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书城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经十路与胜利大街交汇处,北依经九路,东临民生大街。
项目总用地18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0201平方米。
本工程具体地理位置见下图13-1。
13.1 目前现状描述1)现场已拆迁完毕,工程开工后进入支护桩施工阶段2)现场周围的经九路、胜利大街、民生大街将作为本工程入场的主要道路。
3)现场东、西、南、北四侧均已有围墙。
4)根据答疑回复施工用电、用水自行考虑。
现场状况见图13.1。
13.2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13.2.1总平面布置依据1)业主提供的用地范围。
2)业主提供的相关施工图纸。
3)山东省、济南市有关施工规定、规程及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和规定。
4)现场踏勘情况。
5)我公司CI形象规定。
13.2.2总平面布置原则1)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周边环境的特征,充分利用现有施工现场的场地和布置,做好总平面布置规划,满足生产、文明施工要求。
2)各项施工设施布置均需要满足方便生产,有利生活,安全卫生、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要求。
3)加强现场平面布置的分阶段调整,科学确定施工区域和场地平面布置,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提高劳动效率。
4)加强平面施工的及监督整改,保证场内施工道路畅通。
5)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和功能分区,对现有临建及管线进行调整。
13.3生活设施布置根据工程施工人员测算,本工程高峰施工期施工人数约为968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平面总体部署,工人生活区及管理人员生活区均在场外布置,并实行公寓化管理。
13.4办公设施布置地下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办公室在场外设置,具体位置为现场西侧建筑物内,待回填土完毕后现场办公室迁至场内南侧,具体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现场办公区为两层彩钢板房,现场办公设施满足施工及公司CI要求。
13.5 生产设施布置根据总平面布置原则和现场实际生产需要,进行现场生产设施布置。
地下结构施工阶段,设置一个材料加工场,具体位置根据各施工区先后施工顺序在基坑内动态布置,待回填土完毕后现场设置三个钢筋加工场和木工加工场,现场西侧和北侧大门作为材料机械的入口,详见平面布置图。
13.5.1仓储设施现场仓库设在场地南侧和东侧,详见平面布置图。
13.5.2加工场地1)在施工场地布置时,充分考虑了以下要求:(1)满足土建施工队使用场地的需求;(2)满足机电加工场地的需要。
(3)满足钢结构吊装的需要。
2)根据现场情况,加工场地按地下、地上及装饰装修三个阶段进行布置。
(1)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地下结构施工阶段部分钢筋场外加工,其余钢筋及模版加工场地在基坑内设置。
现场设置1处材料加工场,根据各施工区施工的先后顺序在基坑内动态布置,并保证在塔吊的覆盖范围之内。
(2)地上结构施工阶段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主要考虑钢筋、模板,安装加工场地。
地下室回填后在场内增设环形道路。
钢筋加工场按照原材→加工→半成品的加工流程,分成钢筋原材料存放区/钢筋加工成型区和半成品钢筋存放区,并设置钢筋调值区。
钢筋加工棚使用工具式定型防护棚,具体见图13.5-1。
每个加工厂内均设切断机、弯曲机、套丝机、调直机切断机及加工操作平台。
模板加工场地:共设置3处,并保证在塔吊覆盖的范围之内。
模板加工场地木模板堆场、梁板模加工棚,内设平刨、压刨、圆盘锯等设备。
模板加工棚采用彩钢板搭建成封闭式防护棚。
具体见图13.5-2机电安装加工场地: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3)装饰工程施工阶段装饰机电安装阶段主要考虑装饰材料、机电安装加工场地。
13.5.3临时堆场临时堆场布置综合考虑施工部署和现场情况,本着节约场地、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
具体也按照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和装饰装修施工三个阶段进行设置。
1)地下结构施工阶段本施工阶段设置2个材料堆场,具体位置根据施工进度在基坑内动态布置,并保证堆场在塔吊覆盖范围之内。
2)地上结构施工阶段(1)钢筋半成品堆场:设置3个,保证堆场均在塔吊覆盖范围之内。
(2)模板堆放加工场:设置3个,保证堆场均在塔吊覆盖范围之内。
(3)周转材料堆场:设置3个,保证堆场均在塔吊覆盖范围之内。
(4)砌体堆场:在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附近设置,共4个砌体材料堆场。
(5)安装材料堆场、装饰材料堆场、幕墙加工场地:各3个。
(6)钢结构加工场地:设置1个。
3)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本阶段堆场均在施工电梯和物料提升机附近设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3.5.4实验室现场设一个实验室,兼做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室。
配备标准混凝土养护箱(见图13.5.4)、标准混凝土试块模具、砂浆试块模具、坍落度检验设备、加温加湿设备、各种必要的计量和现场取样设备。
面积25㎡,分内外间布置,内间为试块养护室,外间做为实验室。
13.5.5工具用房工程施工期间各种机具投入量大,为做好机具的维修与养护,保证机具正常使用,在现场设置2个工具房,面积50㎡。
13.5.6临时厕所施工区厕所设置在工地东侧,分别设置男女厕所。
厕所设自动冲淋装置,内墙面贴1.8m高白瓷砖墙裙,便池便槽侧贴白瓷砖,店面贴防滑地砖。
模板拆除后在楼层内每2层设置1处可移动式环保厕所,规格为L1200×W980×H2300mm,具有360升蓄污箱,每次清洁后可用520人次。
非有独立便器、照明及通风系统。
MST结构型铝材,结构牢固、装运便捷,其设计为蹲便式。
厕所由专人管理,定期清理,保持卫生。
