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护理论文的撰写第一节护理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方亮,来自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
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护理研究》第十章第一节《护理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的相关内容。
在讲课之前,我想问一下同学们有没有预习这一节内容,有没有到网上查询相关内容?(等待反映)好的,不论有没有,我想对你们讲的是,我自己这次备课过程到网上查询了很多内容,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利用网络,这是我今天对同学们提出的第一个希望。
好的,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09页。
今天我们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护理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及要求。
也就是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写出一编护理科研论文的格式。
提问:什么是护理论文?撰写护理论文的意义?护理论文是指护理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学术论文,是将护理科学研究中的研究目的、采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用恰当的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语言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和分析等一系列思维劳动以后而形成的文字记录和总结。
护理论文能起到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护理论文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
护理论文不仅为当代人所利用,也将作为后人借鉴和参考的资料。
更是衡量专业水平的依据:每一项发明、发现或对某一问题的新见解,只有通过论文的发表,才能被认定。
发表论文的质与量是对科研人员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也是对一家医院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护理人员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
对于我科本科学生来说也相当重要,在今后工作当中,护理论文的质与量是体现护理本科学生与其他学生区别的关键点。
所以我向同学们提出第二个希望,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在科研论文上。
护理人员应重视论文写作规范化,根据国际上沿用的习惯,在《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中规定,原始报告的格式,一般由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
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
到最后我会发给大家一份科研论文模板。
一、文题(标题、篇名)是概括文章性质和内容的重要标志,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好的题目要使读者一目了然,迅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新颖、醒目。
1、准确得体:即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2、简短精炼:即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
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例如: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评价和应用—— 60例病人的临床研究3、新颖:题目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与已有文献的题目雷同,亦能引起编辑和读者的注意。
4、醒目: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技期刊一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发现100条有错误的标题。
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属于“用词不当”、“结构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义等亦时有发生。
二、作者署名和单位1、单位署名:单位一般指作者从事本文工作时的单位。
单位署名应标明所在省市的全称,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进行联系。
单位署名的数量一般不超3个,署名位置应居文题之下,作者署名之前,居中书写,并与作者署名之间留空一格。
单位名称前还应标明邮政编码。
2、署名注意事项:(1)每篇文章作者署名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人,并以参加主要工作者为限;(2)作者署名顺序,视其在工作中贡献的大小而定。
通常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执行及论文的主要撰写人。
署名时不应搞无劳挂名或照顾关系。
当作者署名顺序有异议时,应征得主要作者的同意方可改动。
指导者一般列于最后,或在文末注上“致谢”,但均需征得本人同意;集体的研究成果可署集体名,如×××协作组;(3)在论文发表之前,参加研究者如已调往其他单位(如进修人员等),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号,并在同页脚注中说明;(4)署名必须用真名。
不得用化名、笔名和假名。
三、摘要(abstract)摘要一般置于正文之前,主要作用是提供信息,便于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论文内容做大致的了解,以决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同时也便于进行文献检索。
大约200-300字为宜,书写时"摘要"二子顶格写,空两格后接摘要内容。
第三人称的过去式描述,尽量不用“本科”、“本人”等字样。
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性方法:简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干预措施、主要评价指标结果:简要描述最重要的研究结果,将主要数据列出结论:提出由研究结果得出的主要论点及理论或实用价值例:详见课本P110【例10-1】、【例10-2】四、关键词(key word)关键词是最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短语,其主要作用是便于了解文章的主题,帮助人们在检索中能通过关键词组迅速查到文献。
