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考试试卷

经济学考试试卷

《经济学》考试试卷(第二套)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2、机会成本是指( )。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
3、某计软件工程师不满意现在某工厂的工作环境,辞职准备去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找工作,这种情况的失业属于( )
A、周期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磨擦性失业
D、自愿失业
4、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下降
5、净出口是指( )
A、出口减进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
6、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7、()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A、10%之内的通货膨胀率
B、10%-99%的通货膨胀率
C、10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
D、0%的通货膨胀率、
8、若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9.在某汽车公司经营中,不属于按支出法核算GDP的投资选项是
A 购买1台新的冲压机
B 增加了500辆汽车存货
C 购买1000万元政府债券
D 替换了一部分报废的机床
10、“双紧政策”使利息率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2、寡头市场上的企业不需要打广告。

3、通货紧缩有利于储蓄者。

4、博物馆的弹性比公园大。

5、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欧盟国家居民。

6、汽车制造业属于完全垄断市场类型。

7、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伴随着GDP增长。

8、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9、在短期,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10、竞争市场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将以价格超过边际成本
为目标来设定产量。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消费者剩余
2.无差异曲线
3、自动稳定器
4、公开市场业务
5、法定准备金率
6、卡特尔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广告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利弊。

2、简述经济过度繁荣时的财政政策工具。

四、计算题(本题共有4题,第1题8分,第2题6分,第3题8分,第4题8分,本大题30分)
1、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Q3-6Q2+30Q+40,假设产品价格为66元,求:
(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3分)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的价格为30元,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1分)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是多少(2分)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退出该行业(停产)(2分)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P Q P
Q S D 62314+=-=,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
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6分)
3、假定货币需求为L=,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 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分)
(2) 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 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分)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2分)
4、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200+,投资支出I=10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税收T=250
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3分)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5分)
《经济学》考试试卷(第二套)标准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1分)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1分)价格之差。

(1分)
2.无差异曲线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1分)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2分)
3、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1分)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1分)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分)
4、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1分)吞吐基础货币,(1分)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1分)
5、法定准备金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1分)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6、卡特尔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1分)获取高额利润而达成有关划分销售市场、规定产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的协议(1分)所形成的垄断性企业联合(1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广告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利弊。

广告对企业的利:广告可以沟通产销,引起消费,(1分)树立企业品牌(1分)广告对企业的弊:巨额的广告费用,造成成本的提高,商品价格的提升(2分)广告对消费者的利:提供产品信息(1分)
广告对消费者的弊:承担过高的产品价格,而没有实际收获(1分)
2、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2分)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加税收(1分)
国家发行债券,增加财政货币收入(1分)
消减政府预算,(1分)
限制公共事业投资,以此来减少政府支出(1分)
计算题(本大题30分)
1、(1)MC=TC'=3Q^2-12Q+30,利润最大时有MC=MR=P=66,解得产量Q=6。

2、利润总额=66*6-6^3+6*6^2-30*6-40=176。

3、(2)亏损;因为当价格P小于平均成本AC时亏损,即30<Q^2-6Q+30+40/Q,化简为Q(Q-3)^2-9Q+40>0,由于Q 大于等于0,所以此式恒成立,因而亏损。

4、当MC=MR=P=30时,亏损最小,此时产量Q=4或0(舍去)
5、所以,最小亏损=4^3-6*4^2+30*4+40-4*30=8
6、(3)当下跌至20美元时,有MC=MR=P=20,即3Q^2-12Q+30=20,此方程无解,由于生产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会停产
2、Qd=Qs
14-3p=2+6p
9p=12
均衡价格p=4/3 (
Ed=-(△Q/Q)/(△P/P)(1分)
=-P/Q*dQ/dp
=-[p/(14-3p)]*(-3)
=
Es=(△Q/Q)/(△P/P)(1分)
=[4/3/(2+8)]*6
=
3、(1)在产品市场均衡时,有下列方程成立:Y=C+I+G,C=90 +0.8Yd,Yd=Y-T,T=50,I=140-500r,G=50
联立解方程组可得IS曲线表达式:Y=1200-2500r ①
在货币市场均衡时,有下列方程成立:L=Ms/P,L=0.2Y,Ms/P=200
联立解方程组可得LM曲线表达式:
Y=1000 ②
联立①和②,得均衡利率r=8%,均衡收人Y=1000,投资I=140-500r=100(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20将会导致IS曲线发生移动,在产品市场均衡时,新的IS曲线方程变为Y= 1300-2500r,与LM曲线Y=1000联立可得均衡收人Y= 1000,均衡利率r= 12%,投资I=140-500r=80
(3)由投资变化可以看出,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投资减少相应份额,这说明存在“挤出效应”。

由于LM曲线与横轴Y垂直,处于古典区域,因而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率提高而等量地减少私人投资,均衡国民收人没有任何改变,是一种完全挤占。

4、(1)由Y =C+I+G ,Yd =Y-T+TR,得Y =200+×(Y-250+)+100+200,
=350,Y=1750
(2)投资乘数=1/(1-)=5
政府购买乘数=1/(1-)=5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1-)=4
税收乘数=-(1-)=-4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