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定位器及定位装置

11定位器及定位装置

1.金具、零配件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通用技术条件》(TB/T 2073)和《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TB/T 2075)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外观质量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规格应相符,零件配套齐全。

(2)表面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气泡等缺陷。

(3)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平滑、平整;并应与线索截面规格相符。

(4)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属零件,均采取防腐措施。

凡经热镀锌的零件,锌层均匀,无锌层剥落、漏镀、锈蚀现象。

(5)螺杆与螺母的配合良好,并具有防缓措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外观按品种、牌号、批号抽检。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进行外观检查,并对主要受力件作机械性能检验。

2.定位器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其偏角最大不得大于18°。

定位器倾斜度应保证定位线夹处导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

限位定位器的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检30%;监理单位抽检不少于10%。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塞尺测量检查。

3.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定位管应水平,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

定位管在支持器外露应在50~80 mm范围内,定位线夹处的导线应与轨面平行。

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随温度变化可自由移动,不卡滞,接触线非工作支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0 mm,螺栓紧固力矩值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检30%;监理单位抽检不少于10%。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力矩扳手测量检查。

1.定位器各部螺栓紧固牢靠,螺纹外露部分涂防腐油防腐(不锈钢除外),软定位器回头统一顺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检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力矩扳手测量。

2.固定定位器的定位管应水平,稍有上抬,定位管的斜拉线顺直,定位管外露部分大于100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检30%。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作业要点1.中心锚结、整体吊弦安装完成,定位装置均预制完毕。

2.根据施工计划,领取施工所需材料,并对外观质量和标识进行核对无误后,装在作业车上。

3.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先按腕臂偏移表复核腕臂偏移量。

4.作业人员上作业平台先把未达标腕臂偏移克服达标。

反定位将预制好的定位管吊线展开,上端与承力索座连接好。

正定位将定位管支撑上端与斜腕臂连接。

5.反定位将定位管吊线下端连接在定位管的定位管卡子上,正定位把定位管支撑下端与定位管连接好。

6.将定位器连接到限位支座上,把定位线夹安装处的接触线清理干净,涂上电力脂,再把接触线安装在定位器的定位线夹里,并按设计要求预留出顺线路的偏移量。

作业车移出悬挂点,用激光检测仪复检拉出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作业车返回悬挂点,将拉出值未达标的调整达标。

用塞尺检测定位器的限位间隙,调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值。

并将定位器与限位支座间的电连接线按设计要求连接并紧固牢固。

8.将预制好的防风拉线短头穿入定位器端头圆孔,再把防风拉线上的圆环套进回头上,用钳子把回头揋成圆弧状。

安装后使防风拉线的本体一侧靠近定位管。

9.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

定位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时速≤160公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定位装置安装2. 作业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组建专业架子队,负责接触网定位装置安装3 技术要求1、正定位管抬头、反定位管低头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拉出值施工允许偏差为±20mm。

定位器的定位线夹相对线路安装位置同腕臂顺线路安装位置偏移的角度。

3、限位间隙调整:应符合设计要求,限位间隙施工允许偏差为±1mm。

4、定位线夹与接触线连接处应涂电力脂,定位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25~32 N.m,定位支座、定位环线夹及定位管卡子的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均为44~56 N.m。

5、腕臂、定位管、定位器应在同一垂面内。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1、施工程序提料→提报施工计划→定位装置安装→检查→填写施工记录2、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定位装置安装结束5 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1)中心锚结、整体吊弦安装完成,定位装置均预制完毕。

2)根据施工计划,领取施工所需材料,并对外观质量和标识进行核对无误后,装在作业车上。

3)提前向铁路运输部门提报封闭要点施工计划。

施工前应将作业车停放在需作业区间的邻近车站。

4)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当天封闭点前20分钟到达车站,并上车做好准备。

2、施工工艺1)定位装置安装①司机拿到封闭线路命令后,听从车站值班员指挥,启动作业车行至安装地点,从中心锚结向起、下锚方向分别安装。

②施工负责人指挥作业人员,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先按腕臂偏移表复核腕臂偏移量。

