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blog
量有大小内外有别活在当下成就人生
——读《庄子心得》有感
读于丹《庄子心得》体会颇多,最喜欢有两章,“境界有大小”和“顺应与坚持”。

纷繁芜杂得社会,如何去圆融通达的完成我们的人生,如何让我们的人生更好,这其实归结在了一个人思想境界,目标,和内心坚持外在通达上。

量有大小,内外有别,活在当下,成就人生。

一境界有大小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时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为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

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人们
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

大智慧者,永远不教给我们小技巧,庄子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

庄子“逍遥游”里的境界,我们心向往之。

但是,这种完整地看待一个事物地眼光,我们真正了然于心了吗?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眼光,你也会抓住从你眼前走过的每一个机遇。

这样的大道理其实在我们生活的一些小事中也有体现。

记得小时候,爸爸问我和哥哥,要是给咱们一人20万,要做什么。

哥哥说他要买辆车到处走走,我说我就要做投资开个饭馆吧以后就有饭吃了。

哥哥嘲笑我就知道吃,我心里也嘲笑他没什么追求只会享乐,饭馆可能是会赚大钱的也。

其实也许我们的想法都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有了更高远的目标,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就不同了。

而这个目标如何,就要看我们时候见多识广,是否想的深远了。

20万有很多用处,可大可小,就看怎么处置了。

就算是买车出去走走吧,看看外面的世界,说不定就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活法,人生从此不同。

就算是开个饭馆吧,可能就是一个连锁饮食店的前身。

今天我们经常提到一个很时髦的词,叫做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不可仿效的,是唯一的。

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什么是唯一的。

一个葫芦如果长得
小,可以做瓢,一个树长得小,可以做桌子椅子,他们都是有用的。

一个葫芦长到最大,不必破开,可以吧它当游泳圈一样浮于江海,它还是有用的。

一棵树长到最大,可以为人避风避雨,它是有用的。

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你质询自己的心,问一句:我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究竟有哪一点是不可替代的呢?在金正昆教授的培训课中听到一句话,发展自己才是硬道理!面对纷繁芜杂的环境和世界,有顺境有逆境,面对这些,我们首先应该想如何发展自己?有了更广阔的眼界,才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

二坚持与顺应
庄子在他的书里面提出一种人生的价值观。

《知北游》篇中说:“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

“外化而内不化”,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外表随物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凝静不变。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顺应规则,遵从法度,与人交往,这一切都是我们可以叫做外化的东西。

一个人在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一切可以放下来,与人融通,这就是一种化境。

但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有他独特的价值观,有他独特的风格,有一个人内心的秉持,就在于他的内心真正有他的“不化”。

外在的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每天
都有新的情况,新的规则,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新的尺度和坐标,我们是要墨守成规呢还是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呢?这和做企业一样,一个企业的理念是什么?经营者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有所坚持的,而坚持理念,实现这目标的同时,也会考虑市场的需求,生存的需要,不断创新改进调整,这些调整同样是为了达成所秉持的理念和坚持的目标。

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

人人会在这个世界上遭遇危险,面临困境,会在一些突然而来的变故中从遭遇内心的挑战,如何去做到处变不惊?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太容易受外在言论的干扰,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的世界,只要有几个人跟你说话,三人而成虎,就能够影响人的想法,如果再加上七八个人一起鼓噪,那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就是很容易的了。

一个人的朋友和他打赌,说:你今天在你的屋里挂一只空鸟笼子,挂一些天后,你非养鸟不可。

他说:不可能。

挂鸟笼子和养鸟,是两回事。

于是他们打了这个赌,他真在屋里挂了个鸟笼子。

第一天,有人来,见了空鸟笼子,问起,这人跟人解释。

第二天,又有人来,问起鸟笼里的鸟之去向。

此以后,不断的有人来,有以为鸟死了来安慰他的,有送养鸟书的,后来居然有人捧着鸟来了,让他不堪其扰。

没到一星期,他说,算了,我还是养只鸟吧。

这就像是我们的生活,曾经,我们心里有很多坚持,但
是日常生活总在考验着我们,外部世界总是在试图改变我们,这和空鸟笼养上鸟是一个道理。

有人在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决定不乘电梯,走楼梯,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可不断有人碰见便问:今天怎么了?怎么走楼梯啊?迟到了吧?没坐到电梯?于是终于有一天,这个也许就想:要不今天坐电梯吧?我们为什么会改变一种习惯呢?因为我们"内不化”的力量太弱了。

顺应外界,与外界相处要通达,而内心又要有所坚持,这样才能在复杂社会中不迷失自己。

道家提倡,活在当下。

也就是说,尽可能的做好现在的事情,把每一个当下活得更好,才可能获得一个更好的人XX/user4/huangyan5580/archives/20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