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至富裕高速公路北安至古城段工程建设项目A5合同段(K32+000-K38+000)沥青拌合站安装方案编制:吴宪福复核:王海峰审批:潘忠仁哈尔滨市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古高速A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五日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方案编制依据(1)本标段合同文件;(2)《北安至富裕高速公路北安至古城段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手册》;(3)《北古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第一册工地建设》;(4)《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工地建设;(5)《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8)北古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指导意见;(9)公司所拥有的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0)A5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11)既征临时用地的位置、面积、形状等特点。
2、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北古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的要求为原则。
能够正确指导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设,确保建站符合要求。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确定建站规划和场地布置,确保按标准、安全的完成沥青拌合站安装建设任务。
二、工程概况北古高速A5合同段路面工程起讫桩号为K22+850~K46+000,全长23.15km,含宝泉停车区。
全标段沥青混凝土具体工程量如下:三、拌和站建设投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1)人员投入:普工20人,电工2人,机手10人,设备安装技术人员8人,测量、施工技术员3人,材料、协调等方面管理人员5人,拌和场建设现场负责人1人(沥青拌和站现场负责人:邹德龙)(2)机械设备:拌和站场地平整及建设用,360挖掘机1台,L50装载机1台,135KW推土机1台,20T压路机1台,50t吊车2台,发电机1台及其他小型设备。
(3)材料:拌和场建设所用碎石、水泥、砂、隔离墙等建筑材料在当地采购,直接运到工地,采购、运输便捷。
四、拌和站建设实施计划拌和站计划2016年9月1日开始建设,计划至2016年10月15日完工。
(1)9月1日—9月2日:清理整平场地并对场地初步硬化;开挖基坑,浇筑拌和设备混凝土基础。
(2)10月1日—10月15日:拌和设备进场安装,架设安装用电设施,搭建拌和站围墙和储料隔墙;(3)9月15日—9月30日:铺筑场区道路,硬化拌和区和储料区场地;(4)2017年5月15日—5月30日:电气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安装;全面检查各系统,调试校核设备、进行验收。
五、拌和站选址、规划及布局(一)选址: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在齐北线132+000左侧,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充足。
(二)规划及布局:沥青拌和站占地南北长245m,东西宽160m 约40000m2,具体布置详见附图1《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平面布置图》。
拌和站布局充分利用既有临时征地的特点和现有设施情况,充分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沥青拌和站作业区、沥青存放区、锅炉加热区、集料储料区、上料区、运输车辆通行道路、实验室,设置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
六、拌和站建设施工及注意事项进场后对拌和站场地进行测量,整理测量数据,进行整个场地的初步规划布置,具体施工方法及要求如下:1、场地平整及压实、初步硬化清除地表植被,拆除场地范围内的临时建筑;采用推土机平整场地,场地清理平整完成后,进行全面碾压,按照区域规划进行场地初步硬化。
2、拌和机作业区建设(1)拌和机设立于拌和站南半区,南北向布置,占地总长100米、宽50米。
采用整套吉工LB4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本设备技术先进,性能优良,为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的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配备计算机及打印设备,额定生产能力320t/h,拌锅拌和容量4000kg。
(2)拌和机配置6个集料进料仓,仓容11 m3。
集料经输送带进入搅拌缸干燥筒。
其中相邻进料仓间有挡板隔离,料仓口安装钢筋网盖,以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3)配置沥青储存罐5个(容重50t),立罐1个(容重500t),其中沥青罐安有强力搅拌和循环装置。
(4)配备二次除尘设备一套,一级除尘选用旋风除尘器,二级除尘选用目前比较高效的除尘方式——布袋除尘,防止扬尘飞散。
所有进料仓、水箱、罐仓都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所有电子动态计量器在经有相应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使用,确保计量准确。
(5)拌和机基础施工:拌和机基础采用埋入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按照厂家提供的拌和机基础图进行施工。
搅拌主楼基础、集料干燥滚筒基础、粉尘罐基础、成品下料仓基础埋入地下深度不少于2.0米。
清理基底平整,检测承载力不低于300kPa;按钢筋构造图绑扎基础钢筋,再浇筑C30混凝土,振捣密实。
浇筑混凝土前基础内预埋和安放拌和机与基础各衔接点及支撑点的预埋件。
其中搅拌主楼基础:每排支腿基础平面尺寸3×5米;集料干燥滚筒基础:每排支腿基础平面尺寸2.5×5.5米;成品下料仓基础:平面尺寸:2.5×6米;拌和站基础地基承载力、抗倾覆、强度满足要求;设备支腿强度、稳定性满足要求;设备整体抗风稳定性满足要求。
(6)安装拌和机待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组织拌合站安装。
混凝土基础上表面水平误差不大于0.5mm。
基础应高于自然地面150mm,周围硬化排水顺畅,严禁基础积水。