③施工负责人指挥作业车司机对位,升起作业平台到合适位置。

④作业人员上作业平台,扶起作业凳,一人上凳,系好安全带,先把未达标腕臂偏移克服达标。

反定位将预制好的定位管吊线展开,上端与承力索座连接好。

正定位将定位管支撑上端与斜腕臂连接。

⑤作业平台作业人员扶起定位管,将定位管连接到定位钩上。

⑥反定位将定位管吊线下端连接在定位管的定位管卡子上,用梅花扳手拧紧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施工图见下图1)图1 定位装置安装正定位把定位管支撑下端与定位管连接好,螺栓用梅花扳手拧紧,再用力矩扳手检测达标。

⑦将定位器连接到限位支座上,把定位线夹安装处的接触线清理干净,涂上电力脂,再把接触线安装在定位器的定位线夹里,并按设计要求预留出顺线路的偏移量。

用梅花扳手拧紧螺栓,再用力矩扳手检测达标。

作业车移出悬挂点,用激光检测仪复检拉出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未达标应调整达标。

⑧作业车返回悬挂点,作业人员将拉出值未达标的调整达标。

用塞尺检测定位器的限位间隙,调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值。

并将定位器与限位支座间的电连接线按设计要求连接并紧固牢固。

⑨将预制好的短头穿入定位器端头圆孔,再把防风拉线上的圆环套进回头上,用钳子把回头揋成圆弧状(如图)。

安装后使防风拉线的本体一侧靠近定位管,详见下图。

图2 防风拉线安装图⑨重复上述①—⑨操作步骤,进行下一支柱安装。

2)结束①完成当日施工任务,收回工具、材料,放倒作业凳,降作业平台,在封闭点内,作业车返回停放车站。

②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

6 劳动组织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人员配置40250100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 施工负责人人 1 全面负责2 作业人员人 33 作业车司机人 2 正、副司机各一人4 防护人员人 3 车站1人,现场2人7. 材料配置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定位管按设计规定套预制成品2 定位器按设计规定套预制成品3 防风拉线按设计规定套预制成品4 电力脂Kg 若干8 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作业车台 12 梅花扳手套 23 力矩扳手套 14 作业凳0.9m高个 15 钢卷尺2m 把 16 多功能接触网检套 17 工具袋个 18 温度计个 19 安全帽顶 3 作业员人均1顶10 安全带条 111 定位管测尺自制把 112 电工工具套 213 防护用具套 3 防护员人均1套14 小绳条 19 质量控制及检验1、质量控制1)拉出值施工允许偏差为±20mm。

定位器的定位线夹相对线路安装位置同腕臂顺线路安装位置偏移的角度。

2)限位间隙调整:应符合设计要求,限位间隙施工允许偏差为±1mm。

2、质量检验1)正定位管抬头、反定位管低头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定位线夹与接触线连接处应涂电力脂,定位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25~32 N.m,定位支座、定位环线夹及定位管卡子的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均为44~56 N.m。

3)腕臂、定位管、定位器应在同一平面内。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1、安全要求1)作业时作业车应处在停止状态,且不得升、降和旋转作业平台。

2)作业人员均应戴好安全帽,以防工具、材料下落伤人。

3)防护人员应坚守岗位,现场防护人员应与驻站防护人员密切联系,列车通过前应及时通知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停止作业,待列车通过后再施工。

4)作业车在施工中行进速度不应大于5km/h,严禁突启、突停。

5)作业车停稳后,人员方可上、下,严禁抢上抢下。

6)作业过程中,任何料具、人员不得侵入邻线建筑限界。

7)材料工具应用小绳、工具带传递,严禁上、下抛扔。

2、环保要求1)废弃物均应收回,放在指定地点,严禁乱扔,切实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轨行车辆状态良好,不得有跑冒滴漏现象。

3)照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测量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