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报说明1.统计范围是辖区内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和重点企业集团填报,其中产品产量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中列出的产品填报。
2.本表由各省辖市统计局报送分企业数据。
3.本表报送时间为月后4日12时前,重点企业集团为月后5日前,节假日顺延。
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或联网直报。
4.若本企业从上年同期以来有多个新投产项目,则按本表附报资料的内容逐一列出。
5.本年或去年新建企业:指本年或去年由基建完成的新建投产的企业,不包括“重新登记注册、合并、拆分、改制、搬迁或扩建等”新生成的企业,是填“1”,否填“0”。
填“1”的企业必须同时填报正式投产时间□□□□年□□月。
正式投产时间是指该企业完成了基建过程,转为工业企业并开始正式投入工业生产的时间。
6.审核关系:(1)工业总产值(02)>其中:新产品产值(03)(2)工业总产值(02)>其中:上年同期以来新投产企业和项目总产值(07)(3)工业销售产值(04)≥其中:出口交货值(05)(4)销售工业产值(04)≥其中:对居民和社会集团的零售(06)(5)工业总产值(02)=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0610)+…+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4690)二、资料来源本表资料来源于工业企业产成品明细账和产品销售价格明细账,以及工业性作业收入。
三、注意事项1、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价格是不含增值税的产品销售价格,不是成本价格,也不是含税价格。
2、工业总产值增幅与企业用电量增幅应保持协调。
3、工业总产值增幅与企业产品产量增幅应保持协调。
4、不能漏报工业总产值(上年同期价格)。
当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大于0时,工业总产值(上年同期价格)也应该大于05、一般情况下,工业总产值(上年同期价格)与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不应该相等。
6、产品产量应按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目录》的审核关系进行审核。
四、指标解释(一)工业总产值1、定义: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和经检验合格,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么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3)“工厂法”的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
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3、内容及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经检验合格的已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
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定货者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修理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可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有关资料取得。
对于本企业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的劳务收入,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比较好,能取得这部分价值所占比重较大,应包括在对外加工费收入中。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本指标一般可从会计核算资料中取得。
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反之则不包括。
(二)按上年同期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1、定义:是按照上年同期价格计算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上年同期不变价格的确定方式:根据内容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1)产成品上年同期价格的确定:对于本年与去年同期都生产的产品,其上年同期价格即为统计上记录的去年同期实际销售平均单价;对于本年生产、而上年同期不生产的产成品,其上年同期价格由当地统计部门根据本地或外地生产该产品企业的上年同期价格确定。
(2)对外加工费收入上年同期价格的确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总额较大,加工活动种类比较单一和固定、年度价格差异较大,则按上年记录的实际价格确定。
此外其他的加工费收入以现价代替。
(3)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上年同期价格的确定:如果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较大,原材料或加工活动种类比较单一和固定、年度价格差异较大,则按上年记录的实际价格确定。
此外其他的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可用现价代替。
(三)新投产项目总产值1、定义:是指经有关单位鉴定验收合格,已经竣工投产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在本年内所生产的工业产品价值总量。
2、包括范围:(1)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平地起家的新建扩建工程项目;(2)必须是经过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正式移交生产的建设项目;(3)原有生产能力已经完全丧失,在此基础上又重新购置生产设备,并且经过验收鉴定合格竣工投产的项目;(4)由于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而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又重新投资建设的并且经过验收鉴定合格且竣工投产的项目。
3、指标设置:从2003年开始,工业生产月报增加“上年以来新投产项目”统计,“新项目名称、竣工投产日期、本月现价总产值和本月止累计现价工业总产值”四个指标,为建立工业新投产项目库创造条件,以满足进行工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时,计算新投产项目对工业生产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为进行工业生产预测分析提供依据。
4、填报时注意事项:(1)新投产项目是指上年1月1日开始到报告期末期间投产的项目;新投产项目名称填报要规范,竣工投产日期填正式投产日期,试产期间不填;(2)新投产项目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3)数据仅填报本月工业总产值和本月止累计总产值;(4)有关计算方法参照“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⑤使用数据时,只计算从上年同月开始到报告期止投产项目的本月工业总产值和本月止累计总产值。
(四)工业销售产值1、定义: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内容及计算方法:工业销售产值包括以下内容:(1)销售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销售(包括企业本期生产和非本期生产)的全部成品、半成品的总金额,即按报告期产品实际销售量乘以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
销售成品价值包括为本企业在建工程,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成品和自制设备价值,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半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可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3、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在于:(1)工业销售产值的计算基础是工业产品的销售总量,不管是否为本期生产,只要是在本期销售的都应计算工业销售产值,因此,工业销售产值是以产品所有权的转移为计算原则;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基础是工业产品的生产总量,只要是在本期生产的不论是已销售的还是尚未销售的都要计算工业总产值,所以工业总产值是以产品的生产为计算原则。
(2)工业销售产值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出差额价值,而工业总产值包括这部分价值。
(五)新产品产值1、定义:新产品产值是指在报告期内生产的新产品的价值总量。
其计算方法为新产品生产量乘以价格,新产品价格为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本期内该种新产品的销售平均单价。
如果至报告期止某种新产品还没有进行销售,则按成本费用计算。
在2006年的定报制度修订说明中对“新产品产值”指标修改为:报告期本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的价值,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2、正确把握新产品的概念: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
包括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研制、生产的国家级新产品或在全省范围内第一次研制、生产的省级新产品。
新产品统计的时间为:(1)经政府部门认定的新产品:自新产品批量生产3日起,发用消费类产品一般为1至3年,生产资料类新产品为2至4年。
(2)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新产品,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
(六)出口交货值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交给外贸部门或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用外汇价格结算的在国内批量销售或在边境批量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在计算出口交货值时,要把外汇价格按交易时的汇率折成人民币元计算。
(七)工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是指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全部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电能,本指标强调的是电能的消耗直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可以由工业企业各工业生产部门的耗电量汇总而成,也可以由工业企业全部用电量减去非工业生产用电量得到。
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可以依据工业用电量的增长对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进行有效的判断。
(八)工业产品产量工业产品产量是指工业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
工业产品产量包括商品量和自用量两部分。
1、工业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1)工业企业(单位)各车间(主要车间、辅助车间、附属品车间及副产品车间)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全部产品产量,不论是要销售的商品量或是本企业的自用量,均应统计生产量。
(2)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如果订货者是境内非工业企业和境外企业(不论是工业企业或非工业企业),其产品产量由加工企业统计;如果订货者是境内工业企业,产品产量由委托企业(即发包企业)统计,加工企业(即承包企业)不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