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201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劳动收入
28--11 具体分析
补 充: 关于技术人员的分配形式的认识:
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是按劳分 配。 受雇于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取得的工资 奖金属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取得的收入属于按技 术要素分配。
注意:(1)劳动收入(先看所有制成分): 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 私营、外资经济——按生产要素(劳动要素)分配。 (2)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如:股息、利息、租金等)。
(分配原则)
财政的巨大作用
财政: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
7.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④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⑤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
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1、是什么?(基本要求和内容)
存在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下 公有制经济 劳动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适用范围 分配尺度 分配对象 分配结果
【注意点】
2、为什么?(原因、意义、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 基本原则
3、按劳分配的必要性: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知识链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 类别 对应形式 性质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 劳动收入 奖金、津贴收入 非劳动收入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 按资本要素分 所得、债券利息、私营企业主的 配 税后利润 按 生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 产 按管理要素分 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 要配 方式 素 分 按劳动要素分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 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配配 按技术要素分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 配 的收入
(生产要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所有 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个人)体 ②意义: 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社会)有利于让一切劳 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 于人民。
③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小明承包了五亩责任田的收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按劳分配所得
小洪每月出租房子的租金。 出租房子的租金(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
萧红是外资企业职工,每月除工资外,还炒股赚钱。 1、外企——外资经济——普通职工——按生产要素(劳动)分配; 2、炒股股息(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股东) 晓宏是国企工程师,每月获工资外,还在私企当技术顾问。

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 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 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 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 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1、国企——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 2、私企——外资经济——技术顾问——按生产要素(技术)分配
特别提醒:
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 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企\外企 合法收入:国家保护 非法收入:国家取缔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 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 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 如红利。 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 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工资性 收入
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 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4、重要性:
①提高效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 ②体现公平: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按劳分配的地位: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收入分配公平 (关于公平,主要从三个问题去把握)

(1)是什么?
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 重要体现。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 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 的基本生活需要。
2019届高中新课标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2018年8月28日星期二
宏观把握知识
个 人 收 入 的 分 配 国 家 收 入 的 分 配
我国的 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 与社会公平
按劳分配为主体
收 入 与 分 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制度)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
(分配政策)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为什么?教材P60—61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 同富裕的体现。它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 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3)怎么办(措施)教材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 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生 产决 力定
生 产 关 系
生产资料归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谁所有 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
决 定
产品如 何分配
决 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生源自资料所 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直接原因:所有制结构即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3)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 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 水平决定的。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 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
考点3、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因、意义、具体形式) ①原因: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重要原因 的状况,决定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