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世界地理参考答案

2世界地理参考答案

世界地理参考答案1.D传统的田野考古精度更高,适合对遥感技术发现的区域进行详尽的具体发掘考古,这是遥感技术无法取代的,A项错误;遥感技术只能确定地表事物的状态,无法确定其具体的时代,时代需要综合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检测,B项错误;遥感技术能够发现遗迹位置和形态,但是无法判断其曾经的功能与作用,C项错误;遥感技术探测范围广,借助遥感技术能够分析各处遗迹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各处遗迹之间的联系,2.D突尼斯中南部以沙漠为主,人类活动较少,距海较远,森林覆盖率低,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3.C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阿拉伯半岛,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该区域为发展中国家,但由于石油资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图中①地以常绿硬叶林为主,②地以荒漠景观为主,图中石油带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储量大,所产石油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工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

4.D延布位于红海沿岸,交通便利,通过苏伊士运河,靠近欧洲,市场广阔,靠近原料产地,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加工业的附加值高。

故选D。

5.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该国绝大部分地区为高山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根据图中的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出地势北高南低,A错误;根据该国的经纬度位置,该国位于南亚地区,是尼泊尔这个国家。

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受夏季西南季风影响大,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富水汽,受地形抬升,在山地迎风坡,降下地形雨,年降水丰富。

冬季该国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集中于夏(雨)季,B错误;该地北部有海拔8000多米高峰,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由于海拔高,一些地区的最冷月气温会在在0℃以下,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多河流发育,C D 错误。

故答案选D。

6.该国地势陡峻,植被覆盖率低,一旦植被被破坏,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森林破坏会导致生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因此生物多样性会受损,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多地震,地壳岩石破碎,加上集中降水,多滑坡和泥石流,故①③④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能利用经纬网准确进行区域定位;②能利用等高线、河流流向等,判断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等内容;③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一般分析思维。

④掌握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分析主要的生态问题。

7.D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部的半岛上;该国南北长、东西窄;该国首都多哈位于波斯湾沿岸;该国大致位于北回归线至30°N之间。

故选D。

8.C从经纬度位置看,卡塔尔位于30°附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少雨,C对。

9.A仔细读图,图中的海峡①为霍尔木兹海峡,①为曼德海峡,①为英吉利海峡,①为直布罗陀海峡。

卡塔尔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答案选A。

10.A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该山地处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由于早期火山喷发,岩浆阻塞河道,形成众多的胡泊,A正确;滑坡、泥石影响范围较小,BC错误;地壳凹陷积水会形成一个较大的湖泊,不会形成众多湖泊,D错误。

故选A。

11.D10月中旬至次年2月末属于冬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根据左图中的东、西方位可知,由中湖地处富士山的东北可以观日落西南钻石富士的美景,A错误;河口湖、西湖基本位于富士山的正北,可以中午时观赏钻石富士的美景,BC错误;龙岳山位于富士山的西北,日出东南时可能看到钻石富士12.A根据材料可知,“华莱士线”两侧岛屿动物分布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其西侧为典型的亚洲动物,东侧为典型的澳洲动物,而现今该界线两侧岛屿距离位置相对较近,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两座岛屿曾经分离甚远,生物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演化,相互交流甚少,A正确;该区域岛屿地形特征差异并不大,B错;海洋虽然能够隔绝物种交流,但不能解释西侧为典型的亚洲动物,东侧为典型的澳洲动物(即是说明西侧岛屿曾经距离亚洲大陆较近,东侧岛屿曾经距离澳洲更近),C错;婆罗州和苏拉威西岛均地跨南北半球,13.D该群岛附近可能会出现火山喷发或丛林山火等情况,但不是会“经常”遇到,排除AC;该区域所处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弱,台风袭击相对较少,B错;该区域地处热带,对流运动的旺盛,多雷电暴雨等14.C该区域地处低纬,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类型并不多样,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土壤淋溶作用较强,土壤并不肥沃(即便考虑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但土壤肥力也不是该群岛生物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AB错;由于该群岛纬度低,热量丰富,水热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繁殖,所以生物资源丰富,C正确;马来群岛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D错。

故选C。

【点睛】一般台风的形成要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样的洋面不仅要求海水温度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二是在台风形成之前,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三是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使周围的空气流入低气压(注意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较小,不利于台风的形成);四是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减少潜热平流出去从而不利于暖心形成和维持)。

