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河滨花园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地下室工程)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日期: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一、专业工程特点: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苏源大道以东,云台山河路以北,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栋18层、六栋27层外加幼儿园及社区中心,装配式高层住宅小区。
地基类型为桩基础,基础采用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体部分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室防水为一级,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车库部分为框架结构,筏板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种植土顶板及配电房电信间等防水等级为一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2、监理依据:(1)、工程地勘报告、设计图纸。
(2)、监理规划。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5)、砌体填充结构构造12G614-1。
(6)、地下室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3(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9)、施工单位经审批的地下室施工方案二、监理工作流程:地基及地下室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工作流程:见附图三、监理工作要点:1、垫层部分监理控制A、地下室底板及基础梁或桩承台下,垫层C15混凝土100mm厚,依据图纸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从引入的工程轴线控制桩,相对水准点放出垫层尺寸。
B、严格控制砼垫层浇筑、振捣、标高及平整度。
C、垫层浇筑至支护桩边。
2、基础梁、承台、柱墩砖胎模监理控制:砖胎模几何尺寸正确,位置牢固。
轴线位置:允许偏差-5mm;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10mm;截面内部尺寸,基础:允许偏差-4~+5mm;相邻两板间或相邻两墙胎模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2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
3、混凝土工程监理控制:1)、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主楼部分:地板、承台、基础梁、外墙梁板为C35、P6抗渗砼,内墙、柱为C35砼地库部分:地板、承台、基础梁、外墙梁板为C30、P6抗渗砼,内墙、柱为C30砼2)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应符合规范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地梁、外墙、顶板(暴露在室外或上有覆土时)、水池及外露构件(如雨棚)为二a类环境,其他为一类环境。
3)普通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外加剂、粗骨料、细骨料及拌制水等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中的规定。
4)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的容器应具有保温措施。
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5)梁、柱等节点钢筋密集区域,宜采用相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
6)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厂家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7)根据本工程地下室的结构特点,混凝土的浇筑可选用以下方案:A、基础底板、承台梁包括电梯井、集水坑等局部加深处,均不设施工缝,一次性浇筑完成。
B、振捣棒插入下层已振混凝土深度应不小于5cm,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一般在20秒左右,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严防漏振或过振。
并应随时检查钢筋保护层和预留孔洞、预埋件及外露钢筋位置。
C、表面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应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
初凝后,终凝前再用木抹予反复搓平压实,以控制砼表面龟裂。
9)、监理旁站:①、每10车进场商品砼检测砼塌落度;②、混凝土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c、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d、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e、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f、同条件试块应符合GB50204的要求。
砌体结构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每一楼层应留置一组;混凝土结构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同一批次每500立方米混凝土应留置一组,不足500立方米按500立方米计。
同条件试块拆模后应放置在相应结构构件适当位置与结构构件进行相同条件养护;g、每500m3应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4、钢筋工程监理控制:1)钢筋进场检查: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检查进场钢筋的合格证和质保书,对进场钢筋应同一牌号,同一炉批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每60吨为一个验收批,检查验收,并见证取样送检。
复试报告合格后方可投入现场使用。
2)钢筋的锚固: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 abE,L aE 应按下表采用:注:1.以上“d”指的是钢筋直径;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2.非抗震同抗震等级四级;3.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搭接长度按较小的直径计算;4.当钢筋直径d≥28,不应采用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弯钩,弯钩平直长度不应小于3d;6.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表中锚固长度的倍;当确定L aE 时,应乘以以下修正系数:.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清模施工等),其锚固长度应将表中数值乘以修正系数;,HRB400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其锚固长度应将表中数值乘以修正系数;.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时,乘以修正系数。
