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 《近似数》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 《近似数》教学设计方案

《近似数》教学设计方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概述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数学课,本节课是让学生收集一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近似数与实际值之间有一定的偏差。

让学生初步体会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在不同数位上取近似值。

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的乐趣。

学情、学法
对于跨入四年级的学生,收集信息、数据,查找资料的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也很愿意去查找资料,收集数据。

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尤其是对于现实情境中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表现的兴趣更浓,但也有部分学生分析、归纳、自主探索的能力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环境与资源: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教学网页相关的教学资源本校校园网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展示台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一些数据,给大家说一说,并说明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收集得到的,这个数据有什么实际意义。

生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这个数据是我在二年级课本上学到的,从这个数据中我知道了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真正高度。

它是亚洲第一高度。

生2: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约为13亿,这个数据是从《人口报》上查到的。

说明中国人数逐渐在增多。

生3:我家的楼房花了16万元,这个数据是爸爸告诉我的。

生4:我从《中国少年百科全书》中查到了在地球上住着约55亿人口。

师:同学们从各种途径中获得了好多信息数据,说明你们在学习上都很用心!
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收集了一组关于植树方面的数据,这也是我们这一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森林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大数目的意义,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感受到收集信息渠道的广泛性,增大信息量,为学习近似数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新知
1.认识近似数(1)出示教材第10页的五条数据信息。

师:谁能说说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生1:____年我国造林面积约是747万公顷,说明造林面积很大。

生2:从“目前,世界上约有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这个数据中,我认为大家都应该来保护植物,不能随意乱砍滥伐。

生3:在电视上或我们身边总有破坏自然保护区的事,____年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这样就可以防止破坏自然保护区了。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以上这组有关植树方面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片刻后,小组交流。


生1:我们发现了有的数据前面有一个“约”字,而有的数据前面就没有“约”字。

生2:我们小组发现特别大的数据前面就有“约”字,而比较小的数据前面就没有“约”字。

师:为什么大数据前面就加“约”字,而小数据前面就不加“约”字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后,得到数据大了,不容易统计准确,而数据小容易统计出来的结论。

(2)数据分类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讨论,如果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类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