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梦想课程实施方案

梦想课程实施方案

梦想课程实施方案一、梦想课程指导思想:在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和互助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本学期开设梦想课程的基础上,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以梦想课程为突破口,来培养学生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的信心,更大程度的满足社会、家庭和学生的需要,以便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未来人才。

我校为了在下学期更好地开设梦想课程,特制定本方案。

二、本学期课程实施的建议: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了以下课程计划,保证每周有七至八年级共12个班在梦想教室上课。

具体课程内容,同年级梦想教师统一安排。

我校计划在下学期全校24个班级全部开设梦想课程。

三、梦想课程的领导小组:组长:殷万延副组长:朱锦禄雷占宝管理员:米世平李生艳四、课程备选内容:《缤纷课本剧》、《爱緑小卫士》、《理财ii》、《全人教育i》五、具体工作安排:1. 组织各年级老师认真研读梦想课程,挑选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制定梦想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好实施梦想课程的教师团队名单。

(朱锦禄、雷占宝负责)2. 梦想课老师制定本学期的梦想课程的课表,在梦想盒子中提交给管理员。

(梦想教师负责)3. 根据教师提交的课表,协调安排好各班到梦想中心上课的全校同意课程表,并及时上传到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

(米世平负责)4. 做好梦想中心图书的借阅、管理工作。

(李生艳负责)六、课程实施要求:1、任课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听课。

2、严格梦想课程设置,把梦想课程纳入课表,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课堂质量。

3、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发教学故事和图片,并撰写一至两篇优秀的梦想课程教案。

4、每学期组织本校梦想教师参加“互助圆梦”真爱梦想沙龙活动。

5、进行梦想课程研讨和展示,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梦想课程的实施情况。

6、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旧课程观念,认识梦想课程开发的意义。

七、五峰中学梦想课程老师名单:米世平李生艳宋志平桓寿邦杨启春蒋明萍保积英赵永梅邢万桂范芙英冯洪玉胡录善唐艳王鑫周义秀马金花温海菊白永秀2014年9月1日篇二:2012学年第二学期梦想课程实施计划草案2012学年第二学期春蕾学校梦想课程实施计划草案林巧美一、指导思想经过一学期的梦想课程摸索和学习工作,梦想理念已逐步植入、扎根于每位任教老师心中,我们继续坚持用专业化的力量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帮助老师自信、从容、有尊严地生活。

帮助孩子们实现内心的成长而不是追随外部的诱惑;带来广阔的视野而不囿于狭窄的格局;让更多受教的孩子学会以独立的理性判断而非寻找标准的答案;理解多元差异而因此臣服于宽容。

二、梦想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儿童兴趣,超越学科界限。

基于学习主题,深耕个人意义。

基于梦想中心,拓展时空资源。

基于补充功能,提供多样机会。

真爱梦想相信——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三、工作目标1、构建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继续用梦想银行的积分模式及梦想教师的日常表现考核教师工作。

2、继续深入开展梦想课程教学研究工作,促进课题研究的规范化。

丰富和升华我校“幸福课堂”研究体系。

3、加强梦想课程理念学习,提高教师课改意识,逐步将梦想课程理念引入、渗透到校本课程。

4、加强师资培训,争取外出研修机会,努力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5、积极推广梦想课程理念,让校内外更多的师生、家长了解梦想课程。

