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工程 Emall:gfkj@ REQUIREMENT ENGINEERING摘要:本文从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入手, 明确辨析了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 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信息战指挥控制战当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正逐步成为维持社会一切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作用的提升。
信息、信息技术,同样在军事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新军事革命” , 开辟了军事斗争的新的领域。
正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的:“人类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可能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特征。
” 人类社会的军事斗争已经跨进了信息化战争的门槛。
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是指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一定的社会领域所形成的结果,它既是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程度的静态指标,又是与社会的发展互为促进的动态概念。
信息化作用于军事, 就是军事信息化。
军事信息化以军事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部队和装备为主体,以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为核心,必将对人类的军事活动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可以预见,未来高技术战争将是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 必将围绕着控制信息权这个当代军事制高点展开。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需求的根本就在于建立军事优势和战场优势,在于建立军事信息优势和全频谱控制能力,在于能以比敌人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对战争空间所发生的一切更全面地了解、更快地掌握、更快地决策在于有效而又恰当地管理所获得的一切军事信息,在于将有效而又适当的信息以适合于每个使用者所需要的形式实时或近实时地分发给适当的使用者。
而所有这些目的的实现必须主要依靠各类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来完成, 因此, 有必要对各类典型军事系统的军事需求进行分析,明晰其对信息化战争的军事需求。
本文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文章将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各类军事系统的军事需求展开探讨, 在此之前,我们觉得有必要首先将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信息化战争的相关概念、特点和主要作战样式等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
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对信息化战争从多角度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一、信息化战争关于“信息化战争” 或“信息战争” 的概念, 国内有多种定义, 主要有以下几种:*核武器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就是以大规模杀伤武器,主要是核武器为威慑手段,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获取信息优势为主导的空间、空、地、海、信息一体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也是对现代和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整体特征描述。
*信息时代的战争是一种复杂、适应性军队参与的战争,可以说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战争,亦即信息化战争, 或信息战争。
这是一种信息密集型的战争,即在作战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是在近乎实时性信息指导下进行的。
*信息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武器的基础上,构成信息网络化的战场,进行全时空的信息较量的一种战争形态。
核心是争夺战场信息的控制权,并以此影响和决★周敏龙余滨段采宇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需求分析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与特点58国防科技◆2007. 1需求工程 Emall:gfkj@REQUIREMENT ENGINEERING定战争的胜负。
*信息战争是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 或“信息战争” 是我军的特有名词,二者含义基本相同, 类似于美军的“基于信息的战争” (I nf or m at i on-based w ar f ar e, I B W , 但外延更为宽泛。
二、信息行动对于信息行动(I nf or m at i on O per at i ons, I O 这个概念, 有以下几种说法:*美陆军定义为:“在军事信息环境中,在确保己方部队可自由地采集、处理信息并根据所获信息采取行动的情况下,在各种重要条件下实施的胜敌一筹的、不间断的军事行动” 。
其内容包括指挥控制行动、民事行动及公共事务行动。
*美国防部定义为:“为影响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并防御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遭受影响所采取的行动。
”并明确指出信息行动包括心理战、军事欺骗、电子战、物理攻击、信息确保、计算机网络攻击和作战安全。
其中信息确保包括了信息防卫的任务即确保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完整性、可信性和保密性。
*美参联会定义信息行动为:为影响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同时保护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而采取的行动。
