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工厂合理化建议手册(经典)

最新工厂合理化建议手册(经典)

工厂合理化建议手册
(经典)
***有限公司
***工厂
合理化建议实施手册
(1.0版)
**工厂合理化评估委员会
目录
1 合理化建议实施系统概述 (1)
2 合理化建议定义与界定 (1)
2.1 合理化建议 (2)
2.2 非合理化建议 (2)
3 合理化建议流程 (3)
3.1 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图-生产一线 (3)
3.2 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说明-生产一线 (4)
3.3 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图-非生产一线 (6)
3.4 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图说明-非生产一线 (7)
3.5 合理化建议实施流程图 (9)
3.6 合理化建议实施流程图说明 (10)
4 合理化建议奖励方法 (10)
4.1奖励标准和对象 (10)
4.2奖励形式 (12)
5 合理化建议实施机构 (12)
5.1合理化建议实施机构 (12)
5.2合理化建议工作小组 (12)
5.3合理化建议评审委员会 (12)
附录 (14)
附录-I合理化建议工作簿的建议单格式 (14)
附录-II合理化建议编号规则 (15)
附录-III合理化建议统计表 (16)
附录-IV合理化建议评审指南(仅供参考) (17)
1.合理化建议实施系统概述
合理化建议实施系统是确定合理化建议范围,规范合理化建议的提出、实施、交流、评审、激励过程的制度体系。

系统通过对优秀合理化建议的提案人和实施人的奖励,营造面套工厂全体工作人员锐意进取、积极交流的工作氛围,推动公司在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组织发展等全方位不断改进,并且使不断改进的企业文化得到持续强化。

合理化建议实施系统的适用对象包括**工厂的全体在册员工,包括但不局限于:实习大学生。

2.合理化建议定义与界定
2.1合理化建议
是指以书面的形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产品的材料、工艺、技术、成本、客户满意度、生产率、工作流程以及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等方面积极而清晰地阐明具体问题、目前状况、改进办法、潜在利益的建议。

2.2建议
以下状况属于员工建议但不属于合理化建议:
❖抱怨、不满、非建设性期望
❖与个人职责、岗位描述、临时工作协议有关的问题及非创新性日常工作,包括日
常5S 、TPM 等纠正本人或他人工作偏差、疏忽、失误和违规
❖实施、调试及检验过程中的项目
❖公司的政策(有关薪金、福利、晋升、评估等问题) ❖有合同约束的问题
3. 合理化建议流程
3.1
图3-1 3.2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说明-生产一线
表3-1
3.3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图-非生产一线
3.4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说明-非生产一线
表3-2 3.5合理化建议实施流程图
图3-3 3.6合理化建议实施流程图说明
表3-3 4.合理化建议奖励方法
4.1 奖励标准和对象
图3-4
4.2 奖励形式
合理化建议奖励为累计连环奖励。

即提案人或实施人在获得低级别的奖励后可以通过评选继续获得高级别的奖励。

部门合理化建议优胜奖、工厂合理化月度优胜奖、季度优胜奖奖额分配兼顾建议提出人和实施人。

原则上采用提案50%,实施50%的奖额分配方式,若多人共同提案或合作实施,奖励均分。

若实施方为供应商,一般情况只奖给提案人50%,特别优秀的另行处理。

累计奖励金额记录每月月初更新一次。

奖励发放方式:合理化建议提案奖、部门优秀奖每月进行;工厂合理化建议月度优胜奖季度优胜奖每季度发奖一次。

5.合理化建议实施机构
5.1合理化建议实施机构
合理化建议评估委员会
5.1.1人员组成:
合理化建议评估委员会主席、合理化建议评估委员会秘书长、合理化建议评估委员会委员
委员会主席由工厂项目经理担任;秘书长由工厂人事协调员担任;合理化建议委员由各部门工程师、物料协调员担任
5.1.2合理化评估委员会主要职责:
5.1.2.1逐步建立并完善合理化建议评审标准委员职责,讨论并更新合理化建议收集表和相应流程
5.1.2.2评估工厂内各部门提交的合理化建议,作出明确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是否可行、不可行的原因;相应的改进措施、预计完成改进日期;指定实施改进措施的执行者。

注:每周二需对上周(以生产周数为单位)收集的合理化建议作出评估
5.1.2.3跨部门合理化建议的传递、跟踪
5.1.2.4 调查并监督合理化建议的执行状况
5.1.2.5合理化建议关键数据的日常统计、汇报;汇总评估中的问题清单。

5.1.2.6每两周的委员会上委员负责推荐本部门和自己评估中的优秀合理化建议。

5.1.2.7评选合理化建议的月度优胜奖及季度优胜奖
5.1.2.8合理化建议实施经验交流和一般实施问题解决
5.1.3秘书长职责
5.1.3.1检查每两周的问题清单,讨论后,选择未能解决的主要问题提交给经理层
讨论;
5.1.3.2每两周负责召开委员会议,讨论合理化建议的工作;
5.1.3.3协助工厂持续改进负责人完成合理化建议的统计汇报。

5.1.4委员长职责
5.1.4.1制订合理化建议工作流程、规范;
5.1.4.2制订合理化建议奖惩措施。

5.1.4.3负责作上两周改进活动的进度情况汇报。

附录
附录I –合理化建议工作簿的建议单格式
附录I I–合理化建议编号规则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部门编号说明:
P:生产部门;
M::物料部门;
E:工程部门;
Q:质量部门
岗位属性说明:
S: 薪水工
I: 间接工
D:直接工
班组编号说明:
生产一线班组直接填写班组代码,如代码不足三位,首位以“0”代替。

例如:F10班组则其班组编号为“F10”; F1班组则其班组编号为“0F1”;
非生产一线班组班组编号为“000”
提交日期编号说明:
按年月日填写,共6位;如2006年3月1日则代码为:“060301”
序列号:
员工填写的合理化建议序列编号。

如当年班组第一条建议,则序列号为“0001”
例:生产部F10小组操作人员2006年3月6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其序号为0050,则合理化建议编号为PDF100603060050
附录I I I–合理化建议统计表
对于符合合理化建议定义的提案,可以采用[表6.1]中的指标作为评审参考依据:
注:在评审过程中需要对提案人的岗位职责进行分析。

如果合理化建议涉及的工作已经在岗位职责中确定,该合理化建议的评分分值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