6、通过开设几堂成熟的家长代表旁听课,让梦想课程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

四、课程实施具体步骤梦想课堂再探前期准备:1、召开研讨会,交流上学期遗留问题,梦想课堂出现的问题及针对性措施等。

2、各办公室发放新梦想课表,邀请各教师抽空听课,并作登记,填反馈。

3、各教师熟悉教材,继续钻研余下的教学模块、力求更具创新化。

正式开课:1、第五周召开第二次研讨会,交流反馈课堂信息,及时探讨解决。

2、第六周安排优秀视频学习,促进全体梦想教师加深梦想理念。

(毛帅帅老师)3、第八周安排一节梦想教师展示课(闻颖老师),邀请空课老师及家长代表听课。

5、第十二至十三周,展出第二期学生梦想作品(如读书笔记、绘画作品、手工制品、上梦想课的心得体会等),张贴于梦想教室及宣传窗,每班至少上交三件精品。

(吕晓莉老师负责收集作品、张贴、参观;黄雪英老师负责撰写报道)6、第十四至十五周,检查教师电子备课稿,有三篇以上教学反思。

7、第十六周,进行一次针对《爱绿小卫士》,以“我动手,我快乐”为主题的师生环保手工艺制作大赛。

(陈玲萍老师负责出方案,主持)10、本学期要求每位任课教师自行安排2节课让学生进梦想中心阅读课外书籍,并作好登记。

教育学生爱护书籍,不涂不画不折不撕,阅读完毕务必放回原处,下课前教师及各队长负责整理好各处书籍再离开教室。

11、定期对“梦想课堂”的工作进行检查,作好记载,为“梦想课堂”的考核提供依据。

12、做好梦想课程推广工作:利用校园墙报、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站、各种社团宣传梦想课程理念、展示开展课程成果,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梦想课程的实施中来,将理念渗透在平时文化课的教学中。

五、课程评价热情、创新精神等情况综合考量,提供成绩较突出的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参观梦想课程实施较成熟或成功的示范学校;一定的实物奖励机制。

2、学生参与奖励机制:(1)继续积分卡兑换奖品制:每位教师在学期初制作好一定数量的积分卡,在正式开课过程中以积分卡作为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要嘉奖、竞赛形式,学生以个人形式竞争、积累积分,在达到一定额度的积分后,可去教师处换取奖品,同时归还积分卡,重新下一轮的竞争(不同的积分值换取不同价值的奖品)。

(2)“梦想之树”践成长:学期末,选举各班表现优秀的学生,将其足印及指纹留在“梦想之树”上,并附上生活随影。

篇三:构建理想课堂实施方案集体备课——构建理想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策略推进课改不是一句话就能办到的,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要确立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新思路。

让集体备课夯实理想课堂的基础,让教育科研为理想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基本理念(一)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

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学困生”。

(二)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树立“先学后教,合作高效、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观念。

(四)授课中体现精讲多练。

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

一堂课学生训练支配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改革目标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努力达到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一)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二)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三)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四)实现“三会”—学会、会学、会用(五)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从而达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确立自己的模式,并成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尝试构建“双五”理想课堂教学模式。

“双五”即课堂教学渗透“五主”理念,课堂操作落实“五环节”。

“五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以探究为主翼,以发展为主题”的理想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五环节”即“导、预、探、练、测”。

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好的导课设计,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这里因科目、课型不同,采用复习旧知、迁移类推、谜语、儿歌、讲故事等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预:预习反馈,找出问题。

预习因教学内容不同分课前预习和课内预习两种,但不管是哪一种,教师都要进行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教师课内检查预习情况,找出哪些问题学生会,哪些问题学生不会。

做到心中有数,为精讲做准备。

探:尝试探究,点拨升华。

对找出的疑难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来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对好的做法和困惑之处可以用口头、板书等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集体学习探究。

练:练习展示,巩固新知。

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练习,采用多种形势和方法进行练习,有坡度,有密度,有难度,拓展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做到“放优生、促后进生”,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结合教学内容可选取设计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实践练习的形式,在小组内展示或部分板书展示来进一步巩固新知。

测:课堂作业,达标测试。

把作业权还给学生,师生都减负,要求各年级段不超过10分钟的作业时间。

教师批改一般执行一、二年级当堂批改,三、四、五年级当堂做完。

四、具体操作(一)集体备课:每个备课组成员带着自己的先周备课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学科组老师根据自己备课的体会谈对该课的理解,观点,设计思路和方法等。

特别是重难点如何突破,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要作充分、全面的估计。

备课组成员之间互评教案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改思路。

同时确定好授课人员。

(二)下一次集体备课之前进行听、评课。

备课组成员由一人执教公开课(同一备课组成员之间轮流执教),其他人听课,在整个听课过程中,看老师如何突破重难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度及对授课内容掌握的程度,集体备课的内容在课堂上是否得以体现。

课后授课教师先谈课堂的得与失,提出改进的思路。

然后小组成员评课,针对课堂的方方面面表达真实的想法,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思考自己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其目的一是集体备课中注意的问题是否避免,重难点的突破方式运用是否到位,是否关注了学生?二是从听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上课时,哪些是成功的地方,我要与人共享;哪些是失败的地方,我该如何改进。

在这种“讨论—上课—反思评价”中,给老师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观摩、学习机会,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指导督促。

每次集体备课时间,教务处人员分工到各备课组去指导,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还积极参与展示课和评课反思活动,与大家同摩同研。

同时,用专项资金进行考核,调动备课组成员的积极性。

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人翁精神,合作研讨,集中群体智慧,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特长,不断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五、措施保障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