采后的导水裂缝带高度时,上、下煤层的防隔水煤(岩)柱,可分别留设(下图b)。
多煤层地区边界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
H L—导水裂缝带上限;H1、H2、H3—各煤层底板以上的静水位
高度;
γ—上山岩层移动角;β—下山岩层移动角;L1y、L2y—导水裂缝带上限岩柱宽度;L1—上层煤防水煤柱宽度;
L2、L3—下层煤防水煤柱宽度
导水裂缝带上限岩柱宽度Ly 的计算,可采用以下公式: Ly=10H L -H ×s T 1 ≥20m 式中: T s ——水压与岩柱宽度的比值,可取1。
断层带防水煤柱宽度的计算与留设
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在煤层位于含水层上方,断层又导水的情况下,防隔水煤柱的留设原则,主要应考虑两个方向上的压力。
一是煤层底部隔水层能否抗住下部含水层水的压力;二是断层水在顺煤层方向上的压力。
当考虑底部压力时,应使煤层底板到断层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垂距),大于安全煤柱的高度(H 安)的计算值,并不得
小于20m 。
计算公式为:
10+=Ts
P H 安 αsin 安
H L =≮20m
式中:α—断层倾角(°);
L —防隔水煤柱宽度(m );
P —静水压力(MPa );
Ts —突水系数(MPa/m )。
对于计算值小于20m 者,按20m 进行了留设;大于20m 者按实际
计算值为准,并表示在各煤层防水煤柱留设图上。
采空区防隔水煤柱的留设。
根据采空区的含水量及水头压力,本矿留设煤柱15-20米。
一防水煤(岩)柱的类型及留设原则
在承压含水层上或导水断层附近采掘时,为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溃入工作地点,需要留出一定宽度或高度的煤(岩)层不采动,这部分煤(岩)层称为防隔水煤(岩)柱或防水煤(岩)柱。
根据防水煤(岩)柱所处的位置,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常用的防水煤(岩)柱类型
(1)断层防水煤(岩)柱:在导水或含水断层两侧,为防止断层水溃入井下而留设煤(岩)柱,或当断层使煤层与强含水层接触或接近时,为防止含水层水溃入井下而留设的煤柱。
(2)井田边界煤柱:相邻两井田以技术边界分隔时,为防止一个矿井淹没(由突水或矿井报废引起)后影响另一个矿井的安全生产而留设的煤柱。
(3)上、下水平(或相邻采区)防水煤(岩)柱:在上、下两水平(或相邻两采区)之间留设的防水煤(岩)柱。
这种煤(岩)柱为暂时性的煤(岩)柱,在上、下两水平(或相邻两采区)开采末期或透水威胁消除后,这部分煤(岩)柱中的煤,仍然可以回收出来。
(4)水淹区防水煤(岩)柱:在水淹区(包括老窑积水区)四周和上、下水平留设的防止水淹区水溃入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煤(岩)柱。
(5)地表水体防水煤(岩)柱:为防止采煤后地表水经塌陷裂缝溃入井下而留设的煤(岩)柱。
(6)冲积层防水煤(岩)柱:为防止采煤后上覆冲积层中的强含水层水溃入井下而留设的煤(岩)柱。
(二)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原则
(1)在有突水威胁但又不宜疏放(疏放会造成成本大大提高时)
的地区采掘时,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
(2)防水煤柱一般不能再利用,故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把煤柱的宽度或高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了多采煤炭,充分利用资源,也可以用采后充填、疏水降压、改造含水层(充填岩溶裂隙)等方法,消除突水威胁,创造少留煤柱的条件。
(3)留设的防水煤(岩)柱必须与当地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煤层的组合结构方式等自然因素密切结合,还要与采煤方法、开采强度、支护形式等人为因素互相适应。
(4)一个井田或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的防水煤(岩)柱应该在它的总体开采设计中确定,即开采方式和井巷布局必须与各种煤柱的留设相适应,否则会给以后煤柱的留设造成极大的困难,甚至无法留设。
(5)在多煤层地区,各煤层的防水煤(岩)柱必须统一考虑确定,以免某一煤层的开采破坏另一煤层的煤(岩)柱,致使整个防水煤(岩)柱失效。
(6)在同一地点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留设煤(岩)柱的条件时,所留设的煤(岩)柱必须满足各个留设煤(岩)柱的条件。
(7)对防水煤(岩)柱的维护要特别严格,因为煤(岩)柱的任何一处被破坏,必将造成整个煤(岩)柱无效。
防水煤(岩)柱一经留设即不得破坏,巷道必须穿过煤柱时,必须采取加固巷道、修建防水闸门和其它防水设施,保护煤(岩)柱的完整性。
(8)留设防水煤(岩)柱所需要的数据必须在本地区取得。
邻区或外地的数据只能参考,如果需要采用,应适当加大安全系数。
(9)防水岩柱中必须有一定厚度的粘土质隔水岩层或裂隙不发育、含水性极弱的岩层,否则防水岩柱将无隔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