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
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课程改革作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龙头和战略抓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阶段,总结其得失.明确其方向和目标,对于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恢复重建、改革调整、基础教育全方位变革三个阶段。
(一)恢复重建阶-陵(1978年一1985年)
“文革”后.我国教育事业干疮百孔,百废待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在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上的全面拨乱反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教育事业进入了复苏期。
同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在课程设置上.小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体育、音乐、美术8门课程;中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4门课程。
在教材建设方面.以“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和彻底消除‘文革’的不良影响”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清除了极“左”思想的影响.并注意用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
在课程实施方面,规定中小学必须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提出教学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等。
此次课程改革恢复了基本学科应有的地位.突出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性质,对结束课程教材的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针对学科设置的不足.1981年3月教
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
订草案)》。
增设了思想品德课,在四、五年级
恢复了地理、历史课。
同年4月,发布了《全日
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
《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
修订意见》,增加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时,
并提出逐步在高中开设选修课.以劳动技能
课代替农q瞄錾础课。
这次课程体系的调整,一
方面为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提供了标准:另一
方面也适应了当时高考的需要。
这一时期.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文革”
中被否定的学科教材体系萤新得到确立.基
础教育课程步入了正常发展轨道.为基础教
育课程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厂基础。
(二)改革调整阶段(1986年一1998年)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草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普及义
务教育制度的确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
入到依法治教的新阶段。
自此.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开始以“义务教育一高中”两阶
段的设计取代“小学一中学”的传统分段
设计。
同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
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
行草案)》。
学制分五、四制和六、三制两
种;课程结构方面,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
程两大块.初中开设少量的选修课程:课
程管理方面.除了国家统编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和教材外,北京、上海、浙江可以编
写地方通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山东省泰
安市召开全国义务教育教材规划会议.
正式确立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
改革方向.我国中小学多样化课程方案
与教材体系的格局初步形成.昔日“大一
统”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有了根本性的变
化。
其间.国家教委组织力量编写了8套
不同特色和风格的教材.并进行了大规
模的试验。
1992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
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
学课程计划(试行)》。
1993年秋季起在
全国逐步试行。
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将“教
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将活动与学科
并列为两类课程。
1994年又将“活动”调
整为“活动类课程”.1996年国家教委颁
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
验)》,规定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
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又
分成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3种。
该
课程计划第一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
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规定普通高
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在教育体制改
革的大背景下展开.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为核心.实现了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管理上的重大突破。
强调了对知识的
尊重并提出了发展人的较为全面的素质
的要求。
但是。
由于受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影
响和冲击.课程评价过于侧重结果、轻视过
程.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基础教育全方住变革阶段(1999
年一至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不断深入。
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
的问题、弊端日益凸现出来。
1999年《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
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
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符
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
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
动。
同年。
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发布了一系列教材管理
的文件.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
18种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审定了20个学
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中小学课程
实验教材。
2001年秋季在全国38个国家
级实验区进行实验。
2005年,中小学阶段
各起始年级原则上全部进入了新课程。
2003年3月.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
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发。
<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中小学环境教育指
4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蒋笃运
作者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刊名:
河南教育(基教版)
英文刊名:HENAN JIAOYU
年,卷(期):2009,""(5)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njy200905001.aspx
授权使用:渤海大学(bhdx),授权号:7f7ce387-8d99-4d7f-83cc-9e4c0106e5df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