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一孩子的一封信——能否尽快适调整心态很重要高中是冲刺大学的最后一段路,如果选择读书这条路,前途是好是坏就这三年见分晓。
高一的同学,才从初中升入高中,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同学,新的学校,新的知识,新的老师。
一切都需要时间适应。
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和老师上课的方法就像刚上路的汽车一样都需要时间去磨合。
很多同学不适应新的老师的上课方法。
回想一下自己刚上初中时的情景不也是这个状态吗。
这些都是正常的,新的东西需要时间去接受,而且是必须接受的,不能和老师的上课方法和方式有抵触情绪,因为很少有老师会因为你的抵触情绪而改变的,所以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自己花时间去接受老师,去接受环境,而不是环境来接受你。
老师缺少你这样一个学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你错过了老师传授的知识,而在高考上失利对你的影响就是终生的。
关于与同学的关系,这也是需要时间去磨合的,心胸要开阔,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有的同学你开学时看不惯,到了毕业也还看不惯,这种人就无需理会。
但要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心里装不下别人是因为自己的心胸太狭隘。
尽力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一个良好的关系中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同学之间的交往需要的是真诚,同时也需要技巧,最重要的是相互沟通,多多包容。
关于课程方面的问题,高中的知识和初中的确不是一个档次的,甚至感觉像物理,化学,数学这些学科有点和初中脱节。
是这样的,原因在前面也说过了。
很多同学在初中学习很好,但在高中却不行了。
原因除了高中的知识难以外,还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心态,要有一个初学者的心态。
初中的成绩好,在自己心中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
初中的我成绩好,在高中也会很好,即使课再难也难不到哪儿去。
但事实却和想法大相径庭。
要有一种谦卑的姿态学习。
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从零开始,我和班上其他人一样,他们不比我笨,我也不比他们聪明,我要努力。
一开始就要这样想。
现在在同一起跑线上,唯有努力学习才能站得更高,看的更远。
关于有些同学不满教育制度的问题,但这有什么办法呢,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一直走下去,好好走下去。
这是一条没有岔路的直路,努力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
除非你不生在中国或放弃传统教育。
高中是条大路,路的尽头是一座名叫高考的独木桥,踩过这个独木桥有个大门,那就是大学。
大门之后会有更广阔的天空,更宽广的路,更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挑战......但前提是你能得到这个大门的钥匙,得到这把钥匙是百分之90的努力加百分之9的智慧再加百分之1的运气。
只有靠自己努力,拼搏,奋斗,求知若渴,大智若愚,才能完成高中的学业!”孩子们,昨晚我久久不能入睡,仅仅比您们大两岁的学长,他的思想,他的成熟,他侃侃而谈的话语震撼了我的心灵,我想,他坦诚的话语您们是能接受的是吧!古希腊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
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给她起名叫盖拉蒂。
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盖拉蒂,他给它穿上美丽的长袍,每天守着它,亲吻它、拥抱它。
虽然盖拉蒂依然是一尊雕塑,但皮格马利翁仍然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
皮格马利翁的执著爱情和真切期望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忒,女神给了雕塑生命,使她活了起来。
皮格马利翁的幻想变成了现实,盖拉蒂真的成了他的妻子。
孩子们,传说的这个神话故事其实就是想要告诉人们:期望能产生奇迹的!所以孩子们也要对自己有所期望,相信自己能顺利过渡,坚信自己有能力,要学会不断的用积极的暗示提醒自己能行,正如生活中,有的人解读自己成功的动力:“小时候爷爷就说我聪明,将来一定能读大学,我就真的读了大学。
”表面看来,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积极暗示,可就是这样简单的暗示造就了一个人以后顺理成章的成功。
究其背后,却掩藏着深刻的道理与隐喻。
这就是说当一个人相信了自己是怎样的人,就很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如果我们对自己不相信,周而复始的说自己不行,时间长了,就会陷入有了振翅欲飞却难以相信自己会飞的迷茫,因为那负面期待早已融入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因为相信已久,而难以去除。
高一是一个转折,能否尽快适应,顺利渡过,完全要靠自己来把控,心态的调整很重要的哟。
希望这封信对高一的孩子有所帮助,对其他年级的孩子有所启发。
初中走进高中,是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从高一到高三,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
我们通常说,高一扎根,高二开花,高三结果。
万丈高楼平地起,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高一是一切基础中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高一学生要面对更多的挑战,要克服更多的学习困难。
根据老师多年的经验总结,高一学生在高一阶段必须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全面夯实学科基础:为未来高考甚至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奠基。
因为无论从学业水平考试或高考来看,高一所学的内容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因为所有必修课的内容都是在高一完成的(大部分的学分也是在高一阶段拿的,而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也是以必修内容为主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一阶段不少学生对基础知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误认为高中三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后还有很多时间来补救,结果到了高三才发现自己的基础不牢,但为时已晚。
