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盘(台、箱、柜)安装作业指导书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和特点三、工程范围与工程量四、施工进度计划五、现场施工环境六、劳动力配备七、机工具配备八、材料设备要求九、操作工艺规程十、作业程序及方法十一、检验质量标准十二、安全文明施工附表一:热控安装总施工计划附表二:盘柜安装RCP表一、编制依据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1992版;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五部分热工自动化篇)2004版;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1998版;4.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内部制订的施工工艺标准规范:ZHDB208389-2001 盘、柜、箱、接线盒安装工艺指南;ZHDB208053 计算机柜安装工艺;5.玉环项目现有的热控设计图纸及厂家资料;6.玉环项目电自工区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和特点华能玉环电厂新建工程是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4×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设计由华东电力设计院主设,浙江电力设计院配合设计。
锅炉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Mitsuibish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提供技术支持。
汽轮机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和德国西门子联合设计制造,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
发电机由上海发电机厂和西门子联合设计制造,水氢氢、无刷励磁汽轮发电机。
机组采用四机一控的单元控制方式,其DCS控制柜由上海西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提供,安装于电子室内,盘柜按设计要求成排安装。
其它机柜,如DEH、ETS、TSI、MTSI、METS、MEH、电源盘等也布置于电子室内。
保护箱及部分就地盘柜根据现场环境条件采用相对集中布置方式,灵活运用。
三、工程范围与工作量玉环电厂新建工程#1、#3机组热控盘(台、箱、柜)安装的工作内容包括:集控室、电控楼内所有热控盘(台、箱、柜)的安装,以及汽机房、锅炉房、外围厂房等就地仪表盘、远程控制机柜、控制箱的安装。
因设计到图等原因,此统计为设计主要工作量,所示实物数量仅作参考,并只包含一台机组,具体以实际施工统计为准:四、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一,在考虑节点目标及分步调试计划的同时,也需根据现场环境及设备到货情况来确定施工进度。
五、现场施工环境1.土建主体部分工作已完工,钢结构及楼梯等均已安装完毕,柱头上标有标高线,墙面已粉刷完,脚手架及垃圾已清除。
2.控制室通风设施已完成,照明设施齐全。
3.仪表盘基础预留孔和预埋铁件施工完毕,盘底座位置正确。
4.场地位置空阔、光线充足、不影响其它设备布置。
5.设备运输线路畅通,吊装设施齐全。
6.现场主体设备安装已完毕,测点位置基本确定。
7.现场施工用电源和气源具备。
六、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计划:按照玉环电厂新建工程#1、#3机组电自公司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劳动力计划部分。
考虑到集控室、电子室等处成批进盘,工作量大且有时间限制性,班组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劳动力多少,合理调配;其它零星盘柜安装一般配备热控技术人员1名,施工人员4名,其中焊工1名,钳工2名,民工1名。
七、机工具配置八、材料、设备要求施工中所用的装置、消耗性材料卡已开好,确认材料已采购到位。
具体要用到的材料如下:装置性材料:槽钢、角钢、铁板、橡胶板等。
消耗性材料:焊条、切割片、磨光片、螺栓、膨胀螺栓等。
设备要求:盘、柜到达现场后,应会同业主、监理、供应部门、厂家等一起对规格、型号、外观及数量进行检查、核对,如有损坏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立即上报。
无误后开始搬运、安装,并做好防潮、防尘、防倒、防损措施。
九、操作工艺流程图十、作业程序及方法10.1 材料检查和领用1)仔细核对供应部门采购的主材、耗材质量符合设计与安装要求,确认待领用材料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书和质保证书。
2)若盘柜生产厂家提供了基础(这里基础指的是所有可能使用到的基础型钢,全文同),领用前需首先开箱检查确认。
10.2 落地式盘柜基础和挂箱支架安装1)盘柜基础分两种情况:a.盘柜生产厂家已把成列盘柜、单个盘柜的基础与柜体做成一体化或提供了基础的成品,则基础成品需从盘柜上拆卸、领用,配套固定螺栓应妥善保管,同时需检查基础外观应无变形、锈蚀。
若基础不能及时安装,还应对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b.盘柜生产厂家未提供盘柜基础,则基础需按施工图纸自行制作。
对单个或非成列柜体,基础可按施工图纸要求事先在工场制作成形,成列盘柜基础宜落料后在现场制作安装。
2)盘底座应在地面二次抹面前安装,固定应牢固。
基础安装前应以盘柜安装所在层面的最终地面标高作为标准,用水准仪测量基础埋件标高与最终地面标高线之差值,确定最终基础面与地面标高,具体分为:a.盘柜基础其上表面应高出地平,与地面标高差为+10~+20mm,但不宜超过20mm。
b.盘柜生产厂家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厂家技术要求执行。
3)个别预埋件位置偏差较大或漏埋的可用铁膨胀螺栓和垫铁增补加固,没有埋件的基础全部自行用膨胀螺栓打装预埋件,注意螺栓露扣应做好割平处理,不得高于最终地面,若室内铺地转,还需扣除地砖厚度。
4)控制盘的型钢底座应按施工图制作,其尺寸与控制盘相符,安装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盘底座安装的允许偏差5)埋件与基础间垫铁应塞实,焊接必须牢固。
6)基础槽钢应两点或两点以上可靠接地。
7)挂箱支架一般采用镀锌角钢或镀锌花角钢,落料、开孔等不应采用气割和焊割,断面需防锈处理。
