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代诗人王维生平事迹简介

唐代诗人王维生平事迹简介

唐代诗人王维生平事迹简介
王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和他的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他的许多诗作
都流传了下来,备受世人推崇。

王维生于701年,卒于761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

他字摩诘,号称摩诘居士,所以
也有人会以摩诘来代称他。

王维的才华,在他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出来。

他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又能写诗
又会作画。

所以,王维初到京城应试之时,就受到了京城名流的喜爱。

王维做官之后,就利用空闲的时间修筑了一座小院,用来修养身心。

他在为官之时的
生活情况是半官半隐的。

因为他遭闲暇之时,就会来到这个小院,有山又有湖,悠闲舒适。

王维的生活一直都是波澜不惊的,可惜到了他晚年的时候,这样的平静便被打破了。

755年,在安史之乱中,王维在混乱中被叛军所捕。

迫于无奈,王维只能在叛军的压迫下
当官。

在此期间他曾写过很多想念往日生活,以及皇帝的诗,这就成了日后王维的保命符。

叛乱被平定后,因曾做了叛军的官,王维应被判刑。

但因其弟请求,以及他自己写的
那些诗才得以救回一命。

王维本来心怀壮志,想要建功立业。

可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再加上政局动荡不稳,使
得他渐渐消沉,内心的火焰也渐渐熄灭。

他开始吃斋念佛,颇有脱离世俗之意。

王维是历史上的名人,他的仕途虽然遭受了打击,但是他却创作出了大量的诗篇,备
受世人推崇。

他被世人称之为“王右丞”以及“诗佛”。

王维之所以被世人称之为“王右丞”,是因为他官至尚书右丞。

而“诗佛”之称,则
是因为王维的诗中皆是禅意,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使他一心向佛,以佛为情感寄托,从
而摆脱俗世的烦恼。

王维所处的时代,佛教已经盛行,而在王维早年的时候,就已经信奉佛教了。

他虽然
对官场的生活感到厌倦,但又恋栈怀禄,不能下定决心离去,所以王维一直都过着半官半
隐的生活。

随着政局越来越动荡,王维自身也受到了一系列的打击,使得他逐渐消沉,彻
底一心向佛。

在晚年的时候,他隐居于辋川,于道友互相往来,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而他的
诗中,蕴含了大量的佛教的哲理。

他对佛理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不经意间就已经将佛
理与诗句结合在了一起。

在王维的诗中,往往渗透着禅意,似乎已经远离了尘世,不沾染
俗世的尘烟。

所以,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描写的自然之景也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美,而是融
入到宗教中去。

王维字摩诘,他对佛教的虔诚,从此处就可以看出来,佛理已经影响了他对生活、对
政治的看法与态度。

佛已经左右了王维的思想,完全融入到王维的生活中去了。

王维工于书画,精于音乐,他往往可以将这三种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诗如画卷,美不可言。

如《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新晴野望》:“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这些诗句以着色取势,把绘画的精髓应用于绘画之上。

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
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的诗句就如一副画卷一般,有着清
晰的结构和丰富层次,使其声色俱佳,远近相宜。

在《淇上别赵仙舟》一诗中:“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诗人在写景的同时,饱含着浓郁
的情感。

他的山水诗有很多表达他闲适的生活,也有很多事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
思与互相间的关怀与安慰之情。

王维晚年专心于参禅悟道,不理俗世。

所以,他的诗中有许多都透着一股禅意。

《过
香积寺》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中,就渗
透着浓浓的禅意,灵动而空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