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了部署云计算方案,以但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到底怎么选,或者说它们各自具体有什么区别,很多人是不了解的,针对不同需求的企业拥有不同部署方案,如果不了解的话,选型也会为难。
今天我们深入浅出举一个例子,让你通俗的明白什么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社区云。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移动计算的发展和普及,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商务协同的方式、范围和特征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支撑企业商业流程和沟通协作的信息化平台。
以具体实例来说,昆仑联通云端企业协同解决方案通过对微软Office365企业级IT基础架构、第三方扩展功能和昆仑联通安心服务的整合,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用户提供了业界领先的云端协同、移动办公和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开始从传统、基于物理架构的封闭式内部IT平台,转向基于混合云和公有云的云端开放架构。
张三、李四、王五住一栋楼,楼下一个大规模的饭店。
张三一直在家做饭,这是私有云,厨房是自建机房。
李四一直在饭店吃,这是公有云,饭店是云数据中心。
王五牛叉,在饭店有个固定包间,包间不对外人开放,这是托管型私有云(有的厂商将其定义为专有云),包间是云数据中心中的托管服务器。
张三家有天来了十多个客人,这是业务突增。
家里装不开,要去饭店,这是私有云转公有云。
张三妈妈省吃俭用,对张三说,你们去吧,我和你爸在家吃,对张三家来说这是混合云。
如果饭店仅对某个特定人群比如学生开放,这就相当于社区云。
当然,举例不十分恰当,毕竟饭还是买的,而云是租的,此点切记。
1私有云
私有云是为某个特定用户/机构建立的,只能实现小范围内的资源优化,因此并不完全符合云的本质--社会分工,所以Openstack等开源软件带来的私有云繁荣可能只是暂时的,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发现廉价的硬件和免费的软件并不是打造私有云的充分条件,精细的管理、7×24运维所耗去的总成本(TOC)不比公有云低,而且随着公有云厂商运营能力的进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托管型私有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分工,但是仍无法解决大规模范围内物理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2公有云
公有云是为大众建的,所有入驻用户都称租户,不仅同时有很多租户,而且一个租户离开,其资源可以马上释放给下一个租户,一如饭店里一桌顾客走了马上迎来下一桌顾客。
公有云是最彻底的社会分工,能够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因此,不管道路如何曲折,前途总是光明的。
当然公有云尤其是底层公有云构建,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了的,就像开个三五桌的饭店谁都能行,开个三五万桌的饭店就要看资金和本事了。
很多客户担心公有云的安全问题,敏感行业、大型客户可以考虑,但一般的中小型客户,不管是数据泄露的风险,还是停止服务的风险,公有云都远远小于自己架设机房。
3社区云
社区云是介于公有、私有之间的一个形式,每个客户自身都不大,但自身又处于敏感行业,上公有云在政策和管理上都有限制和风险,所以就多家联合做一个云平台。
4混合云
混合云是以上几种的任意混合,这种混合可以是计算的、存储的,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
在公有云尚不完全成熟、而私有云存在运维难、部署实践长、动态扩展难的现阶段,混合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平滑过渡方式,短时间内的市场占比将会大幅上升。
并且,不混合是相对的,混合是绝对的。
在未来,即使不是自家的私有云和公有云做混合,也
需要内部的数据与服务与外部的数据与服务进行不断的调用(PaaS级混合)。
并且还有可能,一个大型客户把业务放在不同的公有云上,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不同篮子里的鸡蛋自然需要统一管理,这也算广义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