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山前到河口段, 沉积物颗粒由粗 到细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多江心洲
适合农耕
重要的农业 生产基地 影响较大
三角洲 河口段(入 地势低平,泥沙淤积 颗粒较细 海口或者 入湖口)
适合农耕
案例
“年轻的”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 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 每年,黄河水将超过亿吨的 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人海 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 三千的速度把海岸线向前推 进,也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 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
(1)描述图示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1.沙丘所处河谷较宽,河谷两侧高山耸立。
(2)推测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
沙源地为沙丘东南侧的江心沙洲。 理由是:沙丘在山麓的东南侧堆积,应为东南风从东南 侧挟带泥沙受山地阻挡堆积而成;沙丘东南侧的两个江 心沙洲在冬春季露出水面,正好为沙丘提供了沙源。
(3)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东南风。 因为沙源地在东南侧的江心沙洲,只有在东 南的吹拂下,风沙才会在山地的东南侧山麓堆积形成沙 丘。
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 统称为风沙地貌。
2、分布:在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分类:风力侵蚀地貌、风力堆积地貌
4、风力侵蚀地貌
概念: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风蚀地貌。 类型: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蚀蘑菇
雅丹
沟槽
沟槽 垄脊
雅丹地貌
风蚀雅丹泛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 中,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 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 有沙子堆积。
组成物质
峡谷 山区/河流 深度大,岸壁陡峭,谷 发育有巨石 上游地区 底狭窄,呈“V”形 和卵石
与人类生产生 活的关系
水能资源丰 富交通不便
冲积扇
冲积平 原 河曲
出山口处
平原地区/ 河流中下游
平原地区 地势平缓
地势低平,泥沙淤积
宽广、坡度小
河道呈“S”形,可 能形成牛轭湖,河谷 呈宽而浅的槽形
沉积物颗粒由 粗到细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3~4题。
A 3.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U”型谷
B.水流湍急
C.为“V”型谷
D.水深壁陡
4.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主
要作用是
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
C
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 的海岸怪石“女王头”。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含沙量大
D.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大,②处流速快、
含沙量小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①②两 点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完成4-6题。
2.一艘采沙船在②处附近水域作业时,发 现从不同深度采上来的沉积物大小不同,
D 不仅有大量细沙,还有较多的砂砾甚至鹅
卵石。此处沙、砾共存的原因可能是( ) A.该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搬运 能力强 B.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侵蚀力 强 C.该河段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沙、砾一 起沉积 D.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 变化大
发育有巨石和卵石
形状 物质组成

扇扇

中顶
冲 积 扇
位于河流出山口处 平面上呈扇形 组成物质颗粒从扇顶 到扇缘,地势由高到 低,颗粒有粗变细
长江中游江汉平原
冲积 平原
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 大量堆积而成的。其山前部分 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 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沉 积物颗粒很细,由上游到下游 沉积颗粒物有粗到细
风向大致垂直
巴丹吉林沙漠
风沙活动危害
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 田、道路等,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生 命财产的损失。
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 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带等措施。
思考一下:沙丘一定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吗?
河北秦皇岛昌黎海岸沙丘
西藏米林县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岸边)
河流侵蚀作用
⑴ 下 蚀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
下蚀使河谷加深 。
河流侵蚀作用
⑵溯 源 侵 蚀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 河源向 后退(后退/前进) 河谷的 长度 增加。
河流侵蚀作用
⑶ 侧 蚀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
侧蚀使河谷展宽 。
河流地貌
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模拟实验和景观图,识别并描述不同河段 河流地貌景观的特点。
江 心 洲
长江三角洲
三角洲
河口段(入海口或 入湖口)
地势低平,泥沙淤 积
沉积物颗粒由河口 向海变细
适合农耕
三角洲形态多种多 样,有的呈鸟嘴状, 如长江三角洲;有 的呈扇形,如黄河 三角洲。密西西比 河三角洲,呈鸟趾 状。
河流地貌
识别并描述不同河段河流地貌景观的特点。
地貌类型 流经的河段 形态特点
A.地势起伏大 B.地面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9.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沉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要求: 时间:3分钟
地貌类型
流经的河段 形态特点 组成物质
与人类生产 生活的关系
任务:识别 并描述不同 河段河流地 貌景观的特 点
成果:在学 案上完成
峡谷 冲积扇 冲积平原 河曲
三角洲
上游
谷坡 谷底
峡谷
地形类型
河流上游地区/山区
位置 坡度/宽度
深度大, 岸壁陡峭,谷底狭窄
呈“V”形
起伏状况 海拔/相对高度
1984年 1994年 2004年
阅读教材中的案例,结合视频, 思考: 为什么黄河三角洲能以较快的 速度向海洋扩展?影响三角洲 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严重,带来丰富的泥沙
来2.源渤;海湾潮差小,潮汐搬运 作3.用入弱海;口海滨地区地势平坦, 水深较浅。
影响三角洲发育的因素:河
7.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洪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B
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右图反映了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据此回答8~9题。
C 8.形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河流分段:从源头到河口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河流地貌
模拟实验 流水作用的实验
实验步骤: 1.将泥土堆积成一定坡度的小土丘 2.小铲子在土丘上挖出蜿蜒的河道 3.挖出的河道上铺上颗粒粗细不均 的沙子 4.河流的源头、弯曲河道两岸插上 三个小红旗 5.从源头尽量以相同的流量开始放 水,观察现象
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也能看到 风沙地貌。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 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 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图4.14-图4.15)。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 化大。
(1)描述图示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2)推测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 (3)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5、风力堆积地貌
概念: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类型: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
沙丘分类
(1)固定沙丘:有些 沙漠水分状况较好,有 些植被,能够对沙丘起 到固定作用,从而形成 固定沙丘
(2)流动沙丘:在更为干旱 的沙漠,没有植被的固定, 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 从而形成流动沙丘(比如新 月形沙丘)
平原地区 宽广、坡度小 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河流特 殊地貌

河曲:在地势 平缓地区,呈 “S” 形 弯 曲 的河道。
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 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 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 形成牛轭湖。

结合“凹凸”二字的字形,理解“凹岸侵 蚀,凸岸堆积”。
河岸特点: ①弯曲河道,凹岸侵蚀,河床深;凸岸堆积,河床浅; ②平直河道,北半球的右岸侵蚀为主,河床深;左岸 堆积为主,河床浅;南半球反之。
5.“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形态独特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喷出作用
C

C.流水侵蚀作用
D.岩浆侵入作用
6.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 态。读图回答
河口三角洲: ①上游地形坡度大,土质疏松,植被较少,多暴雨,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②下游和入海口处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泥沙容易沉 积。 ③海水顶托作用明显,流速更加缓慢,泥沙大量沉积。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因:沉积地貌形成必须具备物质 条件(泥沙含量)和沉积条件(水体流速)
二、风沙地貌
【思考】
(1)观察右图, 请问如何判断沙丘 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巴丹吉林沙漠
新月形沙丘 迎风坡缓,
背风坡陡。
【思考】
(1)观察右图, 请问如何判断沙丘 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迎风坡

背风坡 沙

巴丹吉林沙漠
【思考】
(2)我国西北沙
漠多沿地什区么的方沙向丘延链伸大?迎风坡
东北-西南

背风坡 沙
坡 沙丘链与盛行
观察: 1.地势高,坡度大的斜坡上,在流 水的作用下发生了怎样的现象? 2.地势较低、坡度和缓地区,在流 水的作用下,发生了什么现象? 3、插小红旗的河流两岸在流水的 作用下,发生了怎样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