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真题试卷+详细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一)2019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的小说节选,完成20-25题。

(19分)①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房顶的朽料换下来。

②到了行动的前一天。

将近下课,我说:“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今天就分好组,争取一上午砍好。

”忽然有学生问:“回来可是要作文?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

”我说:“活动还没有,你就能写出来,肯定是抄。

”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

信不信?”“我不信!”大家笑起来。

王福举起手说:“好,我打下赌!”我说“王福,你赌什么?”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

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老师,要字典。

”③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宇典愈加神圣。

我毎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

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这是老师的老师。

”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

王福把双手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但有一个条件,料要到我们三队去砍。

”我说:“可以。

明天的劳动,大家作证,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算你输。

”王福并不泄气,说:“好,明天我在队里等大家。

④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来的学生,向三队走去。

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

学生们都赤着脚,沾了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

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做证明,不让他把老师的字典骗了去。

⑤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

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根长竹放在肩上,一晃一晃地向我们过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在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根长竹。

王福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我赢了。

”我说:“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嬴了?”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

说:“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⑥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

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

忽然,只见一面山坡上散乱地倒着百多棵长竹,一个人在用刀清理枝权,手起刀落。

那人是王七桶。

“老王,搞什么名堂?”王七桶向我点头,又指指坡上的长竹。

王福走到前面,笑眯眯地说:“我和我爹,昨咋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料,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有知青作证。

”王福看一看班长,说:“你做公证吧。

宇典。

”王福忽然羞涩起来,声音低下去,有些颤,“我赢了。

”⑦我呆了,看看王福,看看王七桶。

学生们看着百多根长竹,又看看我。

我说:“好。

王却心里明白过来,不知怎么对王福表示。

⑧王福看着班长。

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

王福看看我,我叹了一口气,说:“王福,这字典是我送你的,不是你赢的。

”王福急了,说:“我把作文拿来。

”我说:“不消了。

我们说好是你咋天写今天的劳动,你虽然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

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

你是极认真的孩子,并且为班上做了这么多事,我就把字典送给你吧。

”学生们都不说话,王福慢慢把纸包打开,字典露出来。

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抬眼望我,说:“我输了。

我不要。

我要—一我要把字典抄下来。

每天抄,五万字,一天抄一百,五百天。

我们抄书,抄了八年呢。

”⑨我想了很久,说:“抄吧。

”(节选自阿城《孩子王》,有删改)20.为了字典,王福做了哪些事?(3分)21.一本小小的字典,为什么会成为“圣物”?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3分)22.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23.抓住加点的关键词分析下面两个句子反映出的人物心理。