1、可选3~5个关键词,从文题、摘要、正文中特别是文中小标题中选择;2、要写原形词,而不用缩写词;3、关键词按字母顺序排列,各词之间不用标点符号而采用空一格书写,也可以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词末不加标点。
五、英文书写方法英文文题/作者名(例如:JIANG Hong1,WANG Xiao-hai2)//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Author’s address: 除了介词和连词之外,每个字母的首字母均大写,按照“科室,单位名称,地区名及邮编,中国(China)”的顺序翻译。
Abstract:Objective(O)........Method(M).......Result(R).......Conclusion(C).... Key words: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六、论文正文的书写格式科研论文正文包括:前言(introduction)、研究对象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与分析(discussion)等几部分。
1、前言(introduction)应阐明文章的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即介绍研究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等,以阐明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工作,从而引出本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其意义,点明该研究的重要性。
如果涉及到一些新概念或术语,应在前言部分加以界定,避免作自我评价和过多引用文献,点明主题即可。
字数一般限制在200-300字左右。
前言的写作在包括上述内容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不要过多叙述历史、罗列文献、自我评价和用国内首创、填补空白等文字。
回顾作者以往的工作只是为了交待此次写作的基础和动机,而不是写总结。
回顾历史择其要点,背景动态只要概括几句即可,引用参考文献不宜过多对此,可以用相对较委婉的说法表达,如“就所查文献,未见报道”等。
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慎用“首创”、“首次发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等提法。
因为首创必须有确切的资料。
②不要重复教科书或众所周知的内容。
③前言只起引导作用,可以说明研究的设计,但不要涉及本研究的数据、结果和结论,少与提要和正文重复。
结果是通过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而结论是在结果的基础上逻辑推理提升的见解。
在引言中即对结论加以肯定或否定是不合逻辑的。
2、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也可称“资料与方法”或用“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病人时),主要阐明“如何做”,即介绍研究的设计方案。
该部分一般无固定格式,可分为几个小标题阐明下列内容:1.1 材料或研究对象:介绍样本的来源、抽样方法、入选条件、样本量、分组情况等,以表明该研究样本有发表性、样本量足够。
对于随机取样或随机分组者应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
1.2 研究方法1.2.1对照组的设立情况:若未设对照组,可略过。
1.2.2干预措施:应具体描述对各组采取的措施和处理方法,若未进行干预可略过。
1.2. 3 评价指标及其选用的评定工具和方法:包括各指标的评定标准;问卷或量表的全称、来源、主要项目、评分方法、信效度指标,所用仪器的来源、型号、测试方法。
1.2.4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由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序发放或收集资料,共发放问卷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有效回收率X.XX%。
1.3统计学方法:介绍研究中的数据录入方法,采用的统计学指标和统计学分析方法。
3、结果(results)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
用文字、统计表、统计图,将经过归纳和统计学分析的数据和资料,准确、客观、具体地报告出来。
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是讨论的依据和基础。
描述时应注意:层次清晰、真实性、科学性和客观性。
恰当运用统计表(一般用三线表)。
结果的具体内容取决于文章的主体。
结果的内容包括记录实验或临床观察的客观事实、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等等。
注意:①文字、图、表三者不能重复;②对研究的新发现,新进展应重点介绍;③阳性与阴性结果应客观介绍,不能随意摒除;④评价结果的标准或疗效的好坏,一定要用国家或国际公认的标准,并注明出处。
4、讨论(discussion)是针对研究结果,分析和解释其原因、意义,作出推理和评价,并提出对护理工作的启示和建议,是论文的精华部分。
讨论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者的理论水平、学术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的深、广度。
讨论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简要的概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近况,以及本研究的结论和结果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居于什么地位。
②根据研究的目的阐明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③着重说明本文创新点所在,以及本研究结果从哪些方面支持创新点。
④对本研究的限度、缺点、疑点等加以分析和解释,说明偶然性和必然性。
⑤说明本文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问题。
并不是每篇论文都必须包括以上内容,应从论文的研究目的出发,突出重点,紧扣论题。
编写讨论时注意:①与结果密切联系;②论据充分,通过应用文献的结果、观点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科学性;③下结论要慎重,避免使用过于肯定或绝对化的语言;④讨论的最后可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引出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⑤讨论最后部分一般应有结论,与前言呼应,一般200~3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