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安全经济原理
案例分析2
• 某爆竹生产企业在生产中 存在着三种风险:(1) 基础设施受损;(2)人 员伤亡;(3)产量降低。 如果对其进行安全投入, 在采取不同的投资方案时, 会面临以下几种情景,分 析采用哪种方案最优。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
基础消防设施 建设
20万 25万 30万
购买防护用品
10万 15万 25万
dE(S)/dS=0
➢在a、b两个点处,无安全效益,说明安 全性较低或较高,系统总体效益均不高。 ➢将安全性取值划分为3个范围:
✓S<S1,投资小,但损失大,综合效益 差,需要改善安全技术,提高效益; ✓S在S1—S2之间,接近S0点有较好的 安全综合效益,是优选范围; ✓S>S2,虽然损失小,但安全成本高, 综合效益也较差,需要力求保持安全性, 降低成本,改善综合效益。
对“安全”如何定性评价?
从定量科学角度:安全度=1-风险度 风险度=F(事故概率,事故严重程度)
第五节 安全定量科学及经济学指标
一、安全生产指标体系
安全生产指标
事故状况指标
预防指标
总
相
量
对
指
指
标
标
安
安
全
全
投
效
入
率
指
指
标
标
第五节 安全定量科学及经济学指标
二、事故指标
绝对指标
事 故 起 数
死 亡 人 数
第六章 安全经济原理
安全科学学科体系: 安全物质学 安全社会学:
安全管理、安全经济、安全教育、安全法学、安全系统学
安全人体学 安全系统学
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物质保障 二、安全投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三、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安全经济学的内涵:
定义:安全经济学既是一门经济学,又是一门以安全 工程技术活动为特定应用领域的应用学科,是研究安 全活动与经济规律的学科,它以经济学科理论为基础, 以安全领域为阵地,为安全经济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 实践依据。
• 安全投入:投入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和
安全投入项目
安全 专职 人员 配备 费用
安全 与卫 生技 术设 施的 投入
安全 设施 维护 费用
安全 设施 保养 和改 造的 费用
安全 教育 培训 费用
个体 劳动 防护 以及 保健 费用
事故 防范 救援 费用
事故 伤亡 人员 救治 费用
第三节 安全经济投入的评价原理及方法
一、经济激励的提出和概念
外部损失的典型构成: 受害者的收入损失 受害者的医疗费用,未弥补部分 受害者家庭用于探视和护理的时间和资源 公共医疗津贴 环境污染
第四节 安全投资的经济激励
激励: 激发和鼓励。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可以定义为:通 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将其内在潜力转化为 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
一、安全效益规律
• 经济学上的效益是指价值的实现或价值的外在表现;
• 安全效益是指通过一定的安全投入,给国家、社会、企业 或个人带来的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收益;
• 安全效益的本质是用尽量少的安全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 符合社会需要和人们要求的安全保障
第一节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
一、安全效益规律
• 安全效益的特点: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潜在性、复 杂性
安全经济学研究对象:
安全经济学的宏观基本理论。 事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规律。 安全活动的效果规律。 安全活动的效益规律。
安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经济:
泛指社会生产、再生产、和节约以及收益、价值等。 通常用实物、货币、人员、劳动时间
2、经济效率:
输出的经济能量和经济物质与输入的经济能量与经 济物质之比较。
• 安全效益不是单一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安 全投入时,要注重衡量安全的其他效益
• MaxY=Max Y1+MaxY2+MaxY3+MaxY4
第一节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
• 安全效益规律的表现形式:预防性”投入产出 比”远远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
• 1分预防性投入胜过5分的事后整改投入;
第一节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
第二节 安全经济学原理
(1)降低事故发生率和损失严重程度,从而减少 事故本身的直接损失和赔偿损失;
(2)降低伤亡人数或频率,从而减少停产损失; (3)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增加产值和利税; (4)通过安全、舒适的劳动和生存环境,满足人
民对安全的需求,实现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 创造社会效益。
