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复习必须高度重视教材,回归教材。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第一轮复习之策略:1、重视教材,狠抓双基课本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在第一轮复习中,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
注重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
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能准确、科学、全面地理解、使用和描述化学知识。
2 、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
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在学习能力层次上属于综合应用,此内容在高考考试中约占30%-40%。
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PH值及各种守恒关系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能力。
复习中着重对"两平衡、三守恒"即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进行分析,列举典型例题进行分类练习和变式练习。
3、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今年高考化学以实验为主线的命题数量明显多于往年,所占分数也明显高于往年。
4、强化解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应考实战能力(1)、加强题型训练。
根据章节内容和要求,结合高考真题,透彻理解知识点,切实打好基础。
加强章节题型训练,举一反三。
(2)、第一轮复习中也要适当穿插综合模拟训练。
(3)、把规范训练落实到复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减少非智力因素丢分。
化学用语规范、语言表达规范、计算题解答规范,实验现象和操作规范等。
(4)、注重做题的质量,提高解题速度。
化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能力的大小的甄别都是靠考试做题来体现的,所以解答化学题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题目能巩固知识,熟练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做题中要建立自己的解题思维模式(平衡三段式计算、框图题题眼突破和猜想验证等),做题后注意总结反思(反思知识、反思方法和技巧、反思解题步骤、反思出题构思、反思解题规范等),长期坚持限时训练,这三点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5、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
同时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也加以强化训练。
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6、高度重视新教材中新增内容(1)、了解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2)、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3)、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4)、了解离子积常数;(5)、有机化学中的氢谱图、质谱图等。
二、我们的做法:重视备课组活动面对新考纲、新高考,复习什么?怎么复习?我们诚惶诚恐,但我们勇于面对:组织备课组老师,集中学习新考纲。
领悟新考纲,力争掌握好复习的深度、广度,掌握好复习的方向。
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好每周的教学进度,确定好每周的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就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以说课的形式作中心发言,大家再集思广益,八仙过海,写出自己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教案。
互相听课,共同提高备课组老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不仅是学校、年级组的要求,更是我们自主、自觉的行动。
重视教材教材是水之源,教之根,学之本,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必须高度重视教材,回归教材。
高一、高二上课时,由于学考的要求,课时的紧张,往往是教师教的肤浅,学生学得粗糙,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必须要重拾教材,近读教材,领悟教材,让教材烂熟于心。
结合考试大纲,我们必须要心中有数:教材中那些地方要拓宽,那些地方要加深,那些地方要补充和整合。
同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必修与选修课本的关系必修课本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的关系如: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有关知识,在必修本中是做选学内容的,复习时,是否需要讲,讲到什么程度,我们决不含糊!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学生更应该重视教材,关注教材,回归教材在复习过程中,据我们调查,好多学生根本没有教材,即使带来了很少去翻、去读,一味的做题,一味的看复习资料,这是万万不行的,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很多知识的漏洞,知识的盲点。
复习资料绝不能代替教材,因为复习资料注重的是知识的重点、难点,是知识的整合和网络的构建,不可能是教材的复制,不可能面面俱到。
教师必须诱导、告诫学生回归教材。
重视实验得理综者得天下,得实验者得理综。
由此可见,实验的复习是多么重要:我们的开篇复习,就是实验内容的复习。
好处有三:A。
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B、有足够的时间把实验讲全面、讲透彻,C、在今后的每章每节复习中,让学生不断的强化落实。
月考、周考,必考实验。
每次月周考中必有一个以实验为中心的大题。
注重开放性、探究性实验的整合和训练。
重视周考我们每两周一次化学练考。
定时,定内容、定难度周考命题由备课组老师轮流来,切不可让一个老师来命题,因为不同的老师,选题的角度,选题的难易,选题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只有让学生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才能身强力壮,才能经风雨,见彩虹。
周考卷要求全阅,当天考完,当天阅卷,及时讲解,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
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
(二)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
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全国、上海、广东等地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
近几年试卷愈来愈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4.处理好几对关系,加强复习教学的实效: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
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
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方法,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
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
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出发点,但试题的呈现往往灵活多变。
如果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是浮于表面的"死"知识,那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
学好化学双基,必须做到两点:①透彻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
②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双基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会",这才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化学问题。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化学高考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教师在备考中要注重方法、改进教法,从而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②如何挖掘题意,抓准立意与情境和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③如何使答题规范优化;④题干信息的有效选择与转化技巧在哪?⑤各种试题应答策略。
把基本方法与解题能力相结合,从而再生知识,产生创新能力。
3)研究疑点,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
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与疑难问题乃至错误作斗争的过程,化解疑难问题和改进错误的多少决定着学习进步的快慢。
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回顾错误,看"错题笔记"分清错误类型(知识型、方法型、能力型、心理型),以及近年高考试题的错例分析等,查准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可以减少失误。
根据近几年阅卷教师反馈的信息,考生答题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的"不够":"①审题不够仔细;②书写不够规范;③基础不够扎实;④思维不够灵敏;⑤表达不够清楚;⑥实验不够重视"。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要争取准确无误,会做的题争取不失分,文字表达要规范简要,能切中要点。
换句话说,教师的"教",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学"而设定教学的难度,广度,从而增加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疑点,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疑点。
星级学校的高三教师要准确掌握高考试卷的难度,切不可因学生基础好而认为复习教学越是高难度,高强度,高密度为佳;而普通学校的教师不要把高三的复习教学搞成知识的重复,规律的再现,或者等同于练习,或者被星级学校牵着鼻子走,不能对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学生正确定位,迷失自我。
4)关注热点,处理好课本与信息的关系。
高考的功能之一是选拔人才。
因此,探索、应用、开放性问题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精选和改造生产和生活中的真实的化学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复习中也要关注热点问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
5)强化讲评,处理好练习"数量"和"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