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应用文写作教案

现代应用文写作教案

《现代应用文写作》教案
第一讲:应用文写作总论
一、导入新课:
我们同学大都喜欢文学,金庸、郭敬明、鲁迅是我们喜爱的作家,可是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直接的是应用文。

如果说,文学关乎到我们的心灵、情感、道德,那么应用文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发展。

小至个人的饭碗、人际交往,大至社会的运转。

应用文为什么有这个功能?白居易谈到他那个时代纯文学脱离生活、务虚高蹈的弊病的时候,开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药方。

“为时”、“为事”要求文章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时,要根据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

其实,我们发现,白居易说的与其是纯文学,就是他所说的“歌诗”,不如说,他说的是应用文。

他倒是不经意、指东打西的道出了应用文的特点。

示例:
可口可乐是世界上目前最畅销的软饮料之一,日销售量为2.3亿瓶,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1886年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美国的象征,成为美国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100多年来,可口可乐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兼营多种行业的资产雄厚的大帝国,成为世界饮料的霸主,除了著名的7Ⅹ秘密配方本身所带来的魔力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卓有成效的营销策略。

可口可乐的信条是:“成功在于广告。

”这一点在它过去几十年的营销活动中得到了证实。

可口可乐的成功吸引了许多企业,它们随之效法,但是都未能对它构成威胁,只有百事可乐的出现,才使它的地位开始动摇,之后两者经历了长久的广告大战,成为狼烟四起的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缩影,更成为世人数十年津津
乐道的话题。

可口可乐的成功主要依赖它的营销策略和广告创意,而这一切都不约而同地凸现了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应用写作
二、应用文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应用文是指党政领导机关、社会群团组织、基层单位部门按照一定的管理系统颁令行政、处理公务、传递信息、协调关系;民间个体成员互相往来交际、办理私人事务时所使用的实用文大类的总称。

它是经常使用的、具有管用格式的文体。

(二)应用文的产生与沿革
起源:殷商时刻于甲骨的“卜辞”和《尚书》中的22篇应用文。

沿革:历代的发展。

继承与革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借鉴扬弃。

(三)应用文的作用
1、宣传教育作用
2、公务联系作用
3、法律法规作用
4、凭据和记载作用
案例一
国务院关于授予夏衍同志
“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的决定
国发[1994]61号
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今年是夏衍同志从事革命文艺工作65周年。

半个多世纪以来,夏衍同志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表彰夏衍同志在电影事业方面的成就,弘扬他的敬业、奉献精神,决定授予夏衍同志“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国务院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它体现了应用文的宣传教育作用。

案例二
孙中山青年时代曾去拜访湖广总督张之洞,名帖上写着“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

张之洞获知孙中山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儒生,便叫门人送上一纸条,上书“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想称兄弟。

”孙中山读完此条,当即写了一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张之洞看到此帖,顿时肃然起敬,赶紧开门相迎。

“名帖”也属于应用文的范围,它有公务联系作用。

相关链接
妙联传情遇佳偶
清朝初年,洞庭水乡有位年轻的私塾先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簿上经常有别人批改的字迹。

蝇头小楷,清秀可人。

一打听,原来那人是学生的姐姐。

天长日久,先生对那学生的姐姐渐生爱慕之情。

于是有一天,他悄悄地在学生的作业
簿里夹了一张字条,上面写道:“桃李杏鲜花何时开放?”学生的姐姐看到字条后,以为先生心术不正,便在背面回了一个对句:“稻梁菽杂种什么先生?”
先生看到这下联也不生气,只是在字条上又写了一句:“竹本无心偏生枝叶。

”姑娘见先生态度诚恳,也回了一句自我表白的话:“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尘埃。


先生见姑娘语气与前不同,便乘机借题发挥表明心迹:“湖水涟漪一碧深情何不生莲(怜)?”聪明的姑娘对这位一往情深、文采飞扬的书生也产生了好感,因而回道:“秋波含笑两只秀目怎可无眉(媒)?”
先生知道这是姑娘暗示自己要有明媒引线,便高兴地去请媒人说合。

联语传情,一对多才浪漫的男女于是就缔结成连理枝,成为一段佳话。

对联也属于应用文的范畴。

它有可能给你带来无限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要重视应用文写作。

三、应用文的特点与种类
(一).应用文的特点
1、广泛性
2、时效性
3、明确性
4、真实性
5、稳定性
6、确定性
(二)应用文的种类
一般来说,人们按照其使用功能把它分为通用和专用二大类。

通用类指人们在办公或办事中普遍使用的文书。

它又可分为三类:
1、行政公文类,它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文种,包括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信函和会议纪要等;
2、通用事务类,包括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简报、计划、规章制度等;
3、个人事务类,如信函、启事、祝词、悼词、楹联等。

专用类指某种特定行业使用的专业性较强的文书。

1、科技类的含学术论文、实验报告等;
2、财经类的如市场预测报告、经济合同、审计报告等;
3、司法类的如诉状、辩护词、公证书、判决书等;
4、传播类的如消息、通讯、广告等。

本书作了更细的分类。

四、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
(一)社会作用不同。

应用文: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

文学:服务社会,教育人民,感化行为。

(二)适用范围不同。

应用文:相当广泛,而且有很具体的对象。

文学:显得宽泛,但是无确定的具体对象。

(三)思维方法不同。

应用文:逻辑思维。

文学:形象思维。

(四)修辞方式不同。

应用文:科学修辞。

文学:艺术修辞。

(五)语体风格不同。

应用文:准确、简明、平实、得体。

文学:鲜明、生动、精炼、含蓄。

五、应用文专门用语
(一)称谓用语
即表示称谓关系的词
第一人称:“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

如:部、委、办、厅、局、厂或所等。

第二人称:“贵”、“你”,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

第三人称:“该”,在应用文中使用广泛,可用于指代人、单位或事物。

如:“该厂”、“该部”、“该同志”、“该产品”等。

(二)引叙用语
引叙词是用以引出应用文撰写的根据、理由或应用文的具体内容的词。

常用的有:根据、按照、为了、接……、前接或近接……、遵照、敬悉、惊悉……收悉、……查、为……特……、……现……如下
(三)祈请用语
又称期请词、请示词,用于向受文者表示请求与希望。

主要有:希、即希、敬希、请、望、敬请、烦请、恳请、希望、要求等。

(四)征询用语
又称询问词;用于征询对方意见和反映,具有探询语气。

有:是否可行、妥否、当否、否妥当、是否可以、是否同意、意见如何等
(五)表态用语
又称回复用语,即针对对方的请示、问函,表示明确意见时使用的词语。

如:应、应当、同意、不同意、准予备案、特此批准、请即试行、按照执行、可行、不可行、迅即办理
(六)结尾用语
结尾词即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

用以结束上文的词语。

如:此布、特此报告、通知、批复、函复、函告、特予公布、•此致、谨此、此令、此复、特此、为要、为盼、为荷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