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统计执法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十二)单位: 姓名:分数: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道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20分,每小题1分)1.《统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并处( )万元以下的罚款。
A.10B.5C.3D.12.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告知送达等执法活动时应当佩戴或者出示( )。
A.执法文书B.告知行政相对人执法事由C.执法依据D.执法证件3.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
A. 三个月B.半年C.一年D.二年4.统计违法事实清楚并有法定依据,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予于警告或者警告并处()元以下罚款行政处罚的,可以使用建议处罚程序,当场做出统计行政处罚决定。
A.1000B.500C.2000D.30005.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A.交叉B.重复C.矛盾D.抵触6.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
A.真实、准备、完整、科学B.真实、准确、及时、科学C.完整、科学、及时、精确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7.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和(),应当予于保密。
A.国家秘密、企业秘密、个人秘密B.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信息C.国家信息、商业信息、个人秘密D.国家信息、商业信息、个人信息8.对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的统计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权制止,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提供统计资料。
B.县级人民政府有权制止。
C.统计调查对象可以提供统计资料。
D.县级以上统计机构无权制止。
9.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由()负责查处。
A.国家统计局B.地方统计机构C.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地方统计机构D.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10.统计资料能够通过()取得的,不得组织实施调查。
A.抽样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行政记录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从事统计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印制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检查证》或者行政执法证件B.统计执法证C.《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检查证》D.《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检查证》或者行政工作证件12.统计执法人员在履行执法检查、调查取证或者送达法律文书等公务时,人数不得少于()人。
A.两B.三C.四D.五13.对违法从事涉外统计调查活动的单位、个人,由国家统计局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改正或者责令停止调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万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A.100B.50C.10D.51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为之日起()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30B.20C.15D.6015.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1B.2C.3D.516.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及(),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A.事实、理由、依据B.事实、证据、理由C.陈述、申辩、理由D.陈述、事实、理由17.包庇、纵容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员,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A.记大过B.降级C.撤职D.开除18.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年。
A.1B.2C.3D.519.下面的各项行为除了哪一项以外,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该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于通报()。
A.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行为B.向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C.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大面积发生或者连续发生统计造假、弄虚作假D.未依法受理、核实、处理对统计违法行为的举报20.《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包括哪一项内容().A.处罚对象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B.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C.作出统计行政处罚决定的纪检监察机关名称D.不服统计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二、多选题(每道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也不扣分。
共20分,每小题2分)1.《统计法》适用于()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A.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有关部门D.法律部门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对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保密。
B.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和职务晋升。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对下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执行统计法的情况,实施监督。
D.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以下关于统计调查项目说法正确的是( )A.重大的国家调查项目报国家统计局审批B.部门调查项目中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要报国家统计局审批C.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要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D.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4.按照《条例》规定,由国家统计局调查取得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和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数据,由()公布。
A. 国家统计局B. 省级人民政府C.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 国家统计局授权的派出的调查机构5.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由()予以处分和通报。
A.上级人民政府B.任免机关C.监察机关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6.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由()责令改正,予以通报。
A.上级人民政府B.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本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7.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包括()。
A.直接表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B.虽未直接表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但是通过已经表明的地址、编码等相关信息可以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C.可以推断某一类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汇总资料D.可以推断某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汇总资料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统计局负责查处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案件B.省级统计局负责查处本行政区域内统计造假、弄虚作假C.国家调查总队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中发生的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案件,由省级统计局负责查处D.市县级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市级、县级调查队,依法负责查处行政区域内统计违法案件9.下列关于行政复议案件的被告说法正确的是()A.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B.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C.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D.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原来的行政机关是被告10.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反统计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情节严重行为。
()A.使用暴力或者威胁方法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监督检查B.向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C.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监督检查,严重影响相关工作正常开展D.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1年内被责令改正3次以上三、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1.《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_______,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2.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体系,实行统一领导、__________统计管理体制。
3.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__________、有效期限等标志。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_________或者职务晋升。
5.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 ________,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______、归档。
6.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________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7.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立案、______、_______、结案。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组织实施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前应当拟定________,明确检查的依据、时间、范围、内容和组织形式。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从事统计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和___________,参加____________,并取得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印制的统计执法证。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法》规定,违法行为在____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四、判断题(正确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1.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五日之内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2.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人只能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实施营利性统计调查。
()4.行政案件中经复议的案件,必须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5.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应当依法严格管理,可以作为统计执法依据,也可以直接作为对统计调查对象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7.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9.按照《统计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等如果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认为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等部门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10.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行为,应当在立案后半年内处理完毕;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按规定报经批准,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