15.C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应位于自然条件最好的地点,从图中信息看,该地降水较少,故水资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

从图可知四地相比,甲丁地年降水量大约在100mm,降水少,不是人口居住的理想地,AD不对。

乙虽然靠近河流,但海拔高,地形复杂,故人口分布少,B不对。

丙地海拔最低,热量条件最好,地形平坦开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为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C对。

故本题选C。

16.D从图中的经纬度判断为该地位于中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防治措施是防风固沙工程,D对。

调整作物熟制不能防治风沙,A不对。

该地降水少,不适合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不适合广泛建设人工水域,BC不对。

故本题答案选D。

17.D有内流河不是判断内陆国的依据,是否临近海洋才是判断内陆国的依据,A错。

水源的丰富程度是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B错。

图中没有温度的信息,C错。

图中的降水信息表现为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将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D正确。

18.D该区域是地中海气候区,自南向北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增长,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减少,所以降水量增加,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D对。

纬度、地形、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因素,A、B、C错。

19.A.死海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入湖河水减少,北部有河流注入,盐度较低。

南部无河流注入,蒸发量大,盐度高,成为盐滩,A对。

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下沉,B错。

流域年蒸发量变化不大,C错。

湖泊是咸水湖,不适引湖水灌溉,D错20 .C 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岛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盛行西北风。

结合图中等高线可看出,该岛中部地区地势相对较高,西部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C正确。

该岛的东部有暖流经过,A 错。

该岛位于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B错。

该岛东、西部距海都较近,D错。

21. B 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不如热带雨林热量充足,生物多样性不如热带雨林丰富,A错。

温带雨林地区因气温较热带雨林地区低,微生物分解速度相对较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B正确。

因土壤较热带雨林肥沃,因此破坏后较热带雨林易恢复,C错。

温带雨林生物种类较热带雨林少,因此植物空间竞争没有热带雨林激烈,D错。

22.D由图可知,柬埔寨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B项错;泰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低于社会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城市化水平,说明泰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C项错;图中多数国家经济城市化水平与社会城市化水平保持一致,说明二者基本同步发展,D正确。

23.A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人口城市化水平高,说明该国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多,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对人口拉力较大,而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少,对人口推力较大,故B、C错误;印度尼西亚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经济和社会城市化水平,说明该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故D项错误。

24.B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迪拜是北半球的热带沙漠气候,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为冬季,温度适宜,气候凉爽,B正确;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太阳直射点大部时间在南半球,白昼时间短,当地受来自陆地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较少;中西方假日多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25.C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当地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因此迪拜利用的可再生资源最主要是太阳能,C正确;当地风能、潮汐能不如太阳能丰富。

26.D迪拜世博会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往,会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实力,D正确;对城市职能、产业升级、城市核心没有影响。

27.C棕色云团使得大气反射增强,则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可能减少,气温可能降低,不会加剧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不会减弱,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地表冰雪颜色加深,使得地面反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使得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加剧,③、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28.A南亚地区1月份,盛行东北季风,盛行大陆气团,天气晴朗,大气稳定,降水稀少,空气中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颗粒物不易沉降,容易聚集,从而使得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A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冬季风强劲,空气中的颗粒物容易扩散,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B不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对流旺盛,容易形成对流雨,空气中颗粒物容易沉降,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C不符合题意;工业发达,排放的颗粒物污染物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不是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29.A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是冬季风迎风坡,降雪多,路基挡风,易被积雪覆盖。

如果公路所在地区降雪较大,可能覆盖公路,使人看不清路边缘,容易将车驶出路边界,这个标志在有雪覆盖公路时起到了提示作用。

图中H指示牌箭头提示路基位置。

A正确。

日本北海道西海岸冬季多数都是积雪路段,肉眼可见,标志提醒意义不大,B错误。

坡度较大提示应该有坡度形态,图中是横线,不是坡度提醒标志,C错误。

停车避险位置应该有“P”字母,这是常识,D错误。

故选A。

30.D行道树成排种植在临近路基(甲和乙)上,行道树减缓了风速,气流裹挟搬运分散的雪粒,雪粒在路面大量堆积,结果道路积雪严重,对交通运输产生严重影响,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