高一阶段,不仅要重视夯实基础,而且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平衡,这对将来的高考至关重要,特别是文综和理综学科之间的平衡。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源于平时,习惯决定成败。
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就在于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基本的习惯往往也就是最重要的习惯,如:课前主动预习;课中认真做笔记、主动思考、积极互动;课后及时复习、整理笔记,先复习后练习;先纠正上次练习中的错误,再做新的练习;考后及时反思分析,收集典型错题,逢错必纠,逢错必改;主动查缺补漏等。
值得一提的是,好的习惯必须坚持。
不少同学一开始还可以,但就是无法坚持下去。
一种好的习惯,如果能够坚持一个月下来,那么就能成为一种自然的学习行为,真正的习惯是不用提醒而自觉执行的长期行为。
当然,要培养一种好的习惯,就意味着要改掉原来的坏习惯,所谓不破不立。
改掉不良习惯本身是一个艰难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所以非下决心不可,而培养一种好习惯更需要耐心和毅力。
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并能坚持下去,就等于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位清华学生的完美学习建议!Ⅰ【首先树立一些观念】:1.【高考比的不是脑子,而是手;手熟一切okay,不熟什么也别谈】2.【所谓“状元”智商皆极其平庸,他们靠“自信”取胜】3.【有天才,不过天才从来不做题,他们做的是把基本的东西弄熟练】,真正解起题来当然得心应手4.学习这件事,无论走哪条路,目的地总是一样的。
那就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端正思想】(世界观和人生观)。
5.学习需要每天坚持,不可一蹴而就。
坚持到底就可以独占一切。
6.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Ⅱ【各科学习方法】:【语文】:语基:《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高中语文能力素质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拿下,反复记忆。
练好字。
阅读:社科文阅读就用《十年高考》,分析题型,记忆熟练。
文言文直接阅读《史记》《汉书》,做笔记,分实词、虚词、句法、翻译。
诗歌、语言运用:《十年高考》,总结。
语文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建议你看王大绩老师的讲座(网上有,自己搜);文言文阅读书上的实词量其实够了,或者你看古文观止也可以【语文古文怎么背得牢?没有捷径,多次重复】。
作文:每天练笔10分钟,200字,坚持一年,下笔如有神。
作文最易提高,建议你购买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仿照上面的形式,先背诵(只记大概),再摹写,按文化散文、生活散文、正反式议论文、并列式议论文四块进行。
注意小说、诗歌、戏剧等问题不要看更不要写,否则得不偿失。
语文作文的提高是很容易的,最有效的办法是【熟悉模式,模仿满分作文】。
“只要你肯下工夫. 把《梦回唐朝》《登山人的心灵选择》《选择永恒》这几篇高考满分背下来,让它们融入你的血液,然后每天写日记,100字5分钟,写到100回,下笔如有神.”总结起来只有一条:【适应考试、迎合阅卷老师】。
【语基手册】,看语音的附录一至七,汉字的附录一至四,标点的全部,词语的附录一二,病句的全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全部。
新概念也可以,至于阅读一定要完全理解,完形则必须依赖语感。
知识系统图解表解新编,这种书弄熟也可以,但是必须发挥主动性,不能盲目接受。
【语文文言虚词】不但要记意思,还要记例句。
实词可通过史记选读之类的教材迅速积累,也可直接记忆大纲要求的100多个实词。
翻译运用下列原则,字字落实、单音节词转换为双音节词、看出句式和通假字。
【数学】:其实掌握了课本,一般的数学题就都可以做了。
但是我们往往对“掌握”这个词理解不够,【所谓“掌握”是指这些知识技巧你都烂熟于心。
没有任何抵触与疑问,你脑中会浮现它们清晰的图像】。
【课本基础而简单,但最基础的才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才是最有力量的】。
【做题时首先要确信自己没有概念性问题,其次才是技术性问题。
而这两方面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要学会见微知著】。
几条建议:【对照考纲,把要求的知识内容自己照课本反复推导4次;再演算例题,注意每题都要总结】。
然后再做高考试题(那些乱七八糟的辅导书不要买,都是垃圾),也要反复练习,说白了高考考的是熟练。
在这个意义上,高考数学几乎是文科了。
【数学《十年高考》,要精做,做五遍】:第一遍:先做专题,再做真题,全面排查知识漏洞,不会的就看答案,不要强做,那是自欺欺人;第二遍,细细品味做法,一题多解,这步最关键;第三遍,浏览全书,回忆,熟练到立即反应解法(1秒之内);第四遍,以此书为主干,发散思维,即,这题的本质是什么,考了什么知识或思想;再对照章前的考试要求,回忆这些知识都能怎么命题;第五遍,随意练,随便做题,这时题目已无难易之分;自己出题,试想你已经是命题人你还怕什么。
我计算了一下时间,【从十年高考中选不同类题200多道,第一遍40小时,第二遍10小时,第三遍5小时,第四遍2小时】,所以没有时间是为自己懒惰找理由。
【英语】:1.单项选择:购买任何一种此类的专题辅导,然后用半天时间把答案全部抄上,注意不要做!否则你除了失败感和错误的经验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然后你就反复地看这些题,直到它们都很顺眼。
2.完型与阅读:【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大量阅读】【阅读过程中及时勾出长句】(是指你第一遍没读懂的句子)、生词,记在本上,反复记忆3.【英语能力与素养用英语替代汉语思考,即使速度慢也要坚持】;每天用英语写作150词,用上你今天学得的生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找技巧”“找捷径”的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必须大量阅读,试想一个英语国家的小学生来参加我们的高考都会答140以上,这得益于他(她)惊人的泛读量。
在剩下的70多天里,你要做到:1)熟悉听感每天听30分钟原版磁带、cd或观看cctv9,听不懂没关系,只要一种sense,听多了就建立了语言习惯2)熟悉语法这是针对单项选择的,做法是找一本习题集,把题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建议一天500题,如果看到题你还犹豫,表明你此题根本不会),然后反复背诵记忆,高考之前至少诵过50遍3)熟悉惯用法right in usage熟悉搭配right incollocation 这是针对完形填空的,我发现完形填空考的基本全是usage和incollocation ,由于备选项必然是我们学过的单词,你可以采用taste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