8)挂箱支架安装高度以箱体中心线离地面1.2m-1.3m为宜,支架焊接及接地线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9)基础落料应采用电动切割工具,不应采用气割与焊割。
切口应平整无毛刺。
10) 基础落料完成后应上好防锈漆。
11) 基础、支架安装结束后应通知土建部门及时进行二次灌浆。
10.3 盘(台、箱、柜)安装1)首先核对盘(台、箱、柜)底座尺寸与图纸是否相符,布置是否符合设计,检查底座安装是否牢固.2)控制盘的安装应在控制室和电子设备室墙壁、柱子、顶棚的粉刷装饰及空调节器设备的风道施工完成后进行。
3)当盘(台、箱、柜)的基础、底座制作安装完成后,就可进行仪表盘的安装工作。
4)控制盘应安装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操作维修方便和不妨碍通行的地方。
5)确定盘(台、箱、柜)运输的路线走向,联系好吊机、叉车、起重工等。
6)主机盘柜从设备库中领出,在用叉车运送到现场过程中,应将盘柜用绳索扎好,以防止盘柜摇晃翻倒。
7)在搬运和安装控制盘时,不应损坏盘上的设备和油漆,并应采取防震、防潮、防止框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措施。
对重要的控制盘的搬运、吊装,要制定具体的搬运、吊装方案。
8)开箱时,内层保护塑料膜应保存完好,安装完毕后仍套上,以防止水及灰尘进入。
9)进盘时,应根据盘面布置图,确定进盘顺序。
先进里侧盘,后进外侧盘。
注意搬运时,盘门应关闭并锁上,以防碰撞。
10) 控制盘安装前应作检查,其要求如下:a.盘面应平整,内、外表面漆层应完好;b.盘的外形尺寸,仪表安装孔尺寸,盘装仪表和电气设备的型号及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c.不合格或有损坏的盘柜应及时上报。
11) 控制盘安装在震动较大的地方时,应有减震措施。
12)盘间及盘各构件间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应有防锈层(镀锌、镀镍或烤蓝等)。
13) 盘内不应进行电焊和气焊工作,以免烧坏油漆及损伤导线绝缘,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14) 盘的安装应牢固、平整。
控制盘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面偏差和盘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盘安装的允许偏差15) 控制盘应进行可靠接地。
为防火、防尘,盘底地板孔洞必须用松软耐火材料严密封闭。
16) 端子箱、接线盒、冷端温度补偿盒、恒温箱等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安装位置周围温度不宜高于45℃,到各测点的距离要适当,震动小,不受汽水浸蚀,不影响通行,便于接线和维修;b.箱、盒应密封,标明编号;c.热电偶的参比端应与冷端温度补偿盒处于相同的环境温度。
10.4 盘上仪表及设备安装1)控制室内盘上仪表安装应在室内装修工作结束后进行,电子设备室内机柜上的模件安装应在空调投入后进行,并采取防静电措施。
模件的编址对应接插件位置正确,插头接触良好。
2)仪表安装后,盘上不得进行引起剧烈震动的的工作,并有防水措施。
3)仪表安装应牢固、平整。
重量较大的仪表应安装托架、避免盘面变形。
4)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的触点应动作灵活、接触紧密可靠、无锈蚀或损坏。
5)盘内电气设备应设置在便于操作、检查和维修的地方,并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
6)仪表线路调整电阻应安装牢固、整齐,拆装应方便。
7)盘内电缆、导线、表管应固定牢固,排列整齐、美观。
盘内部连接导线,除了插件的连接宜采用单芯多股软线外,其它宜采用单芯单股电线。
8)导线、表管与仪表连接时,仪表不得承受机械力,并应便于拆装。
盘内表管不得妨碍仪表设备的拆装,并应单独排列,与导线保持适当距离,以免损伤导线。
9)盘上仪表及设备的标志牌、铭牌端子应完整,书写正确、清楚,并置于明显的位置。
10) 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接地应符合规定。
11) 抽屉式配电柜的抽屉应符合下列要求:a. 抽屉推拉应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抽屉应能互换;b. 抽屉的机械连锁或电气连锁装置应动作正确可靠,断路器分闸后隔离触头方能分开;c. 抽屉与柜体间的动力回路、二次回路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
12) 大屏幕显示器的安装支架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10.5 接地1)仪表盘、接线盒、机柜、操作台以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有可能接触到危险电压的盘、台、柜,应做保护接地。
2)保护接地应牢固可靠,可接到电气的保护接地网上,但不应串联接地。
保护接地的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3)利用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
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接地线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跨接线。
4)若制造厂要求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的机柜外壳不与接地网连接时,其外壳应与柜基础底座绝缘。
5)计算机及监控系统的接地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CECS81的有关规定。
6)计算机及监控系统的接地系统按设计直接接在全厂电气接地网上或接在独立接地网上,其连接方式及接地电阻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采用独立接地网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Ω。
接地电阻应包括接地引线电阻。
7)计算机系统地线汇集板宜采用600mm×200mm×20mm的铜板制作,该汇集板即为计算机系统参考零电位。
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接地线应接到此汇集板上。
地线汇集板和地网接地极之间连接的接地线截面积宜不小于50mm2,系统内不同性质的中心接地点至地线汇集板的连接接地线的截面积宜不小于25mm2、机柜间链式接地的截面积宜不小于6mm2,上述各项接地线可采用低压铜芯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