3)钢筋的连接:分为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两类。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拉钢筋的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并满足下表要求:注:1.在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或拉结筋,箍筋或拉结筋的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倍;箍筋或拉结筋间距及肢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100mm;2.当纵筋直径d≥25时,应在搭接接头二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二个箍筋或拉结筋;3.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如拉杆、吊柱、吊板等)不得采用绑扎搭接;4.按本条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的上限连接时,钢筋连接区段应避开受力较大处,在受力较小处设置接头;相当于四级抗震时的L aE。
4)钢筋的机械连接:基础梁、板、桩承台及上部梁、柱类结构构件中的纵筋,当采用非绑扎搭接时,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
机械连接的接头等级应采用II级(施工图中有特殊要求处例外),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的有关规定。
5)钢筋的焊接:基础梁、桩承台及上部梁、柱类结构构件中的纵筋,当采用焊接时,宜优先采用等强闪光对接焊;其他结构构件中的纵筋可采用对心搭接焊,且尽量采用双面焊,搭接焊的焊缝长度双面焊应≥5d,单面焊应≥10d,焊缝厚度应≥,宽度应≥。
焊缝及焊接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及《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中的有关规定。
6)锚筋与预埋件的连接应优先采用穿孔塞焊。
7)混凝土保护层a、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保护层厚度单位mm)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的现浇整体式楼板,当板主筋为预应力筋时,保护层厚度应为20mmb、地下室底板和外墙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底面迎水面为50mm,顶面室内按上表取值。
c、基础梁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有基础底板时,底面及侧面为40mm,顶面室内按上表取值;当无基础底板时,均为40mm。
d、桩承台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底面同桩嵌入承台的深度,一般为50~100mm。
其他面,当有基础底板时,侧面为40mm,顶面室内按上表取值;当无基础底板时,侧面及顶面均为40mm。
e、其他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如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室顶板、车道顶板、人防通道顶板、消防水池等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应满足50mm的要求。
f、当上部结构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 时,应在其保护层中设置钢板网片,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g、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防火规范的要求。
5、后浇带、施工缝止水处理监理监控。
1)、地下室底板与墙体施工缝留在距底板上500mm处,用3mm铁板做钢板止水带,止水钢板高度400mm,只准留水平施工缝。
如图所示:2)、后浇带宽度B=800mm,后浇带形式分二种:A、收缩后浇带:主要考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而引起的变形,此后浇带一般应在60天后浇筑。
B、沉降后浇带:考虑调节沉降差时设置,此后浇带一般应在主楼结构完成、隔墙砌筑完毕及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
3)地下室底板设置超前止水后浇带,监理应按下列程序监督验收:a、地下室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作垫层前先按设计图纸要求挖出沟槽。
b、作底板C15×100厚混凝土垫层,后浇带沟槽100厚混凝土垫层同时施工;c、后浇带沟槽垫层上作外贴式止水带,与底板C15砼垫层上防水层同时施工。
d、后浇带沟槽绑扎钢筋中间留30空隙用单层钢板网隔断并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e、后浇带沟槽C35砼浇筑。
f、500mm厚底板留置800mm宽后浇带,砼浇筑前二侧设置单层钢板网。
g、后浇带待主体结构封顶,沉降稳定,用C40微膨胀细石砼浇筑逐层封闭。
4)后浇带区域钢筋的防腐:施工方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后浇带闭合前该区域钢筋的锈蚀,且确保采取的措施不影响后浇带闭合后钢筋与混凝土的正常粘结性能。
该方案须由施工方拟定,且必须得到结构工程师的书面签字认可。
5)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前,施工方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后浇带两侧墙柱的稳定,及地下室中楼板、顶板的水平力传递;且后浇带两侧一定区域内的模板及脚手架不得拆除,该区域内的隔墙不得砌筑。
6)地下室中后浇带的基础底板、楼板、顶板的水平力传递方案,应由施工方拟定,且必须经结构工程师的书面签字认可后方可实施。
7)后浇带闭合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垃圾不进入后浇带内,积水及时排除干净;并确保往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
后浇带两侧采用钢筋支架将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固定。
8)后浇带用比两侧混凝土设计等级提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密实,膨胀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总用量的10%,胶凝材料总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