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美术会考总复习题(答案)

2016美术会考总复习题(答案)

第一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选择题:1、人们称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即(C)A.形式美 B. 形体美 C.艺术美 D.造型美2、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方面?( D )①审美功能②经济功能③认识功能④鉴赏功能⑤教育功能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3、《奔马》的作者是( D)A.吴冠中 B.王式廓 C.张择端 D.徐悲鸿4、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体验、()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观活动。

( A )①分析②判断③联想④欣赏⑤获取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5. 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 B )、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A.新媒体 B.建筑 C.版画 D.剪纸二、简答题:《捣练图》张萱(唐)《拾穗》米勒(法)《捣练图》和《拾穗》都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为什么给人不同的感受呢?请你从美术鉴赏中“认识功能”这一方面,对比分析两幅作品体现出的社会环境有何不同?答:《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是一幅绢本设色中国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真实生动,充满生活情趣。

而《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面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当远处农场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艺术家们正视赤裸裸的现实,大胆而不加粉饰地描写现实生活,肯定普通人在艺术中的意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法国农村,还处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农民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生活艰苦。

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一、选择题: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包括以下哪三方面?( C )①表象②抽象③形象④具象⑤意象A.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2、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指( D )A.具象、意象、抽象 B.空间、透视、构图C.笔墨、章法、皴法D.点、线、面、色3、《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D )A.梵高 B.周文矩 C.张择端 D.顾闳中4、《荷拉斯兄弟宣誓》的作者是( C )A.波提切利B. 梁楷C.达维特D. 吴冠中5、《泼墨仙人图》的创作年代和作者分别是(A)A. 宋梁楷B. 唐周昉C. 元王蒙D. 宋赵佶6、以下哪幅美术作品采用的是线条和随类敷彩的表现方法?( A )A.《簪花仕女图》B.《维纳斯的诞生》C.《泼墨仙人图》D.《奔马》二、简答题1.请结合中国绘画的表达手段来分析《泼墨仙人图》人物造型有什么特点?答:《泼墨仙人图》简介(梁楷立轴纸本墨笔纵48.7厘米横27.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

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泼墨仙人》是梁楷泼墨画法的一件代表作,表现了一位烂醉如泥、憨态可掬的仙人。

画面上没有对仙人作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没有用猷劲的线条描绘头部,而是通体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造成视觉上的扑朔迷离。

并且有意识地压缩了五官的正常距离,绝妙的表现了仙人清高超脱、不屑凡俗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画面中那浑重而清透、粗阔而有致的大片泼墨,真是笔简神具,得之自然,深得简略闲逸之气。

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一、选择题:1.具象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它的( D)A 时间性和叙事性 B再现性和历史性 C历史性和概括性 D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2. 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一画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作者是(C)A 五代黄荃B 明曾鲸 C宋张择端 D 宋李嵩3.具象艺术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它的(D)功能上A 社会干预B 叙事C 使用D 记录4.《占领总统府》的作者是( B)A王文彬 B陈逸飞魏景山 C王氏廓 D肖峰宋韧5.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以其特有的神秘的微笑而传达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自信和( C )思想。

A 唯物主义 B自然主义 C人文主义 D样式主义二、简答题:请你运用学过的美术鉴赏知识,从艺术形象的典型性与构图形式两方面对下面这幅作品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王式廓的《血衣》,中国现代油画家、版画家。

《血衣》是作者以在华北地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所积累的生活体验与素材为基础而创作的大型素描(油画稿),也是曾经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杰出革命历史画。

画面中心一位手举血衣悲愤控诉的妇女构成了形象和情节戏剧性冲突的焦点和中心,她控诉的对象就是对面低头弯腰的地主,这里面一定有一个令人悲愤的故事,画面还有失明的老奶奶、手拿地契的老农、双腿瘫痪的青年农民等等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组成了控诉斗争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农民的痛苦、仇恨与斗争激情。

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血衣》艺术风格质朴、浑厚,画家从现实主义出发,用黑白对比的手法,运用奔放粗犷的线条,对人物细节进行了的虚实处理,达到了画面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形似与神似的统一,表现与再现的统一。

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一、选择题1.意象艺术既不是真实地再现形象,又不是抽象表现,而是“意”中之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 D )所呈现出的艺术形象。