见图13.5-413.5.7施工道路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受场地限制无法铺设临时道路,待回填土完毕后沿围墙四周设临时道路,道路的转弯半径满足载重车辆的运行。
道理采用200厚C20混凝土硬化处理,一边设置排水沟与排水系统相连。
临时道路具体做法见图13.5-5。
13.5.6主要施工机械布置1)塔吊的布置(1)塔吊的布置原则○1塔吊的布置按照经济、合理、适用的原则,尽量保证所选塔吊能覆盖到所有施工作业区域。
○2满足现场钢筋、模板的安装要求。
○3考虑塔吊的安装与拆除方便等现场条件。
(2)塔吊型号确定拟选用一台C7030型塔吊(65米臂长),一台C7022型塔吊(65米臂长)一台C5012型塔吊(50米臂长),经复核能满足施工需要。
(3)塔吊的位置及安装塔吊安装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各阶段塔吊布置效果图见图13.5-6~13.5-10(4)塔吊的使用本工程塔吊由总包单位统一管理,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对塔吊进行重点管理。
塔吊使用前,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司机、信号工作和司索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塔式起重机的司机、信号工和司索工必须服从安全环境管理部的统一管理,接受其安全技术交底、检查和考核。
安全环境管理部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针对塔吊所存在的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督促整改。
安全环境管理部负责督促对塔式起重机进行保养、维修、自检,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不许停止使用。
如每日有两班以上的作业时,要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2) 施工电梯的布置考虑本工程的装修工程及砌体结构的工程量,建筑物高度等因素,信息楼及培训楼各设置1部施工电梯,会议中心及书城营业楼设置3台物料提升机,在主楼施工至7层时安装,安装时用塔吊配合进行。
用来垂直运输砌体、屋面、内装修、机电安装等材料,在外墙收尾施工阶段拆除临时电梯,启用正式消防电梯,使用前与招标人协商好,并做好保护措施。
3)其他施工机械的布置本工程拟投入4台SY5121-THB90车载。
根据每个施工段浇筑混凝土的需要进行布置。
13.6现场围挡布置根据招标文件及现场勘查的结果,现场周围均已有围挡。
13.7 施工总平面管理13.7.1 管理原则根据施工各阶段平面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
在工程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及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同时制定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奖惩分明,实施科学文明管理。
13.7.2平面管理体系由项目总承包管理部负责施工现场总平面的使用管理,由项目副经理统一协调指挥。
建立健全调度制度,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和管理,并由总包管理部对总平面的使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13.7.3管理计划的制定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垂直运输等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充分均衡利用平面空间为目标,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并将计划输入计算机,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13.7.4管理计划的实施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反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在计划执行中不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经充分协调确定后,发布计划调整书。
项目安全环境管理部负责阶段性的定期检查监督,确保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其重点保证项目是:安全用电、厂区内外环卫、厂区道路,给排水系统,垂直运输、料具堆放场地管理调整,机具、机械进退场情况,以及施工作业区域管理等。
13.8 水电用量计划13.8.1.1 临时用水计划用量因现场不设置办公区和工人生活区故不计算生活用水需用量。
1)施工现场用水q3=K1∑[(Q1×N1) /(T1×t)] ×K2/8×3600,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1—年(季)度工程量NI—施工用水定额;TI—年(季)度有效工作日;T —每天工作班数(班)K2—用水不均衡系数:(1.5)q3=1.1×(50000×200+7000×150+230000×30)/(620×10)×1.5/8×3600=0.07(L/s)。
2)消防用水量取10 L/s,即q4=10 L/S。
3)施工总用量Q计算Q=q3=0.07(L/s)<q4=10L/S,故管径用水量按10 L/S计算。
4)供水管径施工及生活用水管径D1=[(4×Q)/(3.13×V×1000)](1/2)式中:V—水管内的流速(米/s),查表可得V=1.3米/sD1=(4×10/3.13×1.3×1000)1/2=0.099米=99毫米我公司将按照供水量需求来设置水源,以满足现场施工、生活及消防的需要。
13.8.1.2临时用水布置供水管道采用钢管埋地敷设,埋地深度为500毫米,铺设线路按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布置。
根据上述计算,主干管采用DN100的管道,分管道采用DN80的镀锌钢管。
消防用水单独采用一条管线,每隔50米设置一个消防栓。
13.8.1.3 现场排水排污布设本工程现场排水、排污主要包括生产废水、雨水的排放。
施工现场道路边设300×400排水沟,雨水及生产废水排到排水沟内,建筑物内的施工废水由集水坑汇集后用潜污泵排至室外排水沟,最后汇集市政污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