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软件设计》课程设计
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前言
该课程设计是为了配合课程《信息系统软件设计》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C#语言和,应用它们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熟悉Visual 2008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 2005(EXPRESS)数据库平台。
熟练掌握C#语言和。
开发面向互联网的web应用程序,如网站、B/S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熟悉Visual 2008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 2005(EXPRESS)数据库平台;熟练掌握C#语言和;开发面向互联网的web应用程序,如网站、B/S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能设计解决适当问题。
二、试验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及以上,
应用软件:办公软件office,
开发环境:Visual 2008和SQL SERVER 2005(EXPRESS)
三、课程设计内容
以曾使用VISUAL c++ 6.0开发的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开发该系统的B/S版本。
鉴于该系统过于庞大,每位同学只需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进行开发即可;由于本门课的重点是开发能力的培养,将直接给出设计文档和后台数据库,学生只需熟悉,然后进行开发。
可供选择的模块如下:(*)表示该模块可作为课程设计选题,(**)为强推荐选题。
1、入学管理分系统
◆新生资料导入
◆学生分班
◆学号编制
◆班级信息维护(*)
2、学生信息维护分系统
◆学生信息维护(**)
基本信息(主表),子表:学生简历、学生来源、入学学位学历、语言能力、家庭信息、入学考试信息。
◆班级学生查询打印
◆人数查询统计
3、学生培养管理分系统
◆培养计划录入与维护(**)◆培养经费划拨(*)
◆培养经费使用管理(*)
◆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
4、学生科研管理分系统
◆科技论文情况(*)
◆科技著作情况(*)
◆发明专利情况(*)
5、学籍管理分系统
◆教学安排(**)
◆成绩管理(**)
◆学籍异动(*)
◆学生注册(*)
◆出国(境)学习(*)
6、论文答辩分系统
◆答辩资格审核
◆学位档案材料管理
◆学位论文(*)
◆论文评阅(*)
◆预答辩管理(*)
◆答辩委员管理(*)
◆学位授予管理(*)
◆结束学业管理
◆毕业证管理
◆毕业报盘(数据导出)
8、学位证书管理分系统
◆学位授予审核(可不要,答辩资格审核过)
◆学位证书管理(*)
◆学位报盘
9、就业管理分系统
◆毕业生求职情况(*)
◆用人单位需求情况(*)
◆毕业生就业情况(*)
10、学生日常管理分系统(*推荐作为一个系统来做)
◆政治面貌(*)
◆社会工作(*)
◆奖励信息(*)
◆处分信息(*)
◆贷学金管理(*)
◆奖学金管理(*)
◆助学金管理(*)
◆社会实践(*)
◆三助活动情况(*)
◆三助津贴发放(*)
◆保险投保情况(*)
◆保险理赔情况(*)
◆宿舍管理(房间信息管理、入住人员管理、房间日常管理)(*)
◆学科授权点申报管理(*)
◆学科授权点管理(*)
◆教职工基本信息管理(博士、博士后、导师)(*)◆导师管理(*)
◆博士教工资助管理(*)
◆博士后管理(*)
12、学术交流分系统
◆学术会议管理(*)
◆派出人员管理(*)
◆接收人员管理(*)
◆学术报告管理(*)
◆外聘专家管理(*)
13、学士学位授予管理分系统
◆信息导入(本科)
◆学位授予管理
◆学位证书管理
14、成人学士学位授予管理分系统
◆信息导入
◆学位授予审核
◆学位授予管理
◆学位证书管理
15、研究生非学历教育管理分系统
◆考试管理(水平和综合考试)
◆申请学位管理
16、标准信息维护分系统
◆标准代码维护(*)
◆学校信息维护(*)
◆院系信息维护(*)
◆专业信息维护?(*)
◆课程信息维护(*)
17、系统管理分系统
◆系统管理(*)
◆历史库维护
◆系统登录(*)
◆数据库链接
18、帮助
◆about对话框
◆公司主页链接
◆帮助
四、课程设计的安排、组织及考核
1、时间安排
建议学时为56-60,时间跨度为两周,考虑实际情况,跨度可适当延长;地点应直接在机房进行,最好带有投影设备,方便老师讲解。
指导老师把握进度,必须在指定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进度安排中规定的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需要讲解当天设计任务、解决方案,必要时给予集体具体指导,带领学生一起做完设计。
任务进度安排表
2、组织
采用分组形式,每组原则上2人,最多不超过3人;每次课程设计开始,由老师讲解当天任务和要求,并给与必要指导,负责维护课程设计时的纪律和考勤;设计任务原则上由学生独立或本组协作完成,设计结束每人上交纸质课程设计报告1份。
3、考核
课程设计采用5分制,即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和差(<60),成绩包括3部分:出勤及平时表现分(20%)、答辩分(演示20%、回答20%)和报告分(40%);现场演示考核在课程设计最后1天举行,每组答辩15分钟,每人5分钟,成绩由3位老师分别给出,取平均值;考核时同组3人依次答辩,同组中有人得差,组长的成绩降一挡,同组成绩都是良及以上,组长适当加分;经提问,发现有人对自己做的基本不懂认定为抄袭,成绩认定为差,课程设计未通过。
最终成绩由指导老师综合学生表现给出。
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1、优(90-100),比例10-15%,不超过15人
全部任务均完成;演示正确;正确回答老师提问;报告规范符合要求,出满勤,平时表现好。
2、良(80-89),比例25-30%,30人左右
全部任务均完成;演示基本正确;正确回答大部分问题;报告规范符合要求,基本满勤,平时表现良好。
3、中(70-79),比例25-30%,25人左右
全部任务均完成;演示超过一半正确;正确回答一半及以上问题;报告规范符合要求,基本满勤,平时表现良好。
4、及格(60-69),比例20-30%,25人左右
任务完成一半以上;演示基本正确;正确回答一半及以上问题;报告规范符合要求,基本满勤,平时表现较好。
5、差(<60),比例0-5%,0-5人左右
任务完成少于1/3,或对所做任务基本不懂。
五、课程设计报告
1、封面
题目:
《信息系统软件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班级:
所在学院: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 (写上所有指导老师)
2、正文
正文内容如下:
●系统设计方案,针对web应用程序,包括界面设计(菜单、按钮、表格)、模块功能
划分。
●程序流程图,包括主程序流程、其他子程序流程、类图
●系统运行与测试:
●代码,可仅提供核心代码,
…
3、结论与建议
写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改进课程设计的建议。