A 思考和讨论 B探究和实践 C猜测和模仿 D想象和表现意图2. 后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家有塞尚、( A )A梵高高更 B马蒂斯梵高 C达利培根 D达维特安格尔3.油画名作《呐喊》出自哪国的哪位画家之手( C )A中国潘天寿 B法国塞尚 C挪威蒙克 D荷兰梵高4、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有着巨大的差异,表现在:(A )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里的真实 B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C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5、齐白石的《虾》属于哪一类作品(B)A具象艺术 B意象艺术 C抽象艺术 D写实表现二、简答题请你运用学过的美术鉴赏知识,从艺术美与形式美的角度对下面这幅作品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要点:1)这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星月夜》,创作于1889年,是一幅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意象作品。

2)画家展现了一个充满激情的星空景象。

以奔放的笔触,描绘了蓝色的夜空中,星星和月亮都在一个变形的漩涡里回旋着,地面上,小教堂、房屋、树木、不远处的山,所有的景象都在画家的笔和颜料下似乎在发狂、骚动、回旋,凡·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3)画面中运用了点、线、面、色的语言元素,一个个呈旋涡流动的星辰,呈点状,大小不一、错落排列,给人不稳定感。

画面中交错旋转的线条,长长短短地描绘出远山、房屋、流动的星空,画面使用了高纯度的蓝色,同时又掺杂了一些紫色,增加了星空的深邃感,画面中蓝色与黄色的运用增加了视觉的冲击力。

4)在构图上,画家利用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小镇形成对比,松树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到视觉上的平衡,按照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的美术语言规则,让我们看到一种激情在压抑之后肆无忌惮的放任和表达。

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一、选择题1.用线分割了画面,形成面与面之间的构成关系。

这种以几何块面构成的抽象作品人们称之为( B )。

A形式 B冷抽象 C构图 D手段2.热抽象的代表画家是( A )A康定斯基 B考尔德 C蒙德里安 D马列维奇3.以下作品属于冷抽象的有:( A )A《红、黑、黄、蓝构成》 B《第五号》 C《白上白》 D《开花的苹果树》4.至上主义代表画家是( A )A马列维奇 B波洛克 C斯特拉 D克兰5. 油画《开花的苹果树》的作者是(D)A马列维奇 B波洛克 C康定斯基 D蒙德里安二、简述题比较下面《百老汇的爵士乐》与百老汇第五大道景象,谈一谈画家如何运用抽象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参考答案要点:《百老汇爵士乐》是蒙德里安在纽约时期的重要作品,依然是直线,但不是冷峻严肃的黑色界线,而是活泼跳动的彩色界线,它们由小小的长短不一的彩色矩形组成,分割和控制着画面。

依然是原色,但不再受到黑线的约束,它们以明亮的黄色为主,并与红、蓝间杂在一起形成缤纷彩线,彩线间又散布着红、黄、蓝色块,营造出节奏变换和频率震动。

看上去,这幅面比以往任何一件作品更为明快和亮丽。

它既是充满节奏感的爵士乐,又仿佛夜幕下办公楼及街道上不灭灯光的纵横闪烁。

1940年蒙德里安来到美国纽约,这座现代化大都市,以其特有的繁华深深吸引着蒙德里安:那整齐严谨的街道布局、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充满活力的舞厅和爵土乐队,以及夜幕下流光溢彩、闪烁变幻的灯光……它们既与其绘画有着某种内在的相通,又洋溢着某种前所未有的新精神。

于是,他的作品开始发生变化。

那套使用了二十多年的绘画程式被打破了。

黑色网格和大的色块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由无数小色块组成的彩线结构和跳跃其间的小块面。

它们快乐、明亮,生机勃勃且充满音乐感。

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一、选择题1、艺术美不是等同于现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D)。

A. 创作意图B. 形式美感C.美术语言D. 艺术自身的美2、艺术语言元素包括(C)。

A.点、线、面 B. 黑、白、灰 C. 点、线、面、色 D. 空间、明暗、透视、构图3、以下作品中不属于罗丹的是(C)。

A. 《巴尔扎克》B. 《欧米艾尔》C.《生日》D. 《思想者》4、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语言规则有: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在这些规则中(D)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涵盖了其他规则,而且反映了美的基本规律。

A.对比与和谐 B. 对称与均衡 C. 比例与尺度 D. 变化与统一二、简答题请你分析潘天寿的《雄视》这件作品的形式及形式美感?答题要点(请用自己的理解,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回答):1采用竖幅倒三角构图形成险峻的感觉2与松针呼应产生视觉上的平衡3在语言运用上,山石的长线条与鹰的墨块形成对比,其间以点来造成过度。

4这一切就构成了画面的韵律节奏对比与平衡,即对立与统一的形式美感。

第七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一、选择题:1、艺术家的创作是有感而发,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能发,艺术家的感受主要来自于( C )两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