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5-3-2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
最新5-3-2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
知识总结
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 吸 作 用 呼吸作
用类型
有氧呼吸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丙酮酸彻底分解 [H]的氧化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VS
1.场所
无氧呼吸 丙酮酸不 酒精发酵
彻底分解 乳酸发酵
2.条件 3.物质变化 4.能量变化
• 注意
•
1.不同之处——场所不同、条件不同(是否需要酶的参与
、活化能高低);
•
相同之处——都是物质氧化,都能释放能量。
5-3-2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及无 氧呼吸
对比
4.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呼吸:机体与环境之间O2和CO2交换的过程。 细胞呼吸也称呼吸作用 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生成CO2或其他物质,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概念:
有机物在细细胞胞内内经过一系列的氧氧化化分分解解, 最终生成CO22或其他产物,并且释释放放出出能能量量的总 过程。又叫生物氧化。 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同 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注意(1)好氧性细菌等原核生物,虽无线粒 体,但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有氧呼吸酶,可 以进行有氧呼吸。
(2)只进行无氧呼吸的真核生物,细胞 内无线粒体。
(3)有H20生成的一定为有氧呼吸,有 co,生成的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有氧呼吸是在无氧 呼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的,由于有氧呼吸比无 氧呼吸优越,有氧呼吸 逐渐成为绝大多数生物 的主要呼吸形式,但还 保留着无氧呼吸的能力。
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酶 乳酸+少量能量 (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脊椎动物
肌细胞、乳酸菌)
3.2 实例
a.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产 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b.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就会进行无 氧呼吸。肌肉酸胀是由于产生了乳酸.
c.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和二 氧化碳。
无氧呼吸是否有利?
生物体或部分组织器官在缺氧 条件下,无氧呼吸作为有氧呼 吸的补充,是生物的适应性的 表现!
无氧呼吸的意义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 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释放出 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 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供给 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B.酒精发酵
酶
C6H12O6
2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
C6H12O6 酶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3 无氧呼吸过程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酶 C6H12O6
丙酮酸+ [H] + 能量 (少量)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场所:细胞质基质
②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丙酮酸
A.乳酸发酵
酶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
酶
2C2H5OH(酒精)
+ 2CO2
2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 根等)
酶
24[H] + 6O2
12H2O + 34 ATP
对比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主要是 葡萄糖
产物
释能
是否 耗氧
丙酮酸 [H] 少量 否
第二阶段 线粒体 丙酮酸 CO2、[H] 少量 否
第三阶段 线粒体 [H]、O2
H2O 大量 是
有氧呼吸小结
①主要场所:线粒体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709kJ/mol,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1161kJ/mol,约40%)
③总反应式:
C6H12O6+6O2酶 6CO2+ 6H2O +能量38个
④有氧呼吸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TP
细胞在_氧___的参与下,通过_多__种__酶__的催化作用,把 _葡__萄__糖__等有机物__彻__底__氧_化__分__解____,产生__C_O_2_和
_H__2_O_,释放_能__量___,生成_许__多__A__T_P_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 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 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过程:
酶 酒精+CO2+少量能量
葡萄糖
丙酮酸 无O2 (大部分高等植物、酵母菌)
一、有氧细胞呼吸的过程示意图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酶
C6H12O6
2CH3COCOOH(丙酮酸) +4 [H] + 2 ATP
② 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酶
2CH3COCOOH (丙酮酸)
6CO2 +20 [H] + 2 ATP +6H2O
③ [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内膜
•
2.细胞呼吸是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不一
定要有氧气参与,也可通过无氧呼吸的形式释放能量。
•
3.“氧化”中的“氧”是氧化分解,而不是在“氧气”作用下分
解。
•
4.注意呼吸是呼吸系统的生理作用过程,是机体进行气体
交换的过程,包括肺部气体交换和组织气体交换。呼吸作用指
的是细胞内进行物质氧化分解的过程。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不 同
条件
需分子氧O2(O2用于第三 阶段和氢反应生成水) 、酶
点 产物 CO2、H2O
能量 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合 成38ATP
不需分子氧(故无氧 呼吸产物中无水)、需酶
酒精和CO2或乳酸
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2ATP
相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发酵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 或乳酸中
无氧呼吸是否有害?
酒精和乳酸在细胞中大量积 累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且释 放的能量太少,不足维持生 命活动的需求。大多数生物 不能长时间用无氧呼吸维持 生命!
•
5.理解与把握细胞呼吸的概念,应注意:
•
场所——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
原料——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
产物——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
•
能量——释放能量,而不是释放ATP;只为ATP形成提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