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及活动
课时数
1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2
2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
2
3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音乐教 案
人音版六年制一年级第一册
学校教师
第1册音乐学科全册备课(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共有六单元,在每一单元中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其中在这六单元中,演唱歌曲共有17首,分别是课本中表演部分规定的曲目,表演部分共有10课。欣赏曲目共有8曲,通过以上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鱼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设计目的: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
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
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
(二)学唱《布娃娃弹琴》
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断)。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琴》。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设计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
3.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
2
4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2
5
1.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歌曲《好朋友》。
2.三角铁、双响筒和铃鼓。
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好朋友》伴奏。
2
6
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歌曲《快乐小舞曲》。
为《快乐小舞曲》伴奏。
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2
7
音乐游戏《音乐探宝》。
声音的长短。
《在动物园里》
2
8
歌曲《在动物园里》。
音乐活动“声音的长短”;听赏乐曲《狮子》。
2
9
听赏乐曲《大象》。
唱歌《两只小象》
2
10
歌表演《两只小象》。
听赏乐曲《荫中鸟》。
2
11
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
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
2具体讲解木鱼、碰钟等的使用方法
3学唱新歌时,采用齐唱、轮唱、对唱、哼唱等多种方式
4鼓励学生自编自演
5教学律动时,制作一些头饰,激发学生表演兴趣
6欣赏教学时,同时放投影或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7多让学生动手演奏简单的乐器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但多数同学对音乐爱好有加,教师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要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和感知音乐,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重点难点
重点:用充满活力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厅里
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用轻快、明朗、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了解时值,培养热爱音乐的兴趣。
2初步了解音乐长短、强弱、高低,感受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不同时值。
3学习木鱼、碰钟和铃鼓的演奏方法。
4学习u o的正确发音方法。
5通过音乐游戏、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6学习欣赏简单的乐曲,初步了解语言乐、语言使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各方面的提高。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板书设计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歌曲《大雨和小雨》。
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
第1周第2课时
课题
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第1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对教材了解了,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本教材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每部分曲目都跟有律动、读谱知识,而现行的实验教科书是没有单独列出,在课本中有机动联系在一起,欣赏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在每课的开头,命名曲欣赏改为聆听,这是一大不同之处。
复习
2
课时备课
第1周第1课时
课题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第1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几种声音。
重点难点
重点: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
难点:对声音的联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听赏乐曲《鸭子拌嘴》。1.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2.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
2
12
听赏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学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2
13
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
1.听赏《小机灵之歌》
2.音乐活动“猜一猜谁在敲”
2
14
唱歌《新年好》。唱歌《找春天》。
欣赏《狮子舞绣球》。唱歌《过新年》。
歌表演《柳树姑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内容:《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雨和小雨》《国旗国旗真美丽》《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彝家娃娃真幸福》《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好朋友》《新年好》《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小舞曲》《两只小象》《在动物园里》
2难点:音的长短、低音、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措施
1教学歌曲时,先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应注意的地方,发音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