*美空军与美国防部的定义一致, 具体内容为:为获取、利用防御或攻击信息和信息系统所采取的行动,包括非直接对抗性和直接对抗性军事信息行动两部分。
这个概念从美国政府到军方基本上没有大的分歧,从其一产生就得到广泛采用。
这个情况反映了带有美国国情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反映了美国想遮盖自己想强大军力、称霸世界, 而又不想四处树敌的心态。
二是反映了想以更好的借口去协调各部门 (尤其是政府非军事部门的行动, 把信息战的发展向更高、更完善的层次推进的目的。
同时, 从一个侧面反映,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后的战争,不管是从时间、内涵及手段等方面, 都在向社会的各个方面无限延伸。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思考:从我们的国情及战略思想出发,是应该接纳这个概念, 还是拒绝它?如果接受, 又应该如何接受?三、信息战美国1995财政年度国防报告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阐述信息战: “信息战不仅是更好综合运用己方C 4I 系统的手段, 而且是有效地与潜在敌方的C 4I 系统相匹敌的手段。
一方面保证己方信息系统的完好,免遭被敌方利用、恶化和破坏; 另一方面则设法利用、恶化和破坏敌方的信息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 取得运用部队的信息优势。
因此,信息战就是C 4I 与C 4I 对抗, 信息系统安全与安全对抗,以及情报的集聚和综合……信息战是一种综合性战备, 它能更加有效地使用各种资源, 造就一支信息灵通的部队,即一支决胜在握、伤亡无几的部队。
” 1996财政年度国防报告的释要为:“在危机或冲突期间为达成特定目的, 或为改变某些困境而针对敌一个或多个目标所实施的信息行动” 。
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把信息战定义为:“在军事冲突中,通过影响敌方的信息、基于信息的过程、信息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网络,同时防护己方信息、基于信息的过程、信息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网络,以达到信息优势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 美海、空军对信息战的看法接近, 主要是:信息战是内涵扩大了的电子战, 目的是保护、利用己方信息通道, 破坏、干扰敌方信息通道; 信息战的核心是争夺“制信息权” , 就像争夺“制空权” 、“制海权” 一样; “制信息权” 主要体现在己方能自由地利用信息, 准确掌握战场情况, 快于敌方做出决策、采取行动。
美国防大学校长塞尔姜中将认为:“信息战是以夺取决定性军事优势为目的、以实施信息管理和使用为中心而进行武装斗争的手段。
” 美国空军大学政治学教授乔治・斯坦说:“信息战是利用信息达成国家目标的行动……也可以把信息战视为部分地通过全球联网的信息与信息手段进行的国家间冲突。
” 以上观点从多个角度对信息战进行了定义,它们的分歧主要体现在:(1 信息战时间的界定不一。
有的把它局限在军事冲突中,也就是战时;有的把它从战时扩展到了平时的潜在斗争之中, 认为它是“一种综合性战备” 。
(2 作用目标不同。
各部门或各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分别把信息战的具体作用目标俄罗斯地下指挥控制系统59 2007. 1◆国防科技需求工程 Emall:gfkj@ REQUIREMENT ENGINEERING定为“信息系统” 、“信息、基于信息的过程、信息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网络” , “信息通道” 等几种。
(3 实现手段不同。
认为实现 (达到信息战目的的手段分别有“综合运用C 4I 系统” 、“ (达到信息优势的各种行动” 、“实施信息管理和使用” 、“利用信息……部分地通过全球联网的信息与信息手段” 。
(4 对信息战的行动性质界定不同。
有的认为是“综合性战备” 、“信息行动” 或“各种行动” , 这种界定, 将信息战的行动扩大到了一切 (不分平时、战时; 不分软打击、硬攻击有利实现国家利益、获得信息优势制高点的范畴之内; 有的仍然认为它是“作战行动” 、“武装斗争的手段” 或“国家间冲突” , 这种界定, 将信息战局限在了战争范围之内。
尽管以上观点在作战手段、作战目标的内涵及表述方式等方面所有不同,但它们都认为信息战的作战目的是夺取某种优势 (信息优势、军事优势或制信息权 , 而其基础都是以“信息” (包括产生、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等环节为中心的硬件、软件、人以及机器。
国内对信息战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
主要是通过争夺信息资源,掌握信息的生产、传递、处理等的主动权,破坏敌方信息传输,为遏制或打赢战争创造有利的条件。
*是指对立双方为争夺对于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而展开的斗争 , 信息战可归结为对信息控制权斗争。
*信息战是信息领域中敌我双方争夺信息优势、获取制信息权的作战行动,是敌我双方在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应用与对抗诸环节,特别是综合层次上的较量。
*信息战是指在冲突中为取得压倒敌人的信息优势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信息战的目标是获得明显的信息优势,使整个部队能迅速压制和控制对手。
*广义是指“军事集团抢占信息空间和争夺信息资源的战争” ; 狭义是指:“战争中交战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
”尽管国内外在信息战相关概念上说法不一,在信息战时间阶段划分、内涵及外延的界定等方面也各执一词,不尽相同。
但通过分析比较, 还是有一些共性的思想:信息战是在信息领域内进行的斗争,这在所有定义中都能找到明确的陈述;斗争主要围绕信息产生、获取、处理、传输和利用等几个环节, 以及与这些环节相联系的系统及人员展开的; 对信息战的时间阶段 (平时、战时都有所界定; 有一部分专家将信息战分为“广义信息战” 和“狭义信息战” , 尽管各自对“广义” 和“狭义” 的内涵的界定并不太一样。
四、指挥控制战美军把“指挥和控制” 定义为:权力当局行使的职能和相应受命指挥员发布的指示,指挥受命的部队及其配属部队完成某项任务。
指挥和控制的职能就是,指挥员利用它们以完成某项任务。
1992年7月31日, 美国防部首次对C 2W 给出了官方的定义:在情报的相互支援下,综合运用作战安全保密、军事欺骗、心理战、电子战和物理 (火力摧毁, 阻止敌指挥控制设施获取信息, 影响、削弱或摧毁敌军的指挥控制能力,同时针对敌方的同类作战行动保护己方的指挥控制能力。
同年12月21日, 美国防部在“D O D D —TS 3600. 1信息战” 中, 明确了指挥控制战 (C 2W 是信息战 (I W 的一个组成部分。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指出:指挥控制战是信息战的一个分支, 是专门用于攻击和保护一系列指挥控制性目标的作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