(4分)(1)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

(2)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

24.文中的“我”通过“赌字典”这件事告诉学生关于作文的道理是什么?(2分)25.结合选文,分析王福这个人物形象。

(4分)【答案】20.(3分)①王福和老师打赌,要在今晚写出明天的劳动。

约定赢了得到字典。

②他和爸爸晚上八点上山砍竹子,半夜以前写好作文。

③他得到老师的字典,又还给老师,并决定抄字典。

21.(3分)①字典是“老师的老师”。

②字典是稀缺的物品,有钱也买不到。

③字典是知识和文化的象征,对字典的崇拜,象征着对文化的渴望。

22.(3分)①环境描写,表明山间潮湿多雾。

②与上文“湿湿的头发”“衣裤无一处干”相呼应。

③衬托王福父子砍竹的艰辛。

23.(4分)(1)“慢慢”写出班长从挎包中取出字典的动作缓慢,表现他内心不舍。

“取”“递”表现出班长舍不得把字典给王福又不得不给的矛盾犹豫的内心。

(2分)(2)“极快”形容他包书的速度之快,表现他已作出决定。

“包”表现王福对字典的珍视塞”表现王福愿赌服输,将字典还回班长手中时的态度坚决。

(2分)24.(2分)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

25.(4分)①王福渴求知识,勤奋好学。

王福常借老师的字典翻看,经常提问题。

王福和老师打赌,想要贏得老师的字典。

为了学习知识,抄书抄了八年。

②王福做事有原则。

在知道自己赌输了后,将老师赠送给他的字典,还给老师,选择抄写字典。

③王福吃苦耐劳。

第一天晚上八点和父亲上山砍竹,砍了二百三十棵,拾出去几十棵。

④王福诚实守信,做事认真。

他说到做到,当天连夜完成了砍伐任务,之后又完成了作文,并且找到了知青作证。

⑤王福有集体观念。

王福砍伐竹木,是为了学校更换草房顶,他和父亲两个人做完了班级集体要做的事情。

(答出四点即可,意思对即可)(二)2019南京卷初游燕子矶陈白尘我是个俗人..,不懂得风雅。

活了七十四年,很少游览名山大川。

但有一次例外,便是五十八年前,我独自游览了南京东北郊的燕子矶。

小明的批注:开篇即自道“俗人”,后又反复提及。

“俗”既指不懂游山玩水、怀古赋诗、触景生情的风雅,也暗含不能洞察人情的稚嫩。

一九二四年,当时的东南大学将在署假招收一批学习班学生,不拘学历,学宿费也不贵。

这征得父亲的同意,我便以初一结业生的资格混迹于东南最高学府之中了。

我的“醉翁之意”自然不在学习,而是以廉价的宿舍作为我“旅游”的“宾馆”。

既然是俗人,便不会到石头城上、乌衣巷口去怀古,更不曾去栖霞看枫叶饮酒赋诗……于是在近处便爬鼓楼,登台城,跳望一下玄式湖;远处,只去了一趟幕府山,由燕子直游到三台洞。

燕子矶其实并不高,但对生长在苏北平原的我说来,自然是颇有“登泰山而小鲁”之慨了。

況且当时的长江是直抵矶下的,还大有惊涛拍岸的气概。

登临其上,连我这个俗人,俯瞰万里长江在悬崖下滚滚东去,东风拂衣,也仿佛飘然欲飞。

这时我突然听到了脚步声。

一回头,上山的原来是拉我来此的那位人力车夫。

10.如果用圈点的方法在画线句中点出一个关键词,你会点哪一个?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好玩么?”他似乎随便地问我,并且笑笑。

“好!”我有点惊奇,心想:他也有此雅兴?便反问:“你也上来看看风景?”“ 哎,”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却说道,“没什么好玩的,快去三台洞吧!”我微感不快,他偷倫地跟着我上山来,是怕我不给奉资从小路逃走么?还是怕我耽他太多的时间,不愿等候呢?总之,把我一生中难得的雅兴冲散了。

我便跨下崖石,悻悻然下了山。

小明:这位车夫真有意思,我想他当时催促作者的表情一定是(紧张而急切)的,因为他担忧作者的安危。

沿着幕府山,从头台洞、二台洞一直游完了三台洞。

他一路上再没催促过我,而且把有关这三个洞以及那“铁索链孤舟”的故事都如数家珍地讲给我听。

我们感情接近了,一起在三台洞喝了茶,吃了点心。

返回的路上,他的腿脚也欢快得多。

再经过燕子时,他停了车。

“怎么?”我问。

“你不再上去玩玩么?”11.读到重返燕子矶车夫询间作者是否需要再游玩时,你也想画表情。

请概括你想画的车夫表情并说明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我笑了笑以示感谢,说:“天不早了,回城吧。

”我也想赶回东南大学食堂吃晚饭。

车夫操起车杠,不疾不徐地奔走在回域的路上。

几分钟后,他悠闲地和我擊谈起来。

他从我的姓氏、家乡、在何处读书一直问到是否结婚等等,为了报答,我也问了他这一切。

突然,他问:“少爷,你为什么单身一人出来游玩?”我怎么回答呢?学习班里同学数以百计,确实没交上一个朋友。

勤奋好学的人年岁都较大,不大注意我这十六岁的娃娃; 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也不少,但男的多纨绔子弟,女的么,我还没有勇气去接近。

我那时确实是孤独、甚至孤僻的。

我只好回避问题,反问他:“一个人不能出来游玩么?”“哎呀!”他回过头来対我笑道,“少爷,你刚才可吓死我了!”我大吃一惊,问:“为什么?他又回头笑笑,说:“你没看见山上那块木牌子?……”那块动人猛回头的牌子我是见过的。

突然,我精神上受到然一击,满脸发烧,说不出一句话来……12.随着游踪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变化了。

你和小明跟着作者的足迹体会了作者的心情。

(4分)登上燕子矶,_____→跨下崖石,悻悻不快→沿着幕府山,游完三台洞,_____→归途交谈,心生感动五十八年过去了,惊心动魄的事经过不少,但至今难以忘怀那位四十上下、纯朴憨厚的车夫。

我虽然当时并不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却第一次从他身上感到劳动人民无私的爱!南京的冬天是阴冷的,但一想到在南京认识的这第一位朋友,我身上总感到温暖。

(选自《最忆是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版,有删改)(三)古代小说阅读(20分)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

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

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

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

席摆在亭子上。

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

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

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

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这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

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

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