拌合站自身的各个部件,结构焊缝、螺栓、销轴、导向轮、钢丝绳、吊钩、吊具及起重顶升液压爬升系统、电气设备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仔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沥青站的机械金属结构安装:由安装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吊装时采用50t吊车进行作业,吊车专人指挥。
安装拌和机主楼设备时采用两台50t吊车共同起吊作业,统一指挥,平稳吊装。
拌和机调整对位后与基础预埋件连接牢固,加固各衔接部位。
沥青站电气控制系统和沥青加热及管道系统安装:由熟悉系统,熟悉原理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合理布线,作好接线联接;电气系统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并做好整机的防雷接地和传感器屏蔽接地。
沥青加热:采用锅炉燃煤加热重油,通过强制循环,把热能传给沥青,对沥青加热升温。
(7)拌和机安装完成后,对拌和区域进行统一硬化,场地排水顺畅,不积水。
3、集料储料区建设(1)拌和站南北走向,按五档规格集料将集料储存区分隔成5个储料仓,分别为储存19-26.5mm碎石、9.5-19 mm碎石、4.75-9.5 mm 碎石、2.36-4.75 mm碎石、机制砂。
各个料仓面积为35m×80m=2800平方米,每档料储量20000m3左右。
(2)储料区采用30cm砂砾垫层及20cm厚度5%水泥稳定砂砾硬化。
料场底标高高于外部地面,修筑成向外顺坡不小于3%,并在料场口设排水沟,防止料场积水。
(3)每区醒目位置设置材料标识牌,各区采用厚度不少于50mm的钢板墙分隔,隔墙高度2m,确保隔离墙坚固不串料。
碎石储料区走向与拌和站粒料仓的排列平行一致,并预留足够空间,方便装载机上料。
(4)集料堆放地点固定和标识明确,标明材料名称、品种、进场日期。
4、工地试验室建设:由于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靠近工地试验室,所以在其基础上进行完善,利用场区西侧现有彩钢房作为实验室,面积6m×35m=210m2。
5、场区内道路建设(1)拌和站出入门口设置于拌和站南侧,出入门口宽度为12米。
(2)拌和机出料口西侧设置一条南北向的场区道路,方便运输车驶入和沥青混凝土外运。
场区道路总长度为300米,宽度为4米,场区重型车辆通行道路采用20cm厚度的水稳砂砾+20cm厚度的C30混凝土铺筑。
6、拌和站用水、用电拌和站用水采用深井地下水:在拌和站试验室北侧新钻一口深井,抽出地下水作为生产用水,水经检验合格可用于生产。
拌和站用电向供电局申请安装一台800kV变压器,从西侧就近高压线杆上接入拌和站,在沥青拌和机主楼西侧设立配电箱,供应生产及生活用电。
采用三相交流电,从变压器出来的低压用电线路全部埋于地下或线杆架空,设置三级漏电保护,在配电室、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分别设置漏电保户器,确保用电安全。
7、其他建设(1)门口道路边设立16米长度的120吨地磅和洗车区。
(2)场外四周设置排水沟,尺寸50cm×50cm,在拌和站东侧设置沉淀池,尺寸3m×3m×3m。
场内排水按照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预设不小于1.5%的排水坡度,场内排水设施设置在场区道路旁,尺寸10cm ×20cm,雨水经场内排水设施后排入场外排水沟。
(3)在拌和场油库附近修建消防砂池,门卫室门口和拌和站控制室外放置消防灭火设施。
(4)场内标识、标牌统一制作,设置明确,清晰醒目。
在拌和主楼操控室和机械驾驶室内,帖挂操作规程;在拌和场相应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悬挂安全、生产标语。
(5)作业平台、储料仓、集料仓、粉料罐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设置安全防护设置。
传动系统裸露的部位设置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6)纤维材料等外加剂采用仓库存放,地面设置架空垫层高度离地面30cm,以免受潮。
七、安全防护和保障措施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安全目标,成立安全管理组织。
并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坚持安全交底、持证上岗制度,组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创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最终实现安全目标。
2、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做好岗前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并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3、严格按照安装图纸进行拌和机基础施工和安装作业。
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互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施工人员分工和职责,在整个吊装过程中,要切实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在吊装作业中,应有统一的指挥信号,各操作岗位应协调动作,起重工要持证上岗。
严禁六级风天气进行吊装作业。
站内运行车辆和机械运行速度不超过15km/h。
登高作业要佩带安全带,并系挂在安全可靠的物体上。
5、拌和站现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严禁酒后上岗。
一切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操控室内悬挂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6、现场临时用电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达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
电箱设置、线路敷设、接零保护、接地装置、电气连接、漏电保护等配电装置符合规范要求。
用电线路架高4.5m,配电房及发电机周围设置隔离栏。
7、生活及照明用电与生产用电严格区分,分开安装,严禁混用。
用电线路满足最大用电负荷,由专业电工进行布线。
沿场地周边布线,采用架空、过路保护等措施,保证施工和用电安全。
严禁非专业人员对用电线路进行改造、移位、拆接等工作。
8、电工定期检查各用电线路的漏电保护器、接地装置、保护装置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各用电线路是否异常,接头是否松动,检查确定电机、线路及配电柜中的各开关及保护装置是否有故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不得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