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六十周年专题片(解说词)序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湖广熟,天下足。
”两千年农耕文明,物阜民丰。
这是一方英才辈出的热土: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这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民族复兴,波澜壮阔,弦歌不绝!推出片头字幕:走向辉煌谨以此片献给湖南商学院60周年华诞公元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
民主西街,长沙市一条寻常巷陌。
为解决湖南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的燃眉之急,长沙市军管会贸易处从社会上招收了80名进步青年,在民主西街开办“干部培训班”,随后在轩辕殿创办财经干部训练班商干大队,培养财会、贸易干部。
湖南现代商科教育的星星之火在此点燃。
1951年9月,湖南省政府以此为基础组建湖南贸易学校。
学校在长沙市上学宫街租用18间简陋的民房作为校舍。
灯光如豆,却不能黯淡学员们建设新中国的火热激情。
仅两年半时间就有1006名财会、统计干部从这里走入社会,接收官僚买办资本,进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组建国营工商企业,成为恢复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
1. 巍巍群山;渔舟唱晚的八百里洞庭。
2. 金色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树。
3. 湖南吧标志性文物胜景叠加毛泽东的诗词;近、现代历史上湖南著名历史人物的画像。
4. 湘江北去;岳麓书院大门的对联。
5. 红霞满天变幻的云彩;现代化城市;喷薄而出的朝阳。
6. 解放军进城;扭秧歌的人群;敲锣打鼓欢庆胜利。
8.特写:民主西街街牌;破旧的街巷。
9. 召开会议的解放军;踊跃报名的青年;参加培训的学员,燃烧的篝火;熊熊燃烧的火炬。
10. 陈旧的房舍;煤油灯下学习的青年;徐徐打开的旧宅大门;从大门走出一批学员;学员接收旧商店、工厂。
1956年2月,学校由上学宫街迁址三汊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
学校毗邻贯穿古今、历史底蕴深厚的北津古城遗址。
北去的湘江,记载了一代代学子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足迹。
创业的先贤甘守清贫,奋发图强,用勤劳的双手,筑就发展基础。
时光荏苒,学校在分分合合中几度更名、几易其址、几经变迁:1953年由湖南贸易学校改为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1958年为湖南财经干部学校;1960年为湖南财贸学院;1963年为湖南省商业厅干部学校;1972年为湖南省商业学校。
这段时期,学校为社会输送的商业管理人才,占全省财贸系统干部一半以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历史进入伟大的转折时代。
欣逢盛世,湖南现代商科教育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
湖南省商业学校与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这两支主脉应时而兴、乘势而发、因商而立、齐头并进、交相辉映。
11.三汊矶校址。
北津古城遗址;湘江北去,工地打、打夯劳动;一片旧式校舍。
12. 风景转换;历史照片;(参照ZF模式按年份做图标)字幕:1953年: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1958年:湖南财经干部学校;1960年:湖南财贸学院;1963年:湖南省商业厅干部学校;1972年:湖南商业学校。
上世纪六、七十年旧商店及营业场面。
13、打到“四人帮”,欢庆胜利的人群。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5、现代化城市;高山跋涉者山涧涓涓细流;波浪汹涌的大海。
17. 商专与商业干部学校的历史照片。
(两个老校区和商专的老体育馆、南院的校舍)1978年早春,迎春花香远溢清。
随着“十年文革”终结,人们在渴望中迎来了恢复高考的喜讯。
湖南省商业学校招收了第一批经过高考统考的新生。
这批有着不同人生阅历的湖湘儿女,怀揣着油墨飘香的录取通知书,汇集到湘江之滨,向新的起点报到。
1983年2月,湖南省商业学校升格为湖南商业专科学校。
1993年6月,更名为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全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尹世杰等专家、学者相继来到湖南商业专科学校设坛开讲。
一场场富于前沿性、先导性的高水平讲座一次次撞击着混沌的思想之门,一点点启蒙了学子们搏击商海的智慧。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笔漂亮的好字,一手过硬的好算盘”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校在办学中逐步形成了“重基础、强技能”的商科特色,师生豪情满怀,欢唱着继往开来的浩瀚长歌。
周流天下的商贾改变世界;同时也改变着一座城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领湖南商业大潮的长沙商界上演了精彩的“商国演义”:被誉为“五虎二龙”的中山、友谊、五一文、科文、东塘、晓园、南门口等众商家,弄潮商海、风生水起,长沙市的商业一派繁荣。
而这些令人称道的商界“掌门人”,都是“湖商人”。
当今在湖南商界的领军人物——通程集团的董事长周兆达,友谊阿波罗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子敬,是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当代儒商,他们以拳拳赤子之心锐意改革,打造湖南商业“航母”,受到了胡锦涛、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8. 盛开的迎春花;77年高考的历史画面。
19. 乘坐旧解放牌汽车到学校报道的新生。
湘北风光;北津学院内的桂树林。
老北津学院体育馆及参加运动的学生。
20.参照ZF模式做图标。
老校领导邓蜀先、路世武的照片。
21. 厉以宁、尹世杰讲座;认真听讲的学生;意气风发的校友。
演讲的学生;练书法的人;打算盘的营业员;学校音乐会上引吭高歌的老师。
22. 学生在实验室画面,在画室的画面。
23. 一群师生走出实践基地。
(麓谷)24.昂首起飞的客机;码头装运的集装箱;谈判握手的商人;现代化城市。
25、周兆达、胡子敬工作的场面;远洋航行的巨轮;胡锦涛亲切迎接的照片。
韶山,一代伟人故里。
1979年春天,一批特殊学员来到这里,参加湖南省商业厅开办的全省商业局局长培训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成为推动湖南财贸系统改革的中坚力量。
第二年3月8日,湖南省政府在长沙市河西望城坡恢复重建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提出了“围绕商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促商业”的办学方针,以短期培训形式培养商业管理干部,湖南商业系统干部素质得到极大提升。
