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基础知识”题库解析<17>
2016-07-11
单选题
1.分出业务部门人员由设计人员、(C)、辅助工作人员三部分组成。
A.财务人员
B.开发人员
C.推销人员
D.管理者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98页,分出业务部门人员由三部分组成:设计人员、推销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
2.(B)是分出分保管理程序中很关键的一环,是履行分保协议和条款的凭据,也是分保实务中最繁重的一项工作。
A.办理分保手续
B. 分出分保账单的编制
C. 理赔款的支出审核
D. 计算分保合同项下的分保接受人应承担的责任比例和赔款金额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00页,分出业务实务。
分出分保账单的编制是分出分保管理程序中很关键的一环,也是分保实务中最繁重的一项工作,是履行分保协定和条款的凭据。
分出分保账单能否及时、准确地编制出来,反映了分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
3.分入业务承保以后,分入公司要加强对(B)的考核,严格检验接受业务的质量,核对和审查合同文本,做好(B),审查(B)情况,做好登记和业务统计、赔款处理、未决赔款和未了责任记录,并将有关资料输入电脑。
A.经纪人、摘要表、账单和结算
B.业务成绩、摘要表、账单和结算
C.业务成绩、摘要表、业绩
D.经纪人、摘要表、业绩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02页,接受业务之后的管理,分入业务承保以后,分入公司要加强对业务成绩的考核,严格检验接受业务的质量,核对和审查合同文本,做好摘要表,审查账单和结算情况,做好登记和业务统计、赔款处理、未决赔款和未了责任记录,并将有关资料输入电脑。
4.在保险经营中,注重经济效益就是要看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投入(C),产出(C),效益就(C)。
A.少,少,好
B.多,多,坏
C.少,多,好
D.少,少,坏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12页,在保险经营中,注重经济效益就是要看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就好。
5.一笔比例合同财产险的分保限额为500万元,规定的承保额为30万元,估计保费300万元,最高赔付率估计可达200%,这笔业务的实际承保额为(D)
A.30万元
B.48万元
C.36万元
D.25万元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03页,对于比例合同如财产险的承保额的确定,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合同的分保限额;二是业务量,即保费和所估计的赔款额。
具体步
骤是,先按规定的承保额分别计算出这二者的百分率,从而选择其中以较低的百分率对分保限额加以计算,将所得的金额作为所接受的实际承保额。
【承保额30万元÷分保限额500万元=6%,承保额30万元÷赔款额(估计保费300万元×最高赔付率200%=600万元)=5%,实际承保额为分保限额500万元×5%=25万元】
6.我国保险法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D)
A.人民币一千万元
B.人民币五千万元
C.人民币一亿元
D.人民币二亿元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13页,我国保险法第69条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亿元”。
多选题
1.分出业务的内部管理,一般包括(ABD)
A.明确分出部门的职责
B.协调分出部门和直接业务承保部门的关系,分清各自的责任
C.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选择理想的分保经纪人、接受人
D.密切分出部门和账务部门直接的联系,以确保分出业务的效益。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99页,分出业务的内部管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明确分出部门的职责;协调分出部门和直接业务承保部门的关系,分清各自的责任;密切分出部门和账务部门直接的联系,以确保分出业务的效益。
2.分出业务手续依分保安排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ABC)
A.临时分保手续
B.合同分保手续
C.预约分保手续
D.永久分保手续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00-201页,分出业务实务。
分出业务手续依分保安排方法不同可分为临时分保手续、合同分保手续和预约分保手续。
3.关于审核分保条件或分保建议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分入业务种类、分保的方式方法、承保范围和地区
B.分出公司的自留额与分保限额
C.支付分保费的保证条件
D.估计分入业务收益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02页,审核分保条件或分保建议书
(1)分入业务种类、分保的方式方法、承保范围和地区;(2)分出公司的自留额与分保限额;(3)分保限额或责任限额与分保费之间的比率;(4)支付分保费的保证条件;(5)估计分入业务收益;(6)保费准备金和赔偿金;(7)首席承保人条件等等。
4.保险经营思想是与保险企业所处的( A )、( B )、及其( C )相联系的。
A.社会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基本经济规律
D.社会形态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11页,保险经营思想是与保险企业所处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其基本经济规律相联系的。
5.保险经营行为有哪些特征(ABCD)
A.保险经营活动以特定风险的存在为前提
B.保险经营活动以集合尽可能多的单位和个人风险为条件
C.保险经营活动以大数法则为数理基础
D.保险经营活动以经济补偿和给付为基本功能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13页,保险经营的是一种社会性的经济损失补偿和给付活动,它以特定风险的存在为前提,以集合尽可能多的单位和个人风险为条件,以大数法则为数理基础,以经济补偿和给付为基本功能。
因此,保险企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不是一般的物质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
判断题
1.直接业务是分保业务的核心,分保的业务条件不是由直接承保部门确定通知分出部门的。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99页,直接业务是分保业务的基础,分保的业务条件是由直接承保部门确定通知分出部门的。
2.分出业务经营与管理的概念核心是保险企业经济效益。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98页,分出业务经营与管理的概念核心是保险企业经济效益,宗旨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企业费用成本、保证保险企业经营稳定性。
3.临时分保业务都是6个月为一期(×)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01页,分出业务实务。
临时分保的有效期限,一般都在协议或分保条件中加以表明,这样,临时分保一般在到期时责任终止。
根据原保单,临时分保的许多业务都是12个月为一期。
4.分出业务实务中,分出业务的流程分两个阶段,即提出分保建议和赔款处理。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99页,分出业务实务。
分三个阶段,首先是提出分保建议,第二是完备手续,第三是关于赔款的处理。
5.接受公司在承保前对分入业务质量的审核是再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01页,审核分入业务质量
接受公司在承保前对分入业务质量的审核是再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
6.分入业务的函电文件的归档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散归档,二是集中归档。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06页,关于上述分入业务的函电文件的归档可能有
两种情况:一是分散归档,即一部分由业务部门归档,如承保业务的函电、合同文本和出现通知等;另一部分由会计部门归档,如业务账单等。
二是集中归档,特别是在已建立电子计算机系统,业务账单是由业务部门输入而无需送交会计部门的情况下,可全由业务部门按合同分别归档。
7.商业保险公司在保险经营中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方经济效益。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12页,保商业保险公司在保险经营中的目标就是最
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来开展的。
8.保险经营的过程,既是风险大量集合过程,又是风险广泛分散过程。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14页,保险经营的过程,既是风险大量集合过程,
又是风险广泛分散过程。
众多的投保人将其面临的风险转嫁给保险人,保险人通过承保将众多风险集合起来,而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又将少数人发生的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体投保人。
9.保险企业的利润即保险企业当年的保费收入减去理赔金。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213-214页,保险企业的利润除了从当年保费收人中减去当年的赔款、费用和税金,还要减去各项准备金和未决赔款。
提存的各项准备金数额较大时,则对保险利润会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