二、安全利益规律
• 最大化经济收益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 人的一般追求;
• 拿破仑名言-世界上有两根杠杆可以趋 势人们行动:利益和恐惧
• 在安全法制、安全监察、安全文化不健 全的社会环境下,企业一般追求短期利 益,在安全投入中“偷工减料”
• 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
第一节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
安全经济利益周期 Ⅰ:安全投资无利期;Ⅱ:安全投资低回报期; Ⅲ:安全投资持续强利期;Ⅳ:安全投资利益回报萎缩期;
经济激励:一种提高安全水平的策略,由内部化损失的 一系列政策组成,结果是企业承担大部分损失。
比如:提高高危工作的工资
第四节 安全投资的经济激励
二、安全生产经济激励的方法
发展阶段
方法
第一代
风险工资和诉讼责 任赔偿
第二代
伤害补偿
第二代
事故税和责任共同 体
第五节 安全定量科学及经济学指标
一、安全定量的基本理论
案例分析1
• 有一化工企业,存在严重 火险隐患,火灾危险概率 为0.56,火灾隐患的最大 损失后果是2500万元,按 照消防要求需设立消防自 动报警和自动喷淋系统的 总投资为200万元,建立 消防系统后火灾危险概率 降至0.12, 评价其安全投 资效果。
消防安全效果 SIRDj=2500× (0.56-0.12) ÷200=5.5,可 见投入效益比 为1:5.5,效 果非常明显。
三、预防指标
安全投入指标
安 技 人 员 配 备 率
安 全 资 金 投 入
安 全 投 资 合 格 率
安 全 投 资 增 长 率
安全经济投资的优化准则有两种: 一是安全经济消耗最低, 二是安全经济效益最大。
a:安全经济投资最低消耗原理 – 安全涉及两种经济消耗:事故损失和安全成本。两者之和表 明了人类的安全经济负担总量。用安全负担函数B(S)表示: B(S)=L(S)+C(S) – B(S)反映了安全经济总消耗,其规律如图所示。
(2)安全投资项目合理的评价方法 功能(效益)——成本法
评价模型
SIRDj—第j种方案安全投资合理度;
SIRDj=
PiLiRi
Cj
PiLiRi —安全投资总效果;
PiLi —系统危险度; Pi —投资系统中第i种危险的发生概率; Li —投资系统中第i种危险的最大损失后
果; Ri —投资后对第i种危险的消除程度; Cj—第j种方案的安全工程总投资;
安全经济最优化的一个目标是使B(S)取最小值。由图可
看出,在So处有B(S)min,而S0可由式(6-7)求得: dB(S)/dS=d[L(S)+C(S)] /dS=0
b:安全投资最大效益原理
安全效益函数E(S)表达了安全效益的规律。由图可 看出,S。点处有E(S)max,此时的S0点可由式(6-8)求 得:
实现系统的初步安全所需成本较小,
随S的提高,成本增大,递增率也
越来越高;当S趋于100%时,成本
趋向无穷大;当S接近100%的某一
点Su时,安全的功能与成本相抵消, 系统毫无效益。SL和Su是安全的经 济盈亏点,它们决定了S的理论上
下限。
C(s)
(4)安全效益分析
S0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S0点附近, 能取得最佳安全效益。由于S从S0ΔS增至S0时,成本增值C1小于功 能增值F1,因而当S<So时,提高S 是
7 安全收益:它等于安全产出,具有广泛的意义
8.安全效益: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的比较,是安全经济决策 所依据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 安全经济学原理
第一节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
• 什么是规律?
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效益和利益? • 认识安全领域的规律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
安全效益的相关性
安全更受重视
第一节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
安全效益的分类1:表现形式
直接经济效益
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保障 财产损失的减少 (减损功能)
间接经济效益
维护和保障系统功能的发挥 如生产能力的维持、环境的持续
循环、企业商誉的保持等 (增值功能)
第一节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
安全效益的分类2:性质分类
重 伤 人 数
损 失 工 作 日
经 济 损 失 量
第五节 安全定量科学及经济学指标
二、事故指标
相对人员:千人伤亡率、10万人 死亡率、人均损失工日、人均损失
绝 对
相对产值:亿元GDP事故率
指
标
相对劳动产量:百万工时伤害频率
相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对 产
铁路:百万车次、万时事故率
量
第五节 安全定量科学及经济学指标
3、效果:
产出量/投入量×100%
劳动或活动实际产出与期望(或应有)产出的比较。 效果=实际产出量/应有产出量×100%
4经济学:研究生产、消耗以及完成生产、消费、交换与分 配形式和条件的科学
5安全成本: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6.安全投资:对安全活动所做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 投入总和
第一节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