1985年1月,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升格为湖南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属专科层次,完成了由短期培训向学历教育的历史性转变。
在全国同类干部管理学院中,是唯一一所招生人数突破1000人的院校。
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确立了“基础够用、强调应用、突出专业、着眼未来”的办学思路,培养全省在职商业干部的综合应用能力,强化一专多能的岗位技能,在全国管理干部学院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成功经验。
26. 韶山、主席故居,漫山红杜鹃花;在韶山参观学习的学员;大商场内的画面。
韶山办学的培训班的合影,韶山办学的旧校舍(ZF中有)。
27. 老省政府的大门、办公楼;工地建设;参加学习的学员;繁忙的市场。
老省政府的大门,省商业干部学校的校门(南院照片)字幕:围绕.....办好.....南院的毕业生照片(商业学校的老照片)28. 商干院的老校门照片,一办公楼;老图书馆外景;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大会会场。
一教学楼的推拉景。
一办公楼。
学生上课的镜头(南院小教室)。
字幕:基础......未来(办学思路)大商场的镜头,实验室,用空的会议镜头。
老校领导:廖九如、王实得照片。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经济建设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湖南在经济大潮中接受洗礼,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迈进。
然而这个时期,湖南省商业系统“十万”大军中,大学毕业生仅占1%,高素质、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人才奇缺,严重制约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
同期声:原省委常委、省委书记熊清泉同志谈创办商学院的时代意义。
时任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朱开轩,审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时语重心长地说:“湖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缺少一所独立的商学院,一定会是历史的遗憾。
”1993年10月20日,时任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委会主任何东昌在湖南省省委九所主持召开会议,与会专家一致同意: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与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本,成立湖南商学院。
“湖商人”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时刻:1994年10月20日,湖南商学院隆重举行挂牌庆典。
时任副省长郑培民、周伯华为学校成立亲自授牌;时任省委副书记吴向东亲自挂牌。
看到这热烈隆重的庆典场面,时任副省长周时昌欣然命笔:“培养经济湘军的基地,造就职业企业家的摇篮。
”湖南现代商科高等教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几代人苦苦追寻的梦想终成现实,一所生机勃勃的湖南商学院在三湘大地悄然崛起。
29. 春光明媚的风景;深圳市街头邓小平的巨幅画像;汹涌的海潮;飞驰的列车。
广阔的农村的田野;城市建设中的高楼,现代化企业生产线。
30. 现代企业;人才市场;特写一双充满渴望的眼。
31. 朱开轩照片;字幕:湖南......遗憾!字幕:时任国家教委主任。
配音:电脑打字的键盘声。
然后出现一条条字幕。
32. 何东昌照片:字幕:时任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委会主任。
省委九所。
九所会议室。
北院的老办公楼,南院的老办公楼。
挂牌后南院校门的照片。
33. 庆典活动的气球、拱门;湖南庆典的历史照片;省委、省政府领导参加庆典的照片。
34.特写:湖南商学院招牌。
学生田径活动;学生文艺晚会;湖南商学院全景。
南院的摇景(由CD栋到一食堂)。
湖南商学院的老校门(二环的校门)。
学校工作会议,老师开会的镜头。
几组学生镜头。
EF栋学生下课的镜头。
湖南商学院从破茧而出到化蛹成蝶,是60年的血脉延续,60年的涓涓积累。
她风雨兼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盛世华章。
“湖商人”永远不会忘记省委、省政府给予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巨大关怀。
建院伊始,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就把学校列为湖南省“九五”重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加大扶植力度。
储波、王克英、周时昌、唐之享、许云昭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来学校视察,主持召开了6次现场办公会,解决学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湖南省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拨出专项建设资金1.2亿元。
同期声:时任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周时昌同志对湖南商学院的殷勤期望。
湖南商学院组建不久,就接到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通知:准备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院兴我荣,院衰我耻”。
“湖商人”果敢地担负起历史使命。
按照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原则,重基础,抓管理,促改革,持续不断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
截至1999年,湖南商学院仅用5年时间就创造了一系列闪耀着美丽光环的“第一”:是湖南最早实行两校合并,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校;是全国第一所仅有两届本科生毕业生就顺利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普通高等院校;在全国率先创办校企联办的订单教育;是湖南最早实行招生就业“并轨”的高校之一……,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中肯地评价道:我们欣喜地看到,湖南商学院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35、春蚕吐丝,花丛中翩翩飞舞的蝴蝶;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大河;图书馆馆藏丰富的典籍;教师上课;学生渴求知识倾听讲课;盛大文艺晚会。
(SD的9:34有花和蝴蝶的镜头)36、湖南商学院成立时的校园历史照片;招生录取现场的工作人员;朝气蓬勃的入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