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表
学校班
级
时
间
年月日第周
天
气
课型人
数
教
师
得
分
教材内容教学流程
序号内
容
评价内涵
等级分数
优良中差劣
一课前
准备
教案完整、内容合理、任务明确,有教学步骤,有重难点和教学法,
有时间分配和指标预计,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场地整洁、标记醒目、
器械整齐、安全实用、布局合理、环境各谐,现有条件利用率高。
8 7 6 3 1
二教学
目标
教材内容新颖多样,有价值、有创造性;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
操作、有层次,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反映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注意认知、情意、技能、素质、健康和适应能力的有机联系和统一。
10 8 6 4 2
三组织
教法
组织形式活泼,顺序安排科学,练习规范有序,时间分配合理;
教法灵活,手段多样,针对性强,趣味性足,时机性好,选择性大,
重视教学安全,强调保护帮助,讲求启发引导,善于因材施教,以注
重能力培养。
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评
价及时,运动负荷适宜,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强度安排科学具体;
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
合教学实际需要。
16 13 10 7 3
四学法
指导
面向全体、突出主体、照顾个体;培养实践能力,勤学好动;提
倡思考探究,善疑多问;练习积极主动,互帮互学,循序渐进;竞赛
团结协作,开放守约,活泼生动;激励机制好,效果评价真。
10 8 6 4 2
五心理
状态
态度积极、情绪稳定、作风顽强、意志坚定、信心充足、精神振
奋、关系和谐、气氛活跃、情意合一、欢乐轻松。
8 6 4 3 1
六锻炼
效果
课的练习密度符合课的类型和教材特点,运动负荷能因人、因地、
因时、因教材客观实际安排,量和强度适宜,并能注意心理和生理负
荷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三基”掌握率一般为:新授内容在70%以上,
复习内容在85%以上。
18 14 10 8 4
七教育
效果
寓教于动、寓教于乐;尊重、理解、宽容、开放;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发现闪光、鼓励创造、塑造品行,张扬个性。
8 6 5 3 1
八改革
创新
教学理念新、教材教法活;反映主体性、人文性、开放性、健身
性、基础性、娱乐性、竞技性、选择性、地域性等教改内涵。
8 7 6 3 1
九教学
特色
教材选择、教法学法、场器安排、教具运用有新意、有特点、有
风格;能有效利用本学科前沿教研科研成果,合理引进其他学科先进
教学方法手段。
6 5 4 2 1
十教师
素养
关心爱护学生,教学作风民主;仪表大方,精神饱满;语言简练
生动、口令宏亮有力、动作准确优美、态度和蔼可亲;专业功底厚,
知道层面广,组织和应变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8 7 5 3 1
简要评语
听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