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中国梦斜坡情”
——兰州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暑期“三下乡”纪实为响应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出的“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团委和我院分团委的精心策划下,兰州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20人,于7月18日至7月23日赴甘肃省漳县金钟镇斜坡希望小学开展为期5天的支教、捐赠、家访、联谊以及政策宣传活动,调查当地的各种概况,即从“农业与环境、教育情况”两方面重点展开,自2004年开始,兰州理工大学坚持十年赴斜坡小学支教,切实领悟“三下乡”内涵。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客观要求,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怀着一种对斜坡的渴望,踏上了前往目的地的路途。
7月18日当天队员们真正的感受到了当地的地理情况,石山多,海拔高、土地少。
天公不做美,刚到达金钟镇,雨已经下得很大。
沿着盘山泥泞山路蜿蜒而上,雨水沿着山路而下,把队员们的所有的东西都淋湿了。
但是在山腰上往下看,白雾腾腾缠绕着绿山,感到的是好像在梦境里,在天宫中,臵身于云海,美极了。
大家劲头十足,一路唱着欢快的歌声,共同前进,当到达村口时,大家欢呼一片,因为经过2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终于到了目的地——金钟镇斜坡村。
此时已经下午五点半了,斜坡小学校长、中国最美乡村教师之一乔永峰校长亲自到校门口迎接大家。
在校长办公室,乔校长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学校情况,并安排了住宿。
晚饭后,全体队员齐聚五年级教室,讨论支教的具体事宜。
不难看出每位队员脸上的倦意,但是每个人的眼眸都那么兴奋,渴望将自己会的全部教予孩子们,待到熄灯,已是凌晨两点。
第二天一早,队员们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一天的教学工作。
支教活动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共五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全部由实践队员承担。
为了上好每堂课,每天晚上要扎实备课,总结经验。
队员们的踏实和认真时时处处体现着我们大学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有甘肃风情民俗、国家地理、历史知识、流行歌曲、寓言故事、外语知识,都传授给孩子了。
所有的人都明白,我们能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让孩子充满对外面世界的憧憬,让孩子有勇气走出大山,这是最为重要的。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当一个个伟人用普通的语言说出知识的重要性时,我们青年所能做的只有传播知识,传承文明。
使这贫困而美丽的山村变得富饶而美丽。
我们只想给山里的孩子说:“努力吧!好好的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
因为只有知识才能使斜坡离外面的世界不再遥远,在斜坡希望小学我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爱心,也相信大学生们更是撒播了希望之火。
7月21日,社会实践队员开展了“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斜坡小学支教十周年”的文艺汇演活动。
汇演之前,带队老师代表经管院全体师生向斜坡小学师生捐出了包括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在内的物资。
随后,乔永峰校长致辞,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拉开了帷幕。
藏族舞蹈、现代舞、诗朗诵和大合唱等诸多节目,迎来了乡亲们和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斜坡小学孩子们演唱的《相亲相爱》,这首歌充分唱出了斜坡小学与兰州理工大学的相亲相爱。
文艺汇演后,斜坡希望小学全体老师和社会实践队员围坐在一起,开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座谈会,斜坡村共办学12次都未曾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当地环境、气候条件极
为恶劣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来,但通过侯新民校长等一批热血青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办学成功,因此他们的事迹也广为流传。
以前全村的文盲率高达98%,有了这所学校后村里100%的孩子能上完小学。
村里的陈旧观念逐渐改变,孩子的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给了“三下乡”队员一次心灵的洗礼,不仅让大学生们了解了新老校长侯新民与乔永峰艰辛的办学路,还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斜坡,最为重要的是使大学生们意识到了身为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匆匆的斜坡之行悄然结束了。
终难忘却的是斜坡受苦的孩子与贫穷斜坡的背影,与其同呼吸,共命运过的人会明白,我们彼此心灵已无法分割。
那么永远的恩情将时刻催动我们为着斜坡努力,将无限的爱汇集在这块美丽而贫瘠的土地上,让孩子们的心灵不再像他们生长的土地一样贫瘠,为着美好的愿望,而努力。
7月22日早晨五点半,当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三下乡”小分队已经整装待发。
乔永峰校长与自发为队员送行的可爱的孩子们,着实让我们感动许久,再一次感慨他们的纯朴,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爱上了这块儿贫瘠却美丽的土地。
2013年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春三下乡”活动于此便轻轻地落下了帷幕。
斜坡十年友情,一朝更比一朝惹人醉;经管十年奔赴,一朝更比一朝惹人赏!
